一、BINGO游戏
先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九个格,每个格内填写一个听到的汉字,最后当老师念完后,老师选3个汉字念出来,只要学生把这3个汉字填写在一条线上,便可获胜,得到一个BINGO。该游 戏适合汉字,词语的教学。
二、找颜色
老师说出某物体名称,然后要求学生说出该物体的颜色,并试着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老师说:树。学生说:树是绿的。
三、西蒙的命令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西蒙,介绍西蒙的英语名字叫simon。在听力训练中由他发出命令。当大家听到“Simon says,'起立'!”大家立即站起来,“Simon says,'坐下'!”大家就坐下。否则什么也别做。若谁做错了,就暂时退出游戏,不犯错者为赢。例如:“Simon says摸摸你的头或把手放在桌子上”。
四、碰地雷
在汉语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用此法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一二三,发出地雷爆炸的声音,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
五、此呼彼应
教师把生词依次写在黑板上,教授完毕后,拿出相应的卡片。卡片如果放在正确的单词下面,学生就和老师一起读生词,否则就保持沉默,做错的学生会导致全班班级积分减少。
六、拍皮球
这个游戏比较适合数字的教学练习。(1)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2)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9下。(3) 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多少?该学生应该答,19个。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4) 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5) 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多少?学生应答“七”或“四加三是七。”
七、各就各位
(1) 教师读一段对话对话或课文,也可以读一段自己编的短文。
(2) 让几个学生担任对话课文中的角色(或人或人物)。
(3) 教师先把整段文章念一遍或讲一遍。
(4) 教师在讲述第二遍的时候,每提到一个人或物,扮演该角色的学生就得马上站起来,如教师讲:星期六下午,一群小学生在打扫教室。看,王海正在擦窗户。就要起立)
(5) 变化:可编排其内容,如在公园。
(6) 作用:培养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找出关键词的能力。
八、在教学单词“钢笔”的时候,可以把一支钢笔事先放在某个同学的抽屉中,让其中一个人来找,其他同学可以提示帮助齐声朗读“钢笔”,当寻找者接近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响亮;当寻找者远离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越来越弱,直到寻找者找到目标为止。
九、砸榔头:(打地鼠)
在黑板上贴出几张图片,然后学生拿一个充气榔头,教师说单词,学生听到后,马上跟读,然后将榔头砸在相应的图片上。
十、友谊之圈目的:
用英语向别人进行简单的问候、自我介绍及告别。方法:1. 大家一起面对面围成两个同心圆。2.一起拍手唱歌或放音乐,两个圈分别朝相反方向移动。歌曲结束,或老师喊\"停!\"时,每位同学就与这时正好和自己面对面的同学进行问候对话。3.当大家安静下来表示都做完以后,重新开始一首歌曲拍手转圈。4. 游戏的乐趣在于,学生不知道自己下一个将会面对谁,也许是新的同学,也许就是刚才问候过的同学。
十一、抛绣球:
练习使用\"你叫什么?\" \"我叫...\"以及一些学过的问候语。道具:沙包方法:1.学生坐在座位上,或者站成一队,老师站在学生前面,背向学生抛球,球离手后转身面对学生。
2. 谁接到球就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对话结束后,由他取代老师的位置,上前抛球继续游戏。3. 此方法可扩展到其他需要两个人进行对话练习的语言点。
十二、找帽子
练习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的表达。道具:彩纸做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帽子各一顶(也可以是这五种颜色的其他物品,如水果、手偶、文具等)。方法:1.把五件不同颜色的物品放成一排。给学生几秒钟记住每个颜色物品所放的位置。2. 点一位学生上来,蒙住她的眼睛,用英语告诉她\"蓝色\\....\" 3. 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走向相应颜色的五品,并将它拿起。拿对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奖励。拿错的同学再试一下。如果还错的话,就换另一位同学。
十三、猜人数
熟悉数字1~5的英文表达方法: 1.选出一位同学站在前面,背对其余站成一排的同学。2.老师暗示后排的其中几位同学,并给他们制订问候语。3. 接到暗示的同学一起向前面的那位同学问候。对话结束后,后排的同学一起向前面那位同学提问:多少个? 4. 前面的那位同学根据他听到的声音,判断刚才有几位同学和他打招呼,并说出数字。判断正确得一枚贴纸或其他奖励。判断失误继续猜,知道猜对为止。5.可以让同学们自愿上来做,也可轮流做
十四、百宝箱
一只大布袋,或一个一面有洞的大箱子,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手偶、文具等,如铅笔、书、钢笔、书包、玩具猫、狗、鸟。方法:1.把用于联系单词的各种物品放进布袋或纸箱。
2.每次请一位学生上来,让他将手伸进布袋或纸箱摸一样东西,注意不要让他看见里面的物品,但可以让其他学生看见,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3.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提问他:那是什么? 伸手摸的同学根据触觉判断,用“是 ... ”来回答。4. 猜对的同学受奖励。
十五、地雷游戏改编版
可以在不同的单词下,画不同的符号,譬如,起立的符号,拍手的符号,闭嘴的符号,转身的符号等等,那么在读到带有符号的生词时,学生就要边读边做出动作。做错或做慢要受罚。
十六、西部牛仔
两个学生手拿生词卡,背对背站着,同数一二三,往前走三步,然后突然转身读出对方手里的单词,谁先读出的一方获胜。
十七、萝卜蹲
学完生词之后,例如:香蕉、桔子、苹果。把生词卡片一一交给要玩游戏的学生,并请他们到前台。选出一个领玩者,由他开始说“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桔子蹲,”并配合蹲的动作要合上节奏,这时桔子就要接着说口令,然后传给下一个人。
十八、老狼老狼几点了
很传统的游戏,口令是:老狼老狼几点了?...点了。可以由教师先当老狼,学生在后面问。每回答一次时间,学生就要向前走几步,直到快接近教师时,教师可以回答:零点了。然后忽然转身抓人,被抓到的学生要当老狼。
十九、传话游戏
把学生分组,然后小声告诉每组第一名同学一个生词或句子,教师说开始,由第一名学生耳语给后面的学生,依次传递,最先传完的组获胜。
二十、五体投地
把学过的五个单词卡片放在地上,五个不同的位置。然后命令学生把五个身体部位放在相应的单词上,譬如,把左腿放在“苹果”上,把右腿放在“香蕉”上等等。身体部位分别是头、左右手、左右脚。
二十一、大小声
把学过的生词卡片贴到黑板上,或依次排开写上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但规则是教师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读,教师小声读时,学生大声读。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师嗓子比较累,学生又不想读生词的情况下实用,效果很好。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一、拍“苍蝇”。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对外汉语教学)
二、向前进。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对外汉语教学)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
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对外汉语教学)
四、消失的生词。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五、猜猜猜。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对外汉语教学)
六、找朋友。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对外汉语教学)
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对外汉语教学)
八、蹲蹲蹲。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蹲,☆☆蹲,☆☆蹲完※※蹲。”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对外汉语教学)
九、团结就是力量。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对外汉语教学)
十、PK赛。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
真读。(对外汉语教学)
第三章 第一堂课的一些建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志愿者教师,如何在第一堂课就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消除对汉语课程的困惑甚至恐惧,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给自己一个开门红呢?
一、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看年龄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教材,设计活动,准备道具。
懂职业 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供其所需。
摸程度 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设计巧妙的引入活动,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
记姓名 提前拿到学生的名单,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最好第一堂课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
做名片 提前把学生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做成名片,最好带拼音和解释,还要一式两份,一份摆在课桌上使用,一份带回家供他们在作业本上写中文名字用。
知兴趣 要向当地老师请教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喜欢的影视剧、舞蹈及歌曲,爱吃的饭菜等,以便设计活动做到投其所好。
要知晓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备环境,做到因地制宜
了解软件和硬件环境是上好第一课的保障。要充分了解所派驻国家对汉语或其他语言教学的要求,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中对于学生考勤记录、课堂要求、学分标准和作业给分标准最为重要。提前一两天去看看你要用的教室,将环境中有可能成为学员兴趣点的知识编入到教案中。看教室要做到以下三点:
知位置 准确知道要上课的教室的位置,估算一下从住处到教室的路途要花费的时间。
看布局 看看教室的布局是否适合做游戏,是否适合粘贴或悬挂图片、地图等。站在讲台上试讲几句,感觉一下声音的传播情况,以判断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用多大的声音才可以让最后一排听清楚,并决定在上课时是否需要用麦克风。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写几个大小不同的字,然后走到最后一排去,看看自己能看清多大的字,以确定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写多大的字。
查设备 先看有没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黑板或者白板、笔、板擦等。再看电化教学的视听设备是否完好,检查麦克风、幻灯机、投影仪或者台式电脑等是否工作正常;看看电源的接线是几相的插头,是否与自己用的录音机或者电脑的插头匹配。顺便看看灯是否都亮,照明和通风怎样,还有安全通道及疏散方式等。
三、备教材,做到了然于胸
做计划 整体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进度以此确定第一堂课的进度,最好在第一堂课把教学进度情况印发给学生。
写教案 最好提前备出一周的课程,至少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活动设计都认真思考写出。第一课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要重点难点突出,最好在每个步骤下标注所需时间。
建议第一堂课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中国概况介绍;汉语及汉语课程介绍;学习方法介绍;课堂要求(包括出勤、作业要求、发言、活动参与、实践等);学分评价(出勤、作业、阶段性检测、笔试、口试各占的比例);教会几个简单的问候语或课堂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上课、下课、跟我读,等等)。
听示范 提前看完汉办志愿者中心发放的资源包中的示范课程。如果可能联系到先期到的汉语教师,去听他们的课程,了解当地的汉语教学情况,体会课堂氛围。
做试讲 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请其他汉语教师帮你听听试讲,或者自己模拟串讲一遍,及时发现不足加以完善。
做录像 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把他们人生第一次(至少你的第一节课上)说汉语、写汉字的时刻留下来作个纪念,今后随时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学期课程结束时,把每个学生的汉语成长经历刻录成光盘送给他们,也为研究汉语教学积累资料。
四、调心理,做到乐教乐学
在国外的第一节课难免让人有些紧张。了解派驻国的文化习俗,可以帮助把握教学体态语言。提前跟学生见面聊天,发自内心地跟你见到的每个人微笑,紧张自然消失。
如果遇到学生扰乱课堂的情况,尽量不要正面冲突,可以放到课后解决,或者巧妙地
利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这是你的最大目的。如果学生问到的知识我们没有把握回答,可以坦诚地告诉学生,课下查阅后于下节课为他们专门讲解。
相信志愿者教师认真做好以上工作,做到有备而讲,一定能上出精彩的第一节课。当你陶醉在第一节课成功的喜悦中时,别忘了写课后反思,这是完成每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会使你的教学日臻完善。希望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汉语及中国文化推广的广阔舞台上奏响精彩的第一乐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