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二化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高二化学期末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试卷类型:A

高 二 化 学 试 题

2020.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 )

A. 1s22s22p63s13p3 B. 1s22s22p63s23p63d104s14p1 C. 1s22s22p63s23p63d24s1 D.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Ca2+:1s22s22p63s23p6 B. F-:1s22s23p6 C. P: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D.N:1s22s23p6

3.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混合后会生成红色的碘化汞沉淀,为了探究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图装置的电流方向是从C1到C2 B. C1是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I--2e-===I2

C. K+向C1电极流动

D. 装置发生的总反应是Hg2++2I-===HgI2↓

4.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B. 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化合物

C. 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 D. 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

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B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 A 的物质的量浓度 B . 气体总物质的量 C. C、D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 B、D的物质的量之比

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入乙烷和

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

===2CO2−3+12H2O、

7H2O+7

2O2+14e-===1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B.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C. 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 电解质溶液中,CO2−3向正极移动 7.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由此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KOH(aq)+1

1

2H2SO4(浓)===2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B.1

1

1

2Ba(OH)2(aq)+2H2SO4(aq)===2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C. HCN(aq)+KOH(aq)=== KCN(aq)+H2O(l) ΔH=-57.3 kJ·mol-1

D. HCl(aq)+NaOH(aq)=== 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8.0.1 mol·L-1K2CO3溶液中,由于CO

的水解,使得c(CO)<0.1 mol·L-1。如果要使c(CO

)

更接近0.1 mol·

L-1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适量水 B. 加入少量盐酸 C. 加入适量KOH固体 D. 加热

9.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源中的a为正极,b为负极,制取效果较好 B. 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 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 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10.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

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0 min~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 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11.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 B.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 加入少量Na2SO4固体 D. 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12.已知氢氟酸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电离平衡:HFH++ F-,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一定可

以使c(HF)/c(H+)减小的是( )

A.通氯化氢气体 B.加入少量氟化钾固体 C.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D.通入少量氟化氢气体

13.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pH=4 B.此溶液中,HA约有0.1%发生电离 C.加水稀释,HA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HA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14.在t℃时,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AgCl的Ksp=

1.8×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时,Ag2CrO4的Ksp为1×10-8

B.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 C.t℃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

D.t℃时,将0.01 mol·L-1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 mol·L-1KCl和0.01 mol·L-1K2CrO4的

混合溶液中,Cl-

先沉淀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所盛溶液体积和浓度均相同且足量,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0.1 mol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B.溶液pH值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C.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V甲=V乙

D.电极反应式:甲中阴极:Cu2++2e﹣===Cu,乙中负极:Mg﹣2e﹣===Mg2+ 1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 依据事实,写出反应(1-3)的热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0.5 mol N2(气态)与H2(气态)反应,生成NH3(气态)放出46.1 kJ的热量。 (2)2 mol N2(气态)与O2(气态)反应,生成NO(气态)吸收136 kJ的热量。

(3)卫星发射可用肼(N2H4)作燃料,2 mol N2H4(气态)在O2(气态)中燃烧,生成N2(气态)和H2O(液态)放出1 244 kJ的热量。

(4)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0.5 mol C8H18(液态)在O2中充分燃烧,放出 2 759 kJ的热量。

18.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三种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 19.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1)电解质由强至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2)常温下,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后溶液的pH,前者 后者(填“>”、“<”或“=”)。 (3) 下列离子CH3COO-、CO、HSO、SO

在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

( 4 )

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配适当文字叙述),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选用以下主要仪器和试剂,是否可以达到测定NaOH溶液浓度的目的?________(填“是”或“否”)。

主要仪器:滴定管 锥形瓶 烧杯 试剂:NaOH溶液 0.100 0 mol·

L-1盐酸 (2)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_____(填“甲”或“乙”)中。 ②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

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 mL;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填写)。 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右上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HCl)=________ mol·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