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食用菌栽培技术

英文名称:The techniques of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ion 课程性质:专业发展课 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6;课程总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 微生物学 植物学 植物生理学 遗传学 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食用菌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栽培食用菌,而且应当理解某些技术步骤和技术程序中的具体措施或组合栽培的原理,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这样的毕业生就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论教学同步开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食用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制种技术及常见和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

1.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需提交实验报告;

2.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菌种分离、培养技能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具备较多的自由权,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

1. 预习报告做得规范、全面;

2. 在进行实验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论;

3.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必须事先做好实验方案并按方案实施; 4. 报告的最后要完成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查。评价结构比例:实验态度占10%、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占50%、实验报告占4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1 2 3 4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一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二 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 实验三 菌种保藏及复壮技术 实验四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技术 5 6 7 8 实验五 平菇栽培技术 实验六 蛹虫草栽培 实验七 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现场参观 实验八 食用菌电化教学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4 2 2 5 2 5 4 2 综合性 验证性 验证性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必做 必做 选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选做 选做 合计实验个数:8 合计学时数:26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目的要求:

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实验内容 1、培养基配方 2、培养基的配制 3、分装试管理 4、灭菌 5、摆斜面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铝锅、天平、切菜小刀、切板、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18x180mm或20x200mm)、1.5mm厚的长木条、试管架、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夹、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75%酒精、高锰酸钾、富尔马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

计划时数:4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2人

实验二 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 2、掌握制作母种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

1、接种环境的处理; 2、转接、扩繁培养母种;

3、菌种分离与培养(本实验以组织分离为例)

种菇的选择与消毒—组织块的切取—菌丝培养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紫外灯、酒精灯、接种铲、高锰酸钾、甲醛、5%石炭酸、75%酒精、平菇、香菇、金针菇、白蘑菇、蛹虫草等母种或子实体、母种培养基。 计划时数:2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2人

实验三 食用菌菌种保藏及复壮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不同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原则; 2、掌握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 3、掌握衰退菌丝的复壮方法。 实验内容

1、斜面低温保藏法; 2、石蜡油保藏法; 3、麦粒保藏法; 4、菌种复壮。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超净工作台、冰箱、酒精灯、75%酒精、石蜡油、试管(18x180mm或20x200mm)、镊子、脱脂棉、培养皿、滤纸条、剪刀、铁丝架、高锰酸钾、甲醛、5%石炭酸、平菇、金针菇、白蘑菇等母种。

计划时数:2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性质:选做 每组人数:2人

实验四 食用菌原种栽培种制作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及过程;

2、理解好的原种培养基对生产的重要性; 3、掌握水在配料中的作用; 4、掌握原种、栽培种制作技术。 实验内容

1、按比例计算、称取各组分; 2、添加、混合均匀各组分; 3、培养料水分、pH调节、装袋; 4、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灭菌; 5、转接、培养原种、栽培种。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接种铲、盆、铁锨、聚丙烯塑料袋、橡皮筋、塑料环、高锰酸钾、甲醛、5%石炭酸、75%酒精、平菇、金针菇、白蘑菇等母种。

计划时数:5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4人

实验五 平菇栽培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平菇栽培的人工环境条件;

2、掌握平菇栽培过程及各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实验内容

1、培养料备料、装袋、灭菌; 2、转接生产种; 3、发菌管理; 4、出菇管理; 5、采收。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平菇栽培种、栽培料、接种铲、喷壶、灭菌锅、酒精灯、接种铲、盆、铁锨、聚丙烯塑料袋、塑料环、细棉绳、橡皮筋、高锰酸钾、甲醛、5%石炭酸、75%酒精、脱脂棉。

计划时数:2 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2人

实验六 蛹虫草栽培

目的要求:

1、了解蛹虫草栽培的人工环境条件;

2、掌握蛹虫草栽培过程及各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实验内容

1、培养料备料、装瓶、灭菌; 2、接种;

3、菌丝生长期管理; 4、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5、采收。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蛹虫草栽培种、大米、接种铲、罐头瓶(500ml)、喷壶、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接种铲、盆、聚丙烯塑料膜、细棉绳、橡皮筋、高锰酸钾、甲醛、5%石炭酸、75%酒精、脱脂棉。 计划时数:4 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4人

实验七 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现场参观

目的要求:

通过参观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现场,增强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或工厂化生产的感性认识。

实验内容 1、参观; 2、收集资料; 3、总结; 4、撰写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计划时数:4 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性质:选做 每组人数:10人

实验八 食用菌电化教学

目的要求:

通过观看食用菌生长发育和栽培新技术的视频,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发育动态过程,了解当前不同地区食用菌栽培的特色,学习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实验内容

1、食用菌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发育动态过程; 2、食用菌制种技术; 3、常见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4、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计划时数:2 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性质:选做 每组人数:32人 七、主要参考书

[1] 童应凯主编.《食用菌栽培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 张淑霞主编.《食用菌栽培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振祥,张胜主编.《食用菌栽培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 常明昌主编.《食用菌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 汪昭月主编.《食用菌制种技术》,金盾出版社,2000. [6] 李林主编.《平菇高效益生产》,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7] 吕作舟主编.《食用菌引种与制种技术指导》(南方本),金盾出版社,2010.

编写者:黄燕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