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PTN组网方案剖析
2020-09-0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网方案剖析 twork Scheme of PTN 刘仲明(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广东广州51031O) Liu Zhongming(Guangzhou GCI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of Design&Plan。Guangzhou 510310。China) 摘 要: 简要介绍了目前PTN组网典型方案,对汇聚层/核心层及 接入层/汇聚层组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PTN技术及其 应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分组传送网;SDH/MSTP;光传送网;虚拟局域网;LAG;PW;三层交换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7—3043(201 1)09—0050—03 Abstract: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classical solutions on PTN networking,analyzes converging layer/core layer and access 1ayer/conVerging layer networking,gives ideas on PT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issues Keywords: PTN;SDH/MSTP;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VLAN;LAG;PW:L3 switch 0前言 近年来,PTN技术得到了有目共睹的跨越式发展 和最大关注。中国移动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集采 层分别进行组织。核心层采用2端落地设备(A、B)进 行负荷分担;汇聚层与核心层设备间连接承载在OTN 上,可长距离传输、节省光纤资源,并提供OTN层保 护:各层网络间连接都采用双节点方式。 了30亿元和50亿元的PTN设备,建设了全球最大规 模的PTN网络,旨在承载移动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 乃至OLT上联.并于2010年6月份起不再新建SDH/ 2分层组网方案剖析 2.1汇聚层/核心层 MSTP网络。而其他运营商对PTN技术的探讨和试验 也在积极进行中。 汇聚层到核心层设备(C、D到A、B)问有以下2 种组网方案 1目前PTN组网方案介绍 目前PTN组网典型结构见图1(仅以1个汇聚环 方案1:通过线路侧接口组建PTN网络。 方案2:业务在C、D落地,通过支路侧与A、B进 行L2层组网 由于方案1需要OTN提供多个10GE通道。而方 和1个接人环为例)。 由图1可知,PTN网络按核心层、汇聚层及接人 案2通道利用率较高、占用GE资源较少,故目前组网 普遍采用方案2。 就方案2而言,若忽略OTN层,其网络拓扑如罔 收稿日期:2011—07—21 50 I 201 1/09/DTPT I f 图1 目前PTN组网典型结构 2所示。其实这就是一个传统的数据组网经典双节点 归属模型。 图2核心层设备与汇聚层设备的连接 在诸多P1’N组网案例中,为提高GE的安全性, 这2层设备间的连接还往往采用链路聚合组(LAG)保 护。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由于在该层 面采用双节点归属基础上再采用LAG保护时OTN需 提供2倍或更多的GE通道,代价有些偏大,同时相对 核心层而言,业务较分散,因此笔者认为可不再附加 LAG保护,或仅对部分重要GE进行LAG保护。 在核心落地grN设备与RNC连接时应进行LAG 保护,并采用非恢复式的1:1方式。 PTN端到端组网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在上述方 案中,PTN只是在接入/汇聚层进行组网,业务在汇聚 层(C、D)落地后其实是终结了PTN连接,而C、D以上 实际上是在以太网二层组网。既然这样。也可对A、B 设备选型进行取舍。从价格、功能、容量等方面来看,可 选用交换机,而不必局限于PTN设备。 在3G组网时,需对Node B的流量进行VLAN划 分。通常有2种方式,一是每个Node B单独1个 VLAN ID,二是每个Node B有2个VLAN ID,分别分 配给业务和管理。1个RNC可管辖几十个甚至数百个 Node B。而现实是,许多厂家的RNC管理VLAN的能 力很弱,对规模组网缺乏支持力。为解决此问题,有必 刘仲明 电信传输 现阶段PTN组网方案剖析i Tele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要在这一层引入三层功能.以降低对RNC的要求和压 力。这也是目前中国联通WCDMA传输采用MSTP组 网时在Iub接口RNC侧引入三层设备的一个重要因 素。因此,在对A、B设备选型时,用三层交换机取代 PTN设备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2-2接入层/汇聚层 PTN支持单跳PW或多跳PW组网方案。单/多跳 方案路由示意见图3。 以a站业务为例,在单跳方案中,工作路径为a— E—C,保护路径为a—c—b—F—D—C:在2跳方案中,第1 跳工作路径为a—E,保护路径为a—c—b—F—E,第2跳 工作路径为E—C,保护路径为E—F—D—C(短路径为主 用,长路径为备用,采用恢复式1:1方式),C、D或E、F 做负荷分担。 由此可见,单跳方案E、F其中1个故障,对业务 不会产生影响;2跳方案E、F其中1个故障,业务会丢 失一半。同时多跳方案的配置、维护也较单跳方案复 杂,但多跳方案可提供多层的业务梳理和QoS策略部 署。目前, N多采用单跳组网方案。 另外,SDH组网与PTN组网的区别问题也值得关 注。图4中接入环路与汇聚层环路在线路层面的连接 方式与SDH的虚拟环结构很相似。但这种结构在SDH 组网和PTN组网中有着实质上的不同 SDH组网采用虚拟环是为了节省光纤(如I、J节 点间的短路径)和提供灵活组网方式,但后来却被发展 为对每个业务节点提供双路由保护(如K节点有2条 到H节点路径)。以前不少地方为尽量降低维护压力, 片面地追求了该结构的规模化应用,致使网络步入困 境状态。因此,SDH组网只能适量采用该结构,且只适 用于小型网络。有些地方开始时没意识到该问题的严 重性,进行了规模化应用,甚至采用了多层多级嵌套方 式,再加上各局站的业务是分期分批开通的,从而导致 网络结构和通路组织非常复杂(因SDH有VC4、VC12 邮电设计技术/201 1/o9 I 51 电信传输刘仲明 Tele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现阶段PTN组网方案剖析 图4 SDH虚拟环与MSTP二次业务汇聚收敛不恿 等对应关系),网络扩展性很差,甚至于到最后无以为 继,给网络建设和维护带来了沉重负担。另一个严重问 题是,由于以2 Mbit/s颗粒组织网络很容易造成局端 设备的低阶交叉资源瓶颈,在3G MSTP组网时该结构 也难以引入业务2次汇聚收敛方案。这也从另一个侧 面反映出,一种技术只有适当应用才能发挥其优势,若 给予过重的压力和期待,则未必是件好事。 南此呵知,虚拟环结构在SDH组网中虽只宜少量 采用,但在PTN组网中却是主流。PTN技术更偏重于 数据而非传送,因此PrI1N组网与传统数据组网有更多 的相似性,即尽管是物理上的环路,但采用的并非是环 网技术,而是双链路保护技术。这样,当从SDH网络向 PTN网络转化时,在线路路由及光纤资源等组织方面 会有较大的建设量或调整量。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引起 同人关注,探求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来降低组网难 度和节省投资。 3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3.1 PTN技术较SDH/MSTP的优越性 PTN技术较SDH/MSTP有以下优势。 a)PTN是IP内核,而SDH/MSTP支持多业务是 板卡级的。这就意味着, N能用全部资源支持分组传 送.而SDH/MSTP只能用部分资源支持分组传送。 b)PTN是柔性管道,而MSTP是刚性管道。也就 是说,PTN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c)在升级和扩容方面,IP比TDM有低成本、易实 现等优势,这可从向40/100G演进及容量/功能2个方 面来理解 但在现阶段,PTN技术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体 现,以致于使许多人对其继续观望甚至于产生怀疑。究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目前的数据业务量还不是特别大,尚未达到 MSTP无法承受的地步。 52 201 1/09/DTPT I b)PTN线路侧仍停留 GE及10GE水平.较 MSTP并不占太大优势。 c)由于PTN一方面提供统计复川功能." 力‘ 又跟数据网一样要求轻负载,加之视频业务 小具 多大的收敛能力,因此 PTN术先于MSTt, 40/ 100G迈进的情况下,其优越性确实难以体现。 d)PrI’N较MSTP的运营维护更具有挑战性 e)PTN的同步T程较SDH更有难度 f)PTN仍有许多问题待进一步解决,如标准化及 缺乏三层功能等。 3.2配置方式 目前.FI'N采用的静态PW、Tunnel 案 进仃人 T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动态配置就不好,i 足 f没 备对动态配置的支持度和成熟度。动念配置方式u土 是人们值得期待的。另外,网络对FRR规模的支持发 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 3.3如何在网络中引入三层问题 a)改进提升PTN技术,使其具备 功能 现 三层功能是目前众多厂家努力的方 ,似这 PTN的 初衷相悖。由于当初PTN的一个理念止足嘤 简化 甚至取消三层功能,可见其实现难度应该足小,J、的. .b)采用PTN+ ̄层设备方案。该方案『If采¨j小义 前面提到的方案.即PTN下GE业务后通过=t层}殳备 与业务网核心设备相连。但是,若想扩大了层设备覆盖 范围,如核心/汇聚路由器接PTN方案,要PT 线路侧 直接与三层设备相连的话,则需在 一层设备 丌发兼 容MPLS—TP接口.. 4结束语 PTN技术近几年虽有飞速发展,取得_r很大进步, 但仍属新生事物,尚处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之 最近 至还出现了质疑声音。目前,各运营商都 积极探求 加适合于自己发展的网络演进方案。术来的网络r J‘能 是融合的技术或融合的方案,如:PTN+CE、PTN端钊 端(L2VPN+L3VPN)、路由端到端及SR+IA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