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面瘫68例

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面瘫68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经验体会Jingyantihui 《中外医学研究》第13卷第5期(总第265期)2015年2)1 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面瘫68例 罗贵泽①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一2014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 治疗面瘫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联合直线偏 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70.6%和治疗总有效率100%均明 高于 对照组的44.1%和82I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的方法治疗面瘫,能获得显著疗 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面瘫; 针刺; 直线偏振光; 星状神经节 中图分类号R246.8 文献标识码B doi:10.14033 ̄.cnki.cfmr.2015.05.065 面瘫是表现为口眼歪斜的一种疾病,又称特发性的 面神经麻痹,是南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 】。患 者在发病前,通常有面部吹风受凉或外感的经历,而且 是一种突发的疾病,常常在洗漱时出现口角的歪斜,或 是说话不便、闭目不全、食物积于齿龈之问等,有时患 者无法自己发觉,而是通过别人的发现和告知才得知患 病。面瘫发作的频率较高,而且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 病,尤其是春秋两季,临床上治疗面瘫的方法很多,但 是疗效不一。本次研究引入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 状神经节的方法治疗面瘫,将其与单纯的针刺治疗相比 较,临床疗效显著,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一2014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 行治疗面瘫的6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 准,主要症状有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也有部分 患者出现颏唇沟歪斜、鼻唇沟浅化、人中沟歪斜等症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34例。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l9例,女l5例,年 龄22~55岁,平均(38.4±1.2)岁;病程6~14个月,平均 f7.8±1.9)个月;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2l例,女l3例, 年龄21~53岁,平均f36.8±1.4)岁;病程7 d~13个月, 平均(8.2±1.6)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纯的针刺法进行治疗,主 要步骤为: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如果患者处于急性期, 医生取穴主要是远道穴,配以取j足里、外关、三阴交、 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口]。如果患者处于急性期的一周后, 可以取四白、阳白、合谷、穴翳风、昆仑、颧 、三阴 交等。若患者有颏唇沟的歪斜,需要加上承浆穴;若患 ①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81 —136一 文章编号1674—6805(2015)5—0136—03 者有鼻唇沟的浅化状态,需要加上迎香穴;若患者人 中沟出现歪斜,则需要增加水沟穴。留针30 min,每 10 rain行针一次,1次/d,10次为一疗程,整个治疗过 程为3~5个疗程。如果患者处于发病急性期,医生进行 针刺的强度需要减轻,手法需要平补平泻,在急性期过 后,针刺应当着重于补法 】。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此针刺的基础上进行直线偏振 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患者处于仰卧位,在双肩下放置枕 头,使其头部尽量后靠,嘴巴微张,以减小患者的颈前 肌张力。采用点式直线偏振光HV一2200一LE2型治疗仪。 B型照射头对准星状神经节(约在平胸锁关节以上的2 ̄3 em 处)进行照射,1次/d。输出光1500 mw,焦点直径 7 mm。选择间断照射,将输出功率设定在70%~90%,将 照射时间设定在10 min,将开始时间设定在3 s,停止时 间设定在2 s。照射时照射头距离皮肤0.1 mnl左右,患 者要求有针刺感或灼热感,但要避免灼伤皮肤。 在针刺和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的同时, 也需要给患者一定的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如下:抗 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H20067702),15服3次,d,每次5 mg/kg,连续服 用7~10 d;维生素B 注射剂(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H13021762),肌肉注射1次/d,100me4次, 维生素B.,注射剂(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H13021762),注射1次/d,500 g/次;皮质固 醇激素,醋酸泼尼松片(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 H23022389)EI服2次/d,每天的用药量为2O~30 mg,连 续使用5 d,在7~10 d内渐渐减少用量;或者使用醋酸 地塞米松片(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3020826),口服10~15 mg/a,连续使用7~10 dl4J 。 1I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的判定依据如下,痊愈: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 复正常,患侧眼睑能够完全闭合,口角没有歪斜现象,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1.13,No.5 Feb,2015 《中外医学研究》第13卷第5期(总第265期)2015年2月 经验体会Jingyantihui 患侧与健侧的面部肌肉显对称,鼻唇沟也基本对称;显 复受损组织等功能,在穿透性、热效性方面都有较好疗 效: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患侧眼睑可以闭合, 效,它能起到改善面神经的发炎、水肿状况,具有较好 但是微笑时El角出现歪斜,鼻唇沟微浅,面部静止时外 观正常;有效:面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恢复;无效:面神 的镇痛作用。将针刺法和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的 方法相结合,可以起到明显的叠加效应,临床疗效更加 在现代医学中,面瘫属于面神经非化脓性的炎症, 经功能没有得到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显著。 有效率。 通常有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患者的面神经以及面神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 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 管产生炎症[7】。在传统治疗中,通常使用抗病毒药物、 资料用均数4-标准差(面4-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 维生素以及皮质固醇激素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面 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以P<O.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70.6%和治疗总有效率 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1%和82.4%,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讨论 面瘫是由于面神经缺血发生炎症,产生水肿并受到 挤压后,其传导功能受损,主要的原因是面部吹风受寒、 病毒的感染以及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本身存在不稳定的因 素,这些都会导致局部神经出现血管痉挛,营养供应不 足,从而导致缺血【5]。通常临床症状有:患者的感觉出 现障碍,患侧的表情肌出现瘫痪,一些功能减弱或者消 失,如闭眼、鼓腮、撅嘴、举眉、示齿、张大鼻孔等。 若患者的膝状神经节发生病变,会使患侧的乳突部产生 疼痛感,患者外耳道和耳廓的感觉衰退,甚至在耳膜或 是外耳道出现疱疹;如果患者镫骨肌受损,会使患者出 现听觉过敏的症状;如果股索面神经出现病变,舌前大 部分没有味觉。 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中,面瘫属于口僻范畴,由风、 热、湿、寒等侵袭患者的阳明和少阳脉络,导致脉络空 虚、经筋失养、经气阻滞等,从而发病。风寒是患病的 主要致因,而脉络空虚是患病的根本原因,患者受到损 伤的经脉为阳明和少阳,所以应当以阳明和少阳穴为主 进行针刺治疗,以达到疏风补虚、健脾除湿等效果l6】。但 是仅仅以针刺治疗的方法获得的疗效不是很显著,需要 配合以直流电的低频作用,来改善患者面部的水肿,使 面部肌肉可以舒缩运动,改善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避 免治疗不透彻导致的废用性瘫痪,使面部肌肉得以早日 康复。而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具有明显的疗 效,它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促进面部微循环以及修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1.13。NO.5 Feb,2015 神经的水肿及其导致的受压,使面神经恢复营养供给状 态。而使用针刺临床治疗面瘫也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 它主要使面部神经分支兴奋,加强纤维肌的收缩以及血 液的循环,以促进面部新陈代谢,使炎症产生的物质被 彻底吸收,使面部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如果再加上直 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可以使患部血管扩张,促进 血液微循环,使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并能够有效阻止疼 痛导致的恶性循环,也能帮助炎症物质被彻底吸收『8】。 它不仅可以加强治疗效果,而且操作较为简便,几乎没 有痛苦,治疗后也没有不良反应。总之,针刺和直线偏 振光照射的联合应用,可以将两者的疗效叠加,从而使 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使面瘫得以根治。 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方法 进行治疗,治愈率为44.1%,总有效率为82.4%,有6例患 者治疗无效,总体治疗水平一般。而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刺 联合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的治疗方法,获得良好的疗 效,治愈率为70.6%,总有效率为100%,且患者无不良 反应,两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使用一定的药物 治疗,主要有抗病毒药、维生素B 类药物以及皮质固醇 激素,它们对针刺及直线偏振光照射具有良好的辅助效 果,帮助患者面部神经加快恢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在治疗面瘫患者时,单纯的针刺疗法取得的效果一 般,而将其与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的疗法相结合, 可以获得显著疗效,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患者在治 疗时的痛苦减少,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军,李静.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ell面瘫2O例【JJ.河 南中医,2013,33(11):2000—2001. [2]王声强,白亚平,王子臣.周同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 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叨.中国针灸,2006,28(11):829—832. [3]潘畅.电针配偏振光治疗面瘫180例临床观察报告【J].亚太传统 医药,2007,3(12):62—64. 141彭立新,郭富贵,赵建民.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 效观察【J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72—73. 【5]潘立晋,方美兰,蒙春雪.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周围性面瘫 一137— 经验体会Jingyantihui 《中外医学研究》第13卷第5期(总第265期)2015年2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梅花① 【摘要l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l2年1O月~2014年4月收治的160例慢性 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人编编号,将编号末位偶数者分为观察组,编号末位奇数者分为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巾 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愈率83.75%(67/80)明 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44/80),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54/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未发生不 良反应。观察组复发患者4例,复发率为5.00%,对照组复发患者15例,复发率为18.7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7.23,P=O.007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复发低,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 盆腔炎; 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 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74—6805(201 5)5—01 38—02 doi:10.14033 ̄.cnki.cfmr.2015.05.066 盆腔炎是一种多发、常见的妇科疾病,易反复发作, 平均(31.2±1.1)岁;病程l3 d 年,平均病程(3.6±1.7)个 容易致使不孕、慢性盆腔痛、输卵管妊娠等,给患者的 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目前,临床上对盆腔炎多采取 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两药治疗法,但是,西药治疗虽可以改善一定的临床症 1.2诊断标准 状,但是不易治疗粘连溶解吸收以及结缔组织增生等严 依据文献[3]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经B超检 重现象,这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查,有混合型包块或者是卵巢囊肿,盆腔积液;(21经妇 此种疾病的主要病冈是湿热蕴结,容易造成盆腔组织出 科检查,子宫呈后倾后屈位,粘连固定,活动受到限制, 现粘连、增厚、气滞淤血、局部循环障碍,加重病情或 在子宫双侧或者是一侧能触及到条索样物,压痛;(3)临 者致使病情迁延,难以治愈位】。目前,临床医生对于盆 床症状是下腹坠胀、腰部以腹部疼痛,通常在性生活、 腔炎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除了西药治疗,还会结合 月经前后以及劳累前后加重,同时伴有月经不调、经量 中医进行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法化瘀散结、理气止痛、 增多、发热、自带增多、继发性不孕。 清热解毒,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治 1.3治疗方法 疗效果。现笔者选取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对其给予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 西药治疗的同时,加中医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具体分 (320万单位)+甲硝唑0.2 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 析报告如下。 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药方如下:当归15 g,延胡索15 g, 1资料与方法 丹参15 g,乳香15 g,没药10 g,甘草10 g,桃仁10 g, 1.1一般资料 赤芍10 g,香附10 g,红藤30 g,败酱草30 g。对于气虚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O月一2014年4月收治 的患者,则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加以黄芪10 g,党参 的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已婚,根据患者的入编编 10 g;对于肝经湿热的患者,可以加以夏枯草15 g;对于 号,将编号末位偶数者分为观察组,编号末位奇数者 带下色黄、量多的患者,可以加以苍术15 g,黄柏15 g; 分为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80例患者中,年龄 对于有包块形成的患者,可以加以冬瓜仁、木香、蒲公 22~50岁,平均f30.7±1.2)岁;病程14 d~4年,平均病 英、金银花、丹皮、茯苓,每剂药中加水900~1000 ml, 程(3.7±1.61个月。对照组80例患者中,年龄2(】岁一49岁, 直至煎到60~70 ml,使其保持湿热的状态下,温度控制 ①砚【I1县中医医院 南砚山663100 在35℃左右,在患者晚上睡觉前,对患者进行保留灌肠, 70例观察【JJ_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44. 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76—177. 【6J张大尉.针刺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面神经炎35例临床观察【J1.河 [8]陈晓虹.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28例U】.浙江中医杂志, 北巾医,2011,33(10):1531—1532. 2010,45(11):842. 17】王秀芹,任苍山,郑冬青,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l19例 (收稿日期:2014—10—18)(编辑:金燕) 一138一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mh Voi.13.No.5 Feb,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