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空调机组 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可能发生的部位 故障原因 电源未通 判断及排除方法 备注 电机 无风 风机 电源缺相 电机烧毁 轴承卡死或烧毁 皮带断裂 选型错误 接通或检查电源 更换电机 更换轴承 更换胶带 重新选型 将三相电源的任两相互换接线 检查风管、设备有无堵塞并排除 风阀开度不够并调节 改进部分局部构件 密封条(胶)堵漏 风机 风机反转 风量偏小 系统 系统实际阻力过大 设备或系统漏风 风量偏风机 大 系统 过滤器积尘过多,大大超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过终阻力 换热器长期使用,翅片表清洗换热器 面积尘 降低风机转速,或更换风风机压力偏高、风量偏大、 机。 系统阻力过小 调节阀门,增加阻力 过滤器损坏漏风 更换过滤器 制冷能力偏小 设备负压段或进风管漏气 作密封处理 严重 调节冷水温度达到设计要水温一般冷媒温度偏高 求;管道保温若有问题,为7度 则整改保温。 冷媒 冷媒温度合格,流量偏小 题,则先整改管道,或更为5度 换水泵。 检查水泵性能,管道阻力,进、出水有无堵塞现象,若存在问温差一般 冷媒温度合格,流量合设计 3)设计选择有差错 格.制冷能力仍偏小,则需增设或更换设备。 风量 4)风量偏小引起冷量偏小 适当加大风量。 1)挡水板质量差 2)集水盘出水草口堵塞 3盘内积水太深 .机组过水严排水管水封落差不够 漏水 重 加大挡水板通风面积 4)面风速过大 适当降低面风速 5)风量过大 适当降低风机转速 改换挡水效率高的挡水板 清理排水口 整改水封,加大落差,使 排水畅通。 6)挡水板四周的挡风板破加装挡风板并作好密封 损或脱落 集水管保温不好凝露 集水管漏水 换热器 重新保温 换热器铜管破裂, 补焊集水管和铜管 集水盘保温欠佳,表面凝作好集水盘、集水管的保 集水盘 露 集水盘漏水 保温不良,存在冷桥 温 补焊集水盘 作好保温。 作好密封处理 除去原保温,重作保温。 重作保温 机组表箱体 面凝露 箱体漏风 保温破损或老化 保温厚度不够 .风机轴承有问题: 更换轴承 调节两轴至平行。 调节蜗壳与叶轮至正常位置。 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平 行 风机蜗壳与叶轮摩擦,发出怪叫。 风机 更换蜗壳与叶轮。 更换叶轮或重作静、动平衡 风机蜗壳与叶轮变形 机组噪声、振动值偏高 电机 叶轮的静、动平衡未作好。 换风机 更换轴承 风机质量有问题 电机轴承有问题 电机质量有问题 减振器选用不当 更换电机 重新选配减振器 调整减振器安装 隔振系统 减振器安装不当 风机与支架、轴承座 固紧螺栓、螺母 与支架的联接松动 箱体 风机 送风噪系统 声偏高 送风口风速过高 隔声效果差 风机噪声偏高 加固或更换箱体壁板 见上述 风管内风速过高,产生二在不影响室内温湿度的前 次噪声 提下,适当调小送风量 加大送风口bg 轴承里无润滑脂 润滑脂质量不佳,变质、加注润滑脂 清洗轴承、加注润滑脂 风机轴轴承 承温升过高 含混杂质 轴承安装歪斜、前后轴承调节轴承安装位置,调节不同轴、或游隙过小、或轴承游隙 内外圈未锁紧风机盘管 锁紧内外圈。 更换轴承 适当降低风机转速 修复冷却风扇 电压正常后运行 见上述 轴承磨损严重 风机流量过大 电机冷却风扇损坏 电机电流过大电机 或温升过高 执行器输入电压过低 轴承安装不当或损坏 电源未接通、插头接错 电机轴与传动齿轮松脱 不工作限位块与微东动机构接触或工作位置不正确 不正常 控制部分故障 拧紧紧固螺钉 调节好接触位置 检查控制部分并排除故障 更换 调节阀针位置 15.干蒸汽加 湿器常B.阀门阀门的阀针损坏 见故障 关闭但6)阀针位置不正确 仍有蒸汽 7)密封圈未压紧或损坏 压紧或更换密封圈 8)管道安装不良或密封圈漏汽 损坏。 清理疏水器;修理或更换疏水器堵塞或损坏 疏水器。 喷嘴喷水 整改管道或更换密封圈 初送汽时流量要小,逐渐送汽时流量过大 加大流量。 将喷管尾部抬高,让冷凝喷管安装有问题 水流进加湿器罐体。 阀门开度不够 喷嘴堵塞 开大阀门 清理喷嘴 换成大型号的加湿器 则加湿器型号偏小 蒸汽压力偏小 皮带上带槽表面太粗糙 加湿量若阀门大开加湿量偏小,偏小 磨光带槽表面 先将两轴调平行,再将带风机传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平行,动皮带皮带轮 且两皮带盘端面不在同一磨损严平面内 重 皮带 皮带质量差
轮端面至同一平面。 调换成质量好的皮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