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测绘工程计划书

测绘工程计划书

2021-03-2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测绘工程计划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控制测量综合实训》实训计划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测量10029班

张 浩

孙茂存 许张柱

实训地点: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实训基地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25号

测绘工程计划书

1. 主题内容与项目来源

本次控制测量的性质是进行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实训,由测量教研室组织。经过十周的控制测量学习,为了更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组织安排为期十天的实训,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概述

测区概况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凌区,总人口16万人,城市人口8万人。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我们的测区就位于杨凌示范区,测区范围包括的主要地物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馆、高新中学、杨凌树木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等。东至长青路(树木园门口),西至邰城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门前),南至渭惠路(渭惠渠南),北至神农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南门前)。围绕该测区布设了12个一级导线控制点,和4个二等高程控制点。测区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气候四季分明。植被多为灌木和桥木组成的园林或绿化带。现正值夏季,天气状况良好,阴雨天较少有利于控制测量。

任务概况及实施组织 ① 主要内容

任务委托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测量教研室 任务承担单位:工程测量技术10029班

任务分工:班级被分为8组,前四组先进性二等水准测量,后四组先进行一级导线测量;均完成任务后交换仪器,进行交替测量。

② 人力资源配置

包括项目负责人:孙茂存、许张柱

分部分项项目负责人:测量29班班长王斌、测量30班班长许申杰、测量31班班长潘浩、测量32班班长张琦

项目技术负责人:第一组组长、第二组组长、第三组组长、第四组组长、第五组组长、第六组组长、第七组组长、第八组组长

质量检查人员及主要技术人员:各组组员 ③ 仪器及设备资源配置

测绘方法:分别用索佳SET-10K全站仪进行导线一级测量,用索加SDL30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每个班四台全站仪,包括一个棱镜,一个脚架;四台电子水准仪包括两把铟瓦条码钢尺以及两个尺垫)。

④ 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完成外业测量工作时间安排是:一天时间进行埋石布点,两天时间进行高程控制即二等水准测量,两天时间进行平面控制即一级导线测量。剩余时间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和工程计划书的编写以及实习报告的编写,最后检查验收和提交成果等。

次序 1 2 3 4 5 6 7 总计

⑤ 对测绘工程产品的要求

数据格式:严格按照充值测量技术规范要求书写 产品接收单位:测量教研室 产品最终检查验收单位:测量教研室

⑥ 测区范围:测区范围包括的主要地物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馆、高新中学、杨凌树木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等。东至

内容 实训动员、安排任务、踏勘埋石布点 领取并检校仪器,组员分工安排 全站仪导线测量外业:测距、测水平角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电子水准仪水准测量:测高差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实训总结、返还仪器 天数(天) 1 2 2 10天

长青路(树木园门口),西至邰城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门前),南至渭惠路(渭惠渠南),北至神农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南门前)。

技术指标和精度要求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 15 10 平均边长(m) 3000 1600 300 200 120 测距中误差(mm) ≤±18 ≤±18 ≤±15 ≤±15 ≤±15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测角中误差(″) DJ1 ≤± ≤± ≤±5 ≤±8 ≤±12 8 4 - - - 测回数 DJ2 12 6 2 1 1 DJ6 - - 4 3 2 ≤±3≤±5≤±10≤±16≤±24方位角闭合差(″) 测角中误差(″) ≤± ≤± ≤±5 ≤±8 ≤±1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60000 ≤1/40000 ≤1/14000 ≤1/10000 ≤1/6000 n n n n n 注:n为测站数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经纬仪型号 DJ1 DJ2 DJ6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1 3 - 半测回归零差 6 8 18 一测回2c较差 9 13 - 同方向各测回较差 6 9 24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o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手簿中注明。

水准测量计算小数位的取位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往(返)测距离 总和(Km) 往返测距离中数(Km) 各测站高差 (mm) 往(返)测高差 总和(mm) 往(返)测高差 中数(mm) 高程(mm)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路线长度(Km) 二等 400 ≤±1 ≤±2 奇数站 往测 观测顺序 返测 准尺类型 仪器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高度(m)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 中丝读数差(mm) 5mm刻划标尺 10mm刻划标尺 DS1 50 1 3 下丝读数≥ - 往返 往返 ≤±4光学 光学 往返 往返 ≤±12≤±8±12±15偶数站 奇数站 偶数站 前后后前 前后后前 后前前后 因瓦 DS05 60 后前前后 三等 45 ±3 ≤±6 后-前-前-后 DS1仪器因瓦标尺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双面 DS1/DS05 80 3 6 三丝能读数 - 中丝 中丝 - 因瓦 DS3 65 双面单面 DS3 80 5 10 三丝能读数 - 往返 往 ≤±20≤±14±15±25 ≤±30因瓦 DS1 100 后前前后 四等 15 ±5 ≤±10 M(㎜) MW(㎜)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单程双转点观测左右路线转点差(mm) 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 观测次数 与已知点联测 环线或附合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测段左右高差不符值mm 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 平丘地 山 地 Ls- LsLsL L LsLsL L ±4 ≤±6L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Li ≤±20LiLi 注: 1、MW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

Ls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Li为检测测段长度,均以公里记;

2、山区指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400米的地区;

3、水准环线由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根为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及往返检测均适用;检测长度小于1公里时,按1公里计算;4、当成像清晰稳定时,三、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以放长20%。

已有资料情况及利用 ① 平面控制资料

测区内无等级控制点,本次测量任务用的是自由坐标系,只有假定的一个已知点坐标和一个假定坐标方位角,也不存在坐标换算。

② 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内无等级控制点,本次测量任务用的是自由坐标系,只有假定的一个已知点高程和一个假定坐标方位角,也不存在坐标换算。

③ 地形图资料

从网上下载杨凌示范区的地图作为踏勘埋石布点的依据。 ④ 设计图纸及文件:无设计图纸 3. 技术依据

根据测绘工程成果的用途及要求,确定技术依据或适用的规范。 主要应包括:测绘工程合同的相关要求、技术设计报告、作业计划书、与本测绘工程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规程规范、CHl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l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l001—9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等。

当采用的技术文件及规范对同一工序均有类似规定时,排列优先的适用顺序,并遵循以下原则。如技术设计报告中的规定与规范、图式不一致时,一般应与以设计报告规定为准。规范之间有矛盾的以排序在前的为准。 4. 基本技术要求

平面坐标系统:任意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任意高程系统

精度要求: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方位角闭合差(″) ≤±10n 成图规格:1:1000比例尺

若为断面测量或地形测绘等,还应包括基本等高距、是否加绘间曲线、投影面、地形图规格、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图名等。 5. 平面控制测量

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平面控制测量的布设层次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测量所用各类仪器的检验、检定。

基本平面控制测量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等级、精度要求、布网规则等)

等级关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级作为以后各等级的控制基准;小地区布置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控制。

是否发展下一级作为基本控制: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加密 测量标志的形式规格

埋设要求(规格):盘石长、宽40厘米、高15厘米;捣固之土石层长、宽40厘米、高20厘米;柱石为梯形台:上底20厘米、下底40厘米;柱石距地面30-50厘米。

编号规则:根据工程等级确定

点之记要求:可用三角点一览表,表中应填写点名、等级、至邻点的概略方向和边长、建议建造的觇标类型及高度、对造埋和观测工作的建议等。

外业作业要求及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导线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附和导线长度(km)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平差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或南方平差易2005进行平差 .实测方案

用索佳SET10全站仪进行一级导线测量,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严格按照一级导线外业技术要求进行观测。

6. 高程控制测量

平均边长 (m) 3000 1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误差(mm) ±18 ±18 ±15 ±15 ±15 (″) ± 5 8 12 对闭合差 1/60000 1/40000 1/14000 1/10000 1/6000 15 10

建立高程控制网,测定各控制点的高程H。 高程控制测量的布设层次和精度要求

主要方法:三角高程测量、电子全站仪高程测量。

等级关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级作为以后各等级的控制基准;地形测量时,布设图根水准(也称等外水准)。 基本高程控制测量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等级、精度要求等)

城市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m) 二等 三等 四等 等外 ±2 ±6 ±10 ±20 400 45 15 8 DS1 DS3 DS3 DS10 ±4R ±12R ±20R 附和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级别 侧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附和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 ±4L ±12L ±20L ±40L 平差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或南方平差易2005进行平差 施测方案

用索佳SDL30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有四个水准点,将导线分为四个测段,每一测段观测完毕后均要进行检核,做到步步检核。 7. 资料整理与归档

各种记录手簿必须根据要求设计封面进行装订,表格的纸张尺寸规定为A4纸、文件数据格式根据表格要求进行填写,验收有关资料(地形测量还包括野外检查记录,设站、巡视和内业检查记录等),上交资料内容原始数据一组一份。 8. 提交资料

一级导线测量外业原始数据一份,二等水准测量外业原始数据一份,平差报告,实训总结一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