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向日本追讨的唐鸿胪进刻石是什么文物

向日本追讨的唐鸿胪进刻石是什么文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向日本追讨的唐鸿胪进刻石是什么文物

作者:文哲

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09期

2015年5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等3位民间人士,前往日本东京,向日本皇室递交要求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信函。2014年8月7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曾致信日本驻华大使转交日本天皇,要求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 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怎样的文物呢?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现藏日本皇宫。它见证了唐朝册封管辖东北的过程,记载了日本遣唐使西去东归学习盛唐的往事以及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唐鸿胪井碑本是一块重逾9吨,单体10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 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公元714年夏天,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都里镇(今旅顺),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并在井旁刻石一块。

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作为渤海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见证,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1895年,清朝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护卫刻石,并在崔忻题刻左侧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未年冬前任山东登莱清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公元713年至今,唐鸿胪井刻石已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占据旅顺以后,唐鸿胪井刻石引起了日军的注意。1905年,日本特务人员来到旅顺考察刻石,次年写出调查报告,认为刻石是辽东一块稀有的唐代石碑,后将刻石搬移至日本东京。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

1911年,日本海军在旅顺的刻石遗址上,建立了搬移中国文物的“记功碑”,也就是今天到旅顺黄金山仍然能够看到的“鸿胪井之遗迹”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