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8卷第9期 200 7年9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7)09—0005—03 人 民 长 江 Yangtze River V01.38.No.9 Sep.,2OO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高 健 阳云华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很多.Z-程地质问题。因此查明沿 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的处理措施的阐述,处治方法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对工程地质问题危害 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分析对比;总干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42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 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洞 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 渠全长约1 432 km,其中引水渠首至北京团城湖长约1 276 km, 天津干线长约156 km。总干渠以明渠为主,北京段、天津干线采 用管涵,明渠段与交叉河流全部立交。全线各类建筑物1 796 座。 蛭石等)组成的非饱和、高塑性粘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 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及超固结等特 性。它常使地基变形过大导致建(构)筑物开裂、倾斜或倒塌;地 基强度降低使建筑物沉陷;反复胀缩渗水形成滑面而使坡(渠) 体失稳;胀缩产生的膨胀力使支挡结构变形或失稳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建筑型式为渠道、交叉建筑物 (倒虹吸、渡槽、涵闸、桥梁等),膨胀岩土对总干渠渠道影响较 大,常使渠坡蠕滑失稳;由于交叉建筑物自重较大,对其影响较 小,但可使临时边坡失稳、附属支挡结构变形、开裂以致倒塌等。 膨胀岩土在总干渠沿线分布极为广泛,渠坡或渠底分布有 膨胀岩土的渠段共有186段,长331.9 km,主要分布于陶岔一北 总干渠沿线地形总体上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之势;沿线经 过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及沙丘沙地等地貌单元。勘测范围内 主要揭露的地层有:①太古界各类片岩、片麻岩;②元古界安 山玢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③古生界碳酸盐岩、碎屑 岩;④中生界碎屑岩;⑤新生界N层软岩;⑥第四系堆积层;⑦ 岩浆岩。总干渠(含天津干渠)处于我国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地 带,其中,穿过Ⅵ度区及以下的渠段长约562 km,穿过Ⅶ度区的 渠段长约700 km,穿过Ⅷ度区的渠段长约170 km。 汝河、辉县一新乡、淇河一洪河南、邯郸、邢台,北汝河一潮河、南 土旺一洪河屯、石家庄、高邑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在时代成因 上,主要有第四纪冲积、冲洪积、冲湖积、冰水沉积及坡洪积与上 第三纪河湖相。 2.1.2处理措施 膨胀岩土问题对工程影响最大,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国 内外对此作了许多的研究。对膨胀岩土的处理,不但受其自身 的工程特性的影响,还受工程类型的影响,不同的工程类型处理 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防治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 件复杂,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有:①膨胀岩土问题,②黄土湿 陷性问题,③饱和沙土震动液化问题,④渠道经过煤矿采空区 的措施也不一样。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目前主要的处理措施 有: 变形及渠道压煤问题,⑤渠道边坡稳定问题,⑥渠道渗漏问 题,⑦基坑涌沙涌水问题。 (1)渠道工程。用非膨胀土换填表层1—2 m(换填法),改 变土体整体受力条件:①土工织物加筋体,膨胀土体中分层加 入加筋材料形成加筋体;②抗滑桩桩体深入滑动面以下,以抵 抗滑体的下滑;③挡土墙加集水井,坡脚或边坡一定高度内设 置挡土墙,坡体内一定距离设集水井,提高整体抗滑能力;④减 因此,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采用适宜的防治 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对 其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①、②、③、④)及其危害与处理措施作 如下浅析。 载与挡土墙,坡体削坡,坡脚加挡土墙;⑤砌石联拱,浆砌拱弧 相联,把下滑力转移到深部稳定土体内等。防止表水的下渗,控 制含水量变化过大:①土工格栅(室)柔性坡墙,从坡角到坡顶 一2.1膨胀岩土问题 2.1.1危害及分布 膨胀岩土主要是由强亲水矿物(蒙脱石、伊利石、硫化铁和 收稿151期:2007—07一l8 作者简介:高定距离设置格栅(室)分层填筑;②土工膜加砌块,在坡面铺 设土工膜,一定距离加土钉,表层加砌块护坡。土性改良方法: 健,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工程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 人 民 长 江 2077丘 ①电化学土壤处理剂CONDORSS,从水中离解出H 离子中和 土工膜处理。 土粒表面负电荷,以提高土体强度;②坚土酶PZ一22X,通过催 化作用,加速土壤颗粒的融合,再经压实,使土体密实、强度高、 渗透性变小、含水量减少;③生态改性剂CMA,可与水、少量石 对渠道的表层护坡,一般内坡采用片石,外坡采用草皮(国 内多处工程已成功运行几十年);另外,石渣或碎石料也常用内 坡护坡,一般石渣或碎石作表层,砂砾石作垫层,无纺布或土工 布作反滤层;对含水量控制要求较高的渠段,在环保与经济允许 的情况下,内坡也可采用土工格栅(室)或土工膜护坡。 对料源较丰富的渠段,可采用局部换填,材料有如满足质量 的非膨胀土,经石灰、水泥、煤渣改良的灰土等;对受土源限制, 需缩小渠道断面的渠段,在环保与经济允许下,可采用加筋土填 筑。 灰相伴,离解出H 离子与土壤亲水阳离子产生交换作用,可提 高土体强度,减小膨胀性;④HEC系列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 可胶结被固结材料颗粒,且可激发被固结材料中铝硅酸盐的活 性,使之成为牢固的多晶聚集体,从而产生较高强度与水稳定 性;⑤掺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改性,可减小膨胀性, 增加强度。 (2)交叉建筑工程。对于边坡,除可采用渠道边坡的处理 (2)对于膨胀土区的交叉建筑物,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 方法外,还可以在支挡结构段采用锚固的方法。对于地基,主要 有以下处理方法:①换填法,用非膨胀土或其它散粒材料换填 地基表层0.5~1.5 m;②砂石垫层,在基础下填筑0.5~1.0 m 的砂石料,改善地基受力情况,减少不均匀沉降;③土性改良. 掺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改性,可减小膨胀性,增加强 度;④将桩基桩端置于非膨胀岩土层,避开膨胀岩土的膨缩;或 将桩端置于膨胀岩土深部,避开膨胀岩土受大气影响剧烈带。 2.1.3处理措施分析比较 对膨胀岩土的防治方法较多,各有特点。换填法是最环保、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易确定换填深度,且存在非膨胀土土源 及弃土等问题,适用于非膨胀土源丰富且便于弃土的渠段;土工 织物加筋体,对提高整体抗滑能力有较好效果,但浅层滑坡的长 期效果不甚明显;桩基与挡土墙加集水井比较适于深层滑坡或 需要采取桩基的建筑物;减载与挡土墙不适合强膨胀土;砌石联 拱适合浅层滑坡;砂石垫层不适合渠道,用于路基的填筑有较好 效果;土工格栅(室)柔性坡墙与土工膜加砌块,虽然施工简便, 但存在环保问题;各类化学改良剂施工较为方便,国内外也有不 少成功的先例,但环保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掺石灰、水 泥、粉煤灰等无机料改性,对提高土体强度具有明显的效果,但 不适于大面积使用,受材料的制约。 2.1.4总干渠处理措施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建筑特征,膨胀土对其危 害的防治可分为渠道与交叉建筑物两部分。 (1)为保持开挖渠道渠坡的稳定,应采用控制边坡坡度与 适宜的处治措施相结合,可参照对已有运行正常渠道的渠坡调 查坡比进行,见表1。 表1膨胀土渠坡坡比调查 注:1.采取防水八渗或其他措施;2.完善排水设施,高度大于5 m设平 台;3.边坡高度大于10 m设平台。 对膨胀岩土的处置,一般采用削坡减载,在底部加挡墙的方 法;如不能按以上边坡坡比进行开挖,可能或已出现浅层滑坡渠 段,可在下部或坡脚采用支挡结构(抗滑桩、挡土墙或砌石联拱) 处理,以改善土体整体受力;在有非膨胀土源的条件下,可采用 表层换填的方法,换填厚度由大气影响深度及膨胀土类型决定, 一般1.5~2.0 m;对浅挖边坡,可采用灰土、水泥土及粉煤灰土 等改性土作网格护坡;对于防止表水的下渗,控制含水量过大变 化的方法,在满足环保与经济的情况下,可采用土工格栅(室)或 同的防治方法。交叉建筑物的类型有倒虹吸、渡槽、涵闸、桥梁 等,其基础类型有墩、台、桩等。当地基为弱膨胀土,建筑物自重 较大,基础为墩、台,建筑物对基础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控制基础 埋深的方法,要求基础的埋深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一 般还要求大于大气影响剧烈带(一般为1.5~2.0 m)的深度;当 地基为强膨胀土,基础为墩、台等,建筑物对基础要求较高时,可 采用换填或砂石、灰土垫层处理;对于渠道工程联接建筑物或倒 虹吸基础,一般采用墩基或柱基,墩基或柱基可加大基础单位面 积压力,减小膨胀变形量;对重要建筑物和渡槽、桥梁基础,当沉 降要求很严时,可采用穿过膨胀土层支承在非膨胀性硬土层上, 以此消除胀缩变形,当膨胀土层很深时可采用短桩支承在膨胀 土层内,但短桩埋深必须大于大气影响剧烈带深度,且大于设计 地面下5 m,桩基锚固深度的摩阻力必须大于膨胀土膨胀时的 上拔力,同时桩承台梁下应留有空隙,其值大于土层浸水后的最 大膨胀量,且不小于10 cm;对于支挡结构,应注意地表水下渗引 起膨胀土胀缩对结构的推力,可在稳定计算时考虑膨胀力或采 用锚固方法,同时加强排水措施。对于临时边坡,可参照渠道的 处理措施进行。 综上所述,在总干渠的设计施工时,要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 条件、工程特点及就近资源综合分析,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 2.2黄土湿陷性问题 2.2.1危害及分布 黄土是一种特殊粘性土,粉粒含量高、多孔隙、孔隙比大、呈 黄色,土中含有易溶盐类,遇水易冲蚀、崩解与湿陷。黄土状土 主要指第四系全新统下段冲洪积壤土和上更新统冲洪积、坡洪 积黄土状壤土、部分风积黄土、次生黄土,因其仅具有黄土的部 分特征,故称其为黄土状(类)土。黄土及黄土状土湿陷性对工 程影响主要是对边坡及地基产生湿陷变形破坏。 总干渠沿线分布的黄土类土一般仅具弱湿陷性,部分具中 等湿陷性,且均为非自重湿陷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类土一般 只分布在地表下4~8 m深度范围内,此深度以下的黄土不具湿 陷性。黄土分布于郑州到邙山渠段,黄土状土分布于汝河至郑 州、黄河至北京的山前丘陵、黄河及其支流的二级阶地上部。黄 土类土渠坡累计长度约245 km。渠坡坡高一般10~15 m,最高 可达25~40 m。 2.2.2处理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或黄土类土的处理,常用的处理措施有3类, 即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及结构措施。 (1)地基处理措施主要有:①换土垫层法,用符合工程设计 要求的非湿陷土进行替换;②重锤夯实法,用重锤夯实土体,提 高密实度,减小湿陷性;③预浸或泡水处理法,通过工程措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9期 高健等: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7 针对湿陷土层本身进行处理,改善其土壤结构和基本特性,以达 到消除其湿陷性的目的;④砂(灰土、碎石等)桩挤密法,利用桩 体的挤压,减小孔隙比,提高地基强度;⑤桩体穿透法,采用静 (1)改良砂土性质,包括以下几种措施:①土层置换,可使 土粒改良或硬化;②搅拌处理,亦可使土粒改良或硬化;③压 实或挤密,可加密土体,降低饱和度,提高有效应力。 (2)改善应力应变条件,包括以下几种措施:①填土或降低 地下水位,可提高有效应力;②排渗法及其它,消散孔隙水压 力,阻止孔压力的发展;③地下连续墙,阻止孔压的发展,抑制 剪切变形。 压桩、震冲桩及灌注桩等,既可挤密土体,又可将上部荷载传到 深部。 (2)防水措施主要有:①排水沟,浆砌石或混凝土排水沟, 减少表水下渗;②隔水层,在地表铺设隔水材料,使基础湿陷性 黄土地基无法浸水,以达到避免地基湿陷的目的,常用的隔水材 料有灰土、油毡以及各种PVC和PE膜。 (3)结构措施,减小或调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 应地基变形。 2.3.3处理措施分析比较 土层置换与搅拌处理,效果较好,但施工较麻烦,受土源限 制,且一般适合厚度不大的饱和砂土的处理;强夯压实可大而积 使用,但对施工要求较高;桩基挤密,对地基强度要求较高的适 用,因成本较高,只适用于大型建筑;填土或降低地下水、排渗法 2.2.3处理措施分析比较 基本可消除基础已有土层的湿陷性的方法有强夯、换土、挤 密桩等。它们仅适用于较薄(10 m以内)的土层,同时换土还受 土源的影响。当土层深厚时,常用预浸(饱)水处理,这种方法施 工方便,费用较低,但耗时太长,往往影响工期;常用的桩基,尤 及其它等对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可结合其它方法使用;地 下连续墙一般适用于建筑工程或对地基要求非常高的建筑。 2.3.4总干渠处理措施 对于总干渠的填方渠段,可采用压实的方法,在施工时严格 控制压实度,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降低地下水位;对于挖方渠 段,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部分换填的方法,同时可降低地下水 位,采用排渗法等处理;对于交叉建筑物,可采用置换法、填土 以灌注桩为主,可避过湿陷性土层,使基础传力于湿陷土层以下 的持力土层上,相对比较安全可靠,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比较重要 的独立建筑物的基础处理,但投资费用较大;防水法适用于对基 础承载力要求不高的设施,如渠道。对变形较敏感的建筑、且地 基的湿陷性较大,可采用结构措施,减小或调整不均匀沉降。 法、压实或挤密等方法,对较软的土层,还可采用搅拌处理;对于 隧洞,一般采用排渗法,同时还应采取结构措施。 总之,在总干渠设计施工中,应结合饱和砂土层的厚度、基 础的埋深及建筑物的类型,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 2.2.4总干渠处理措施 由于总干渠沿线主要为黄土类土,且大多为弱湿陷性。因 此,对于总干渠渠道填方段,可采取控制填筑质量(一般要求密 实度达到95%)的方法;对挖方段,可采用表层换填的方法,换 填材料可采用非湿陷粘性土、灰土、水泥土等,防止表水下渗;对 采用墩基的交叉建筑物,可采用换填法或重锤夯实法,在工期允 许的条件下,可采用预浸(或泡)法处理;对采用桩基的交叉建筑 物(如桥梁、渡槽等),应注意控制好桩长,对较薄湿陷土层,桩基 可穿过湿陷性黄土层,如湿陷土层较厚时,桩长可支承于黄土 内,但桩基锚固长度摩阻力要大于湿陷性黄土湿陷时的上拔力。 当总干渠经过的渠段为中等湿陷性黄土或黄土类土时,对 渠道填方段,在保证压实质量、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进行分 层预浸处理,同时还须增加防水措施,如排水沟,灰土、PE膜等 隔水层;对交叉建筑物还可采用结构措施,以减少不均匀沉降; 对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的大型基础(如倒虹吸),还可采用灰土、 碎石桩挤密法,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2.4渠道经过煤矿采空区变形及渠道压煤问题 2.4.1危害及分布 煤矿采空区变形过大,往往会造成地面开裂、塌陷,边坡滑 坡,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倒塌,影响地基的稳定。 对总干渠的危害,主要有使渠道开裂、渠坡滑移、基础沉陷, 使交叉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倒塌,地基失稳。 总干渠由南至北通过河南省禹州煤矿、郑州矿区和焦作煤 矿区,河北省凰家煤矿、邢台煤矿、伍仲煤矿、邢台劳武联办煤 矿、亿东煤矿、鑫丰煤矿、兴安煤矿、磨窝煤矿,邵明煤田区贾村 乡第三煤矿、华懋煤矿、垒子煤矿等11座煤矿。总干渠通过采 空区5 km,其中4 km采空区地面变形基本稳定或趋向稳定,约1 km段存在变形稳定问题。渠道压煤5O.69 km。 2.4.2处理措施 对煤矿采空区,一般采用避开的方法;如不能避开段,可进 行稳定性评价,对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地基进行灌注水泥浆处理, 提高地基承载力。 2.3饱和砂土震动液化问题 2.3.1危害及分布 饱和砂土震动液化是指在震动效应下,孑L隙水压增加及有 对压煤区,一般采用避开煤区,如不能避开煤区,可控制煤 区的开采,预留保安煤柱。 效应力降低而引起粒状材料(砂土、粉土)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的 过程。它往往可造成喷水涌砂、地面隆起或沉降、坡体滑移、轻 型建筑浮起、地基承载力严重下降等。 饱和砂土液化对总干渠的危害主要有:渠道渠坡失稳、滑 2.4.3处理措施分析 对还未变形的采空区,应对其稳定性作出评价,控制煤区的 开采;对已变形的采空区,应加强变形、应力应变的监测,对作为 渠基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变形过大的要采用注浆固结处理,并 对处理效果进行验证。 对于压煤区,由于煤矿开采是个动态的过程,采空区和压煤 移,隧洞失稳、垮塌,交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下降,基础下沉等。 总干渠沿线黄河及其以北的潮河、沁河、纸坊河一沧河、漳 河等的河漫滩、阶地和古河道等地,广泛分布着粉细砂、亚砂土, 且地下水埋藏浅,砂土处于饱和状态,加之地震基本烈度不小于 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10 g),有饱和砂土液化问题。 存在饱和砂土振动液化问题的渠段累计长约37 km。 的长度在不断地变化。应根据矿区的情况、地形和地质条件等 (下转第13页) 2.3.2处理措施 对饱和砂土震动液化的防治主要有两类方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8期 阳云华等:南阳盆地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及其工程意义 l3 快剪强度的小值平均值为标准值,采用天然抗剪强度需进行折 减。当土体存在构造裂隙或分布有相对软弱层时,进行稳定性 分析应采用结构面或软弱层的饱和固结快剪强度。 过渡带裂隙发育较上部要差,但一般土体呈饱和状态,强、 中、弱膨胀土力学指标按下式进行折减,c=C 值×a, = 平±自值×卢。建议采用饱和固结抗剪强度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复 核其他工况下的稳定性,a取0.4~0.6(强膨胀土a取0.4、中等 膨胀土a取0.5、弱膨胀土a取0.6), 取0.9~0.95。 一由于膨胀土边坡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冲蚀雨淋沟、浅层滑坡、 溜滑及崩塌,因此为了防治出现冲蚀雨淋沟式的破坏,需加大排 水沟的密度,进行坡面保护,主要措施有石砌联拱法。浅层滑坡 主要进行换填粘性土,并设置边坡内坡排水盲沟,使膨胀土内的 重力水能自由排出,加大土体力学强度。溜滑及崩塌边坡主要 采取削坡措施,并设计合坡的坡比。 根据南阳地区膨胀土大气影响带深度,膨胀土的处理厚度 般在1.6~2.3 m,即膨胀土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对于弱膨 胀土则由于土体的膨胀性相对较弱,处理厚度为0.6~l m之 间。处理措施包括换填土、土工膜袋、夹层法、土体改性、石砌联 拱等。 过渡带以下裂隙多为隐蔽裂隙,但中、强膨胀土(岩)中有 结构面及较大裂隙发育,且渠道开挖后可能产生新的卸荷裂隙。 因此,力学强度建议值用以下公式进行折减。c=C 值×a, = 值× ,a取0.5~0.8(强膨胀土a取0.5、中膨胀土a取 0.6、弱膨胀土a取0.7~0.8), 取0.9~0.95,宜采用天然抗剪 6结语 南阳地区膨胀土大气影响带深度3.6~5.3 m,大气影响急 剧层深度为1.6~2.3 m,膨胀土边坡破坏主要集中在大气影响 带深度范围内。不同的地形岩性条件及不同的地下水位埋深其 大气影响深度也不一样。因此根据大气影响急剧层的深度确定 南阳膨胀土的处理深度,并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是膨胀土边坡 的关键。根据大气影响带的划分,分带提出物理力学参数进行 稳定性分析是可行的。设计计算时,大气影响急剧层应充分考 强度。试验显示,过渡带以下土体的饱和固结抗剪强度与天然 抗剪强度差异不大。 对于边坡不高的渠段,且自由膨胀率在40%左右的Q1粘 性土,按一般粘性土对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膨胀土渠坡除部分弱膨胀土(自由膨 胀率小于50%)且渠坡高度小于10 m的渠段可以进行简单的工 程处理(土工膜及混凝土防渗板),渠坡高度大于10 m的弱膨胀 土、中膨胀土渠段、强膨胀土渠段需进行工程处理,其工程处理 的实质是保持膨胀土体的含水量不发生较大的变化。 (上接第7页) 虑膨胀土的向临空方向上的侧向压力。 (编辑:赵凤超) 治方法。 优化渠道线路,合理安排煤矿的开采,做到既保证渠道的安全又 尽可能少占压煤炭资源。 (3)对饱和砂土液化渠段,应结合饱和砂土层的厚度、基础 埋深及建筑物形式,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建议总干渠采用压 2.4.4总干渠处理措施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空区与压煤问题,一直在不断进行 实方法,结合降排水处理;交叉建筑物建议结合工程特点,采用 土层置换、桩基挤密等方法处理。 (4)对采空区稳定性应作出评价;对已出现变形的采空区, 应加强变形、应力应变监测;对可能存在不稳定性的地基进行注 研究。为避开煤区或尽量少经过采空区与煤区,选择了多条线 路进行比较分析,但到目前为止,最优线路仍无法避开采空区与 煤区,还有以上所述渠段经过采空区与压煤区。 因此一方面可在最优线路上,尽量作进一步的线路优化,经 过最短线路的采空区,占压最少的煤炭资源;同时对已确定必须 经过的采空区加强变形、应力的监测,对不满足要求的地基进行 固结注浆处理;必经的压煤区,应控制煤炭的开采,同时进行适 当的应力应变监测。 浆固结处理;对压煤区,可进一步优化渠道线路,合理安排煤矿 的开采,做到既保证渠道的安全又尽可能少占压煤炭资源。 参考文献: [1]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 沙河南渠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06,1. [2]常士骠,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2007. 3结语 本文简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 害的处治,并对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膨胀岩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分布广泛,对工程影 [3]蔡耀军,赵昊,杨云华.南阳盆地膨胀土工程特性研究,见:中国水 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10、 [4] 钱鸿缙,王继唐.湿陷性黄土地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5] 王卫.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及治理措施.西北发电,2OO6.(1) [6]安志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南段)总干渠拟通过邵明煤田 采空区地形变形监测研究初探.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5. (编辑:赵凤超) 响大,工程处理措施较多,在总干渠设计施工中应结合岩土体膨 胀潜势、厚度及工程特点及当地资源条件选用。 (2)对黄土及黄土类土的湿陷等级作出准确的评价,结合 工程对湿陷的敏感度,对需作处理的渠坡或地基,选用适宜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