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婵聪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9年第4期
【摘 要】
朗读是对作品内容理性的把握,和读者感性的表现的完美结合。理解作品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掌握朗读技巧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朗读形式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朗读 理解 技巧 情境
语文的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因为课文是作者用文字表达自我情感的书面语形式,展现给我们的是视觉形象;而朗读则要求我们通过逐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用我们的声音,把作者给予的视觉形象转换成听觉形象,声情并茂地再现文章给出的独特意境,从而感受文章所渲染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这么说,朗读是对作品内容理性把握和读者感性表现的完美结合。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
朗读,是一种个体独特的感受。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若想读好一篇文章或一首诗,首先得理解作品,理解作品本身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里去,就是要把自己化身为作者。我们常说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你要通过朗读把作者及自己内心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样你所读的文章才有价值。所以,要读好作品,理解,即理性地把握非常关键。在朗读过程中,能引起别人共鸣的,无疑就是情感了,这也是学生朗读中最难把握的了。在杜甫《登高》一诗中,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的才气、抱负,十年长安的困顿,对宫廷政治的失望,对苍生疾苦的悲悯和弃官逃难的痛苦,才能理解这首诗里“沉郁顿挫”的诗风。如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者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把身处乱世客居异乡的人最易触景生情,看到秋天的萧瑟景象便自然产生忧愁伤悲;长期生活在外,穷困潦倒,年老体弱多病且身边没有亲朋好友陪伴,平时只能通过独自登台畅饮遥望来排解愁闷的寂寞无奈的感情,通过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展现出来,情景交融。理解了作者的身世和当年的处境就自然会把“百”“多”“独”重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分别承接五六两句,是作者对个人身边琐事发出的悲叹,与开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杜甫好酒,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情感。时逢重阳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诗人却因身染多种疾病,再加上生活“潦倒”——困顿衰颓,狼狈失意而不得不戒酒,怎能不让人悲叹!因此,“艰难苦恨”一句语调要缓慢、沉重,让人能够仔细体味到诗人此刻凄楚、悲伤、痛苦、孤独、百感交集的心态。通过讲解,学生在自己读的时候,就会把“情”与“文”结合起来。通过朗读训练,学生也会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久而久之,不仅是朗读课文,在读自己的作文时,也会流露出所要传递的感情。由此可见,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正确把握作品主题是准确朗读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
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把对文章的理性把握用语言的感性形式呈现出来。朗读是一种艺术,节奏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等,是对内容的感性表现。例如《蜀道难》中“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读时一定要读得很有声势。“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语调宜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表惊叹;“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渐明。这样分析后,学生情感得到激发,朗读时,一声比一声读得高亢,在跌宕起伏的节奏中,便把蜀道的雄奇、高峻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杜甫《登高》,全诗的基调是“悲”,为了把作者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朗读全诗时语气要沉重缓慢。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采用二二三节奏,意境悲惨凄清,朗读时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身临其境,“风急”要通过颤音把凄寒读出来;“天高”调子要高并带拖腔,让人感觉辽远,衬托内心的孤单;“猿啸哀”的“哀”语气要缓,读出悲哀欲哭的调子;“鸟飞回”的“鸟”要读重,“飞回”要读出作者想回家的感觉。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采用四三节奏,要读得苍茫而悲壮。颈联的“悲”和“常”描绘了作者常年羁旅在外居无定所的漂泊之苦,“多”和“独”刻画了作者年老多病孤独愁闷的苍凉,因此这四个字朗读时语气要沉重,要把作者的孤独感读出来,如“万”字要起音大语调长,“悲秋”要上扬,“常”用颤音,“独”要深沉。尾联“艰难”体现了国家处于战乱,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坎坷颠沛流离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又忧身的思想,因此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是愁恨很深的意思,读得要快、要高、要特别重;“繁霜鬓”是作者对自己因忧国忧民,生活潦倒年老多病而导致白发日多发出的感叹,语气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新停浊酒杯”,作者由于生活困顿年老多病不得不戒酒的凄凉溢于言外,因此“浊酒”语气要缓慢而沉重,要把欲罢不能又无可奈何的无限悲凉之意表达出来。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朗读形式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或学生范读、全班齐读、同学领读、分角色读、小组比赛读等等,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融入课文的角色,才能自始至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拴在课堂里。当然,教师有感情的言语渲染,声情并茂的范读,最能打动孩子的心,最能使他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处处洋溢着父子之爱的深厚感情。上这篇课文,分析到父亲艰难的爬月台为“我”买橘的背影时,教师若能够动情地用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事例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然后鼓励学生自由地起来向大家讲述自己父亲或母亲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深情的讲述,更加确切地把握课文流露的情感,使学生融入课文的情感之中,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朗读氛围,对于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是很重要的。
朗读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光靠课内练习是不够的,还要辅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观看话剧,组织课本剧排练、诗歌朗诵会等等。比如,在教《雷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看诸如话剧《雷雨》之类的电视片,与学生一道从观摩入手,在模仿中摸索、体验中领悟,细心领会演员如何从人物关系、剧情发展、环境影响的需要,用独特的声音艺术来表达角色独有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体会演员在作者创设的意境中演绎台词的功力和效果。让学生通过寓教于乐,在这些朗读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朗读的乐趣,进一步明确朗读的意义,从中得到锻炼,这样才能提高朗读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课文能做到熟读或背诵,不但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古人云:“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特殊工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指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领悟,将文章反复朗读,使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并得到情感陶冶,从中得
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我们知道,读是写的基础,分析能力、写作水平与朗读、背诵的文章多少紧密相关,朗读背诵的文章越多,分析、写作能力就越高,当然,表达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朗读的重要作用。
总之,语文的重要特点就是听说读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加强朗读训练。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应授之以法,让学生对课文充分感知并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