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一中 姜悦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他强调,教导孩子阅读,“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无独有偶,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曾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及时地更新、优化教育理念,怎样提高中小学生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更应该责不旁贷,身先士卒。
一、倡导全民阅读纳入国家行为,增强人类的安全感。单位、学校、个人应该树立大语文意识,重视阅读。世界很多国家在发展中都积极倡导阅读的重要性。比如:二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政府高层,刻意让“读书的国民会兴隆,不读书的国民会衰亡”的口号流行,结果三十年后,日本确实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旨在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独立、流利地阅读,发动全美的校园、图书馆、宗教机构、社区、公立组织、媒体、银发族及各商业领袖共同协助全国的孩童迎向阅读挑战计划。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自199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陆续提出“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
“阅读高峰会”、“降低班级学生数与提高教师素质计划”、“家庭与社区走入学校运动”、“自愿参与全国测验方案”、“家庭参与”等措施,并不断推动以立法的形式将美国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法律化。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借着阅读年的推动,改变英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重拾阅读的乐趣,“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
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极为重视儿童早期阅读活动。例如,为推动香港读书文化的发展,保良局会同教育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资讯教育城合作举办“阅读城建设工程”计划。台湾地区也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进程,兴起了儿童阅读热潮。台湾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风气上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而且策划出有趣的阅读活动。 人类的安全感,并不是完全只靠满足物质上的欲望所产生,而是在心中要有健全且真实的价值观。
二、优质的教育,不是只停留在知识的量上,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开发思考力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不要只在孩子的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是要教导孩子得到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得到知识的方法,是指想的能力,也就是思考力。
与其给孩子完成的成品,不如教导孩子制造的过程;与其告诉孩子结果,不如教导孩子可以得到结果的方法。
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考试,主要是想了解学子到底知道多少,因此会根据所知道的知识量来决定成绩。不过,像这样的评价原理,其实和了解学生们的手中提着几只鱼,是相同的道理。 想要提升教育,让它具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便不能只数学生手中提的鱼的数量,测试学生到底知道几种捉鱼的方法,以及究竟在限定时间内可以抓几只鱼等,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三、开发大脑、学会积极思考、判断、创新,学会甄别选择,有效阅读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优良的书籍会在非常时期,带给那些快乐阅读的读者们,如同锚一般的力量。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浪中放下锚,让船身稳住的力量一样,这便是活在世界上可以依靠的力量,也就是价值观。 看过许多书的人碰到问题或挫折时,便会自然地把那些书中看过的故事,作为借鉴,想象着“当谁碰到这种情况,是这样处理的”,或“当谁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或产生“像这种情况,应该要这样处理”的想法,全根据那个人阅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来决定那个人的判断。没有真实的价值观的人才会失去安全感,被现实生活中的混乱价值摆布,盲目地随着别人起舞,或因为错误的判断而毁掉一生。
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学会正确选择阅读书籍的种类与内容,提高自身品位。阅读所带来的乐趣也分很多层面,暴力、诈骗、怪异、煽情等内容所带来的是低俗层面的乐趣;正义、勇气、牺牲等所带来的是高格调的乐趣。
学生们是根据从什么样的书籍中获得什么样的乐趣,来决定自身的品味,而那股快乐,将会决定下一本书的选择。
从小喜欢看科学方面的书籍的小朋友,对于科学方面会非常敏锐,并且会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对科学世界有浓厚的兴趣;相对地,喜欢看童话书籍或是小说的人,比起科学,他们较关心的是哲学或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例如,小说《包法利夫人》里的主角爱玛,是住在诺曼底地区的一个农夫的女儿,她虽然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却阅读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罗曼史小说。
爱玛一直沉醉在追求炽热爱情的美梦中,她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帅气出众的骑士,带她远走高飞,到遥远的异乡国度,就好像罗曼史中的故事情节一样。但是她最后却和一位平凡的医生结了婚,由于她无法适应自己的现实生活,因此彷徨地到处寻找那位帅气出众的骑士,终究逐渐走上毁灭之途。
这个例子说明,书的内容可能成为塑造人类内在价值观的基准。
我们还可以举林肯的另外一个例子。林肯四十三岁那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读到史杜伊夫人刊登在华盛顿杂志上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吁天录》)。当时林肯终于彻底了解到黑人制度的矛盾,并由此对黑人产生同情。
七年后的一八六一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整个美国被黑人问题所笼罩,当时林肯毫不犹豫地站在黑人的立场,并于南北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他在南北战争的胜利宴会中,说了这样的一席话:“今天这份荣耀,并不是属于我的,它是属于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史杜伊夫人的。我不过是因为拜读了她的书,深受感动,从而做了正确的行动而已。”
书不但可以让人类更有远见,还使我们拥有正确的判断力。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会透过伟人们的一生,或是从轻举妄动、愚不可及的人们的样子中,得到深刻的启迪。
其次,要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从作者的思想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并将其转化成我们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最根本的做法是借助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去分析、鉴别和取舍,在此基础上以我们的思想作为溶剂来“溶解”从作品中汲取的思想,使其真正成为我们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书籍给我们的另一个好处是,它给我们可以连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智慧。历史是一种纪录,把过去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代子孙,让他们可以了解现实,进而可以预测未来。其中,发现未来,对年龄幼小的读者来说,是一项必须且又很重要的价值。 孩童们对自己的将来都有些许的不安与好奇,因此经常会想象自己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是在小学的时候受到所阅读的书籍的影响,从而决定了自己的将来。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死读书,读死书,最后就要读书死,这是培养不出人才的。”只有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以审视的眼光来看书中所写,才能真正把书读活,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其三,要读思想厚重的能够增加才干、情操的书
从培养人才、教会学生做人的角度讲,阅读是接受灵魂的洗礼。文学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其中渗透着人类至真至美的情感,寄托着人们的精神追求,昭示着人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倡导以天下为己任的道义担当,褒扬舍身取义的气节操守;激发人的生活热情,使人更加热爱生活;鼓舞人奋发向上,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力。这些,是那些庸俗作品所无法企及的。
有许多人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思想贫乏,见识浅陋,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读的书本身思想十分贫乏,不能丰富和提升人的思想。要知道,有些势利小人专门迎合那些碌碌无为的读者,出一些思想单薄、
毫不费力就能阅读的东西。那些书一读就懂,也能给人以愉悦,但却不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增益,不能使人有才能上的长进。因此,我们应该读那些在知识方面和思想上都超出我们现有水平的书。这样的书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情趣、唤起我们的生活激情,而且能够使我们思想充满活力,同时提升我们的思维水平与想象力,强化我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
阅读是获得和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前人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通过阅读,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不断增加,视野变得开阔,思维变得活跃,创造能力大大增强。要真正获得这么多的收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阅读那些能够使人增长才干的书。因为人世间的书不是每一本都能够给人正确的知识,即使能够传授正确知识的书,也不一定都对我们有益,所以,阅读首先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好文本的选择工作。
多读能够陶冶情操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在人的心灵深处播下善良的种子,使人富有同情心、宽容心和仁爱心,而且能够使人具有一双善眼,从审美的角度看人生,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最后,要引导学生读语言规范的书
作为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大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必须引导教育学生阅读语言规范的文本,这样才能在大脑中
形成正确的语言潜规则,即形成正确的语言感受力。只有大脑中形成的语言潜规则是规范的、正确的,才有可能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也才能把文章写得文从字顺,的确,受时代影响,网络语言充斥生活,可是在阅读和写作中不使用网络语言,也是考试规范、利于考查,促进母语继承发扬甚至国际化传播的必然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