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脱口秀中的节目元素——以《天天向上》为例

浅谈脱口秀中的节目元素——以《天天向上》为例

2022-01-0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神州文化 对 以《天天向上》为例 浅谈脱口秀中的节目元素 章谦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100024 摘要:《天天向上》作为《越策越开心》的延伸品牌,立足 果。基础设置像一个大教室,为主持人和嘉宾营造出很好的谈 于脱口秀的基础形态,加入了歌舞秀、情境表演等元素,呈现 话氛围,又跟《天天向上》这个节目名字完美贴合。随着每期主 出其独特的风格。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并在 题的变化改造演播室,不仅能使主题更好的呈现,还给观众带 2009年3月被《新周刊》电视榜评为“年度最佳综艺娱乐节 目”。2011年以1.33亿的节目冠名费成为湖南卫视的“标王”。 《天天向上》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图从形式和 内容两个方面探讨《天天向上》中节目元素的转变对其节llf的 影响。 关键词:娱乐脱口秀节目元素拼接 娱乐脱口秀节目是近年国内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以其 独特的娱乐和搞笑方式,成为观众的新宠。这类节目把娱乐和 谈话两种相异的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在节目定位、 内容安排、主持风格、话题表达上有其独特风格的节目形态。 湖南卫视于2008年8月7日开播的公德性娱乐脱口秀 节目《天天向上》是一档高品位、高水准的娱乐节目。其以嘉宾 访谈、才艺展示、即兴短剧为主要创作方式,将中国传统礼仪 和世界各地礼仪以及各门类知识糅合在一起.通过幽默的形 式轻松传递给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不到一年,《天天向上》 就被《新周刊》电视榜评为“年度最佳综艺娱乐节目”。笔者将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天天向上》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一、形式出彩 1、让观众随之律动的开场歌舞 脱口秀类电视节目源于美国,其原始形态是主持人滔滔 不绝地讲述或者主持人和嘉宾相互对话。而《天天向上》则打 破了这种沉闷的气氛。每期节目都以一场极炫的歌舞秀作为 开场。这是体现其节目的特点之一,它使得娱乐脱口秀更像一 场晚会而不是谈话类节目。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有 其不同的外部特征,观众决不会把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混淆。 那么作为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为什么会运用本不属于该 节目类型的歌舞秀作为开场呢,笔者认为,主刨人员正是希望 通过开场炫目的歌舞表演使得节目呈现出热闹、狂欢的氛围, 体现其娱乐脱口秀的特点。这也正是当下电视节目的一个总 体趋向:将多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元素有机组合。 2、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演播厅 不同于一般脱口秀节目或是讲台或是沙发的单调且一成 不变的演播厅布置,《天天向上》舞台正中央的屏幕相当于教 室里的黑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窗户和陈列柜。导演选择把 演播厅布置成一个基础的教室模样。 在风云学长系列时.几位主持人用高凳坐在中间,两个学 校的校友坐在两边.非常像上课讨论或者讲座的样子。在 2011年3月l1号美女校花一期,则撤去了桌椅,搭上凉棚、 支起秋千,营造出唯美浪漫的校同氛围。而在2011年1月28 号的《天天向上》之我是特种兵一集中,导演则在演播室挂上 了沙袋,搭起迷彩草棚,渲染出特种兵野战训练基地的环境效 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3、体贴的细节设置 不同于娱乐节目嘉宾基本都是演艺界人士,《天天向上》 的嘉宾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大多不擅长走台。那么,请出 嘉宾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湖南卫视的另一档节目《我们 约会吧》是让嘉宾配合着音乐。跳着舞出场。这就让有的嘉宾 非常尴尬了,他们大多跟不上音乐节奏,而且肢体扭动得不怎 么协调。观众看了也觉得别扭。《天天向上》节目组则是体贴地 选择一群青春靓丽的舞者,跳着欢快的舞蹈拉着嘉宾上场。擅 长舞蹈的嘉宾可以随之舞动,不擅长的嘉宾也可以很自然的 走到主持人身边。 4、吸引人眼球的主持群 孙玉胜曾在《十年》中说:“电视是‘主持人媒体’,电视是 在家中轻松收看的,是用来娱乐与交流的,所以它需要主持 人,需要通过主持人对观众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来实现电视与 观众之间的交流。”所以,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是其节目是否受 欢迎的一个关键因素。 同样,在《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的电视理念里,每一个 脱口秀节目都应该有两个灵魂,那就是主持人和幕后团队,缺 一不可。不同于《快乐大本营》等“合家欢”节目惯用的男女搭 档组合,《天天向上》打破常规上演“全男班”,打造了一个以汗 涵为核心的“天天兄弟”主持群。张一蓓给这个主持群的称谓 叫做国内第一支“男子偶像主持团体” 从主持人数量上来说,普通的脱口秀节目基本就一到两 位主持人。而《天天向上》每期节目都有五位男主持人,从视觉 上来说已经是脱口秀节目的“奇观”了。戴着“第一支”的头衔, 除了别出心裁,更需要实打实的整合能力。张一蓓给了“天天 兄弟”每个人明确的定位和功能。汪涵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欧 弟以耍宝为主,田源用以吸引北方观众,在加盟《天天向上》之 前他已是河北卫视的“一哥”.一直自称为河北农民心中的偶 像:白净的上海男生钱枫是受气包形象,常被其他主持人欺负 和调侃.其实是为了激发女性观众的母爱情结,“妈妈们很喜 欢这种形象”;矢野浩二和小五走的是国际化路线。近日欧弟 离开了《天天向上》的舞台,但天天兄弟也不时在节目中透露 会等他回来,更让观众认为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持群。 二、内容推新 1、角色的转变——由主持人到“玩伴” 有人说脱口秀的三要素决定了这个脱口秀节目的品质。 分别是,“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其中,“谁说”又是关键。 在普通的脱口秀节目中,往往是主持人提出问题,主要由嘉宾 说,主持人只是充当一条贯穿始终的纽带。而在《天天向上》的 舞台上,五位主持人才是主角。他们在节目当中的高度参与. 7 对喇 神州文化 多名主持人之间的互动、表演和配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节目 果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文化灭亡的命运可能 本身的卖点。在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台上台下笑成一片的景 在劫难逃”。长久以来,娱乐节目被广为诟病,文化界普遍认 象.这与主持人在语言上的轻松搞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群 为: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影响力的电视,应当尽可能增加自身 体主持人阵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快乐、和谐、温暖的“一家人” 的文化内涵.使娱乐得以提升。如此,余秋雨走进了“青歌赛” 的主持风格。主持人带着嘉宾、观众一起表演、起舞、聊天、娱 成为其节目的标识。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观众收看娱乐 乐。在2011年10月7号的《中华面食》一期中,主持人在介绍 节目更多是想要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因此.在娱乐节目中寓 来自全晋会馆的面点师时,就请他们表演自己的拿手戏:“太 教于乐似乎显得吃力不讨好。那么,如何取得平衡呢。笔者认 极手”和面、“八卦掌”揉面、“形意腕”削面之后,主持人还邀请 为,即使是纯粹的娱乐,也一定会触及到精神层面和价值取 观众上来互动,和主持人一起削面。增进台上台下的沟通,打 向,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例如2005 破了普通演播室节目第四面墙的禁铜,使主持群、嘉宾与观众 年NBC推出的纯粹游戏节目(DEAL OR NO DEAL))也有其核 三方灵活互动。 心理念:在适当时机作出正确选择。《天天向上》定位于如何让 2、嘉宾选择上的转变——由明星到“大家” 观众在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借此将其 《天天向上》的嘉宾阵容相比其它娱乐或是谈话节目更加 发扬光大。节目创意的出发点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加入了人 强大.人数更多且不只关注明星,节目的嘉宾主要有两类.一 文关怀的底色.将模糊抽象的传统文化演绎成雅俗共赏的精 类较为固定,各个高校的风云学长、各行各业的精英。另一类 神食粮。这样的节目定位使得观众真正从节目中得到快乐,也 是当下的热点人物,例如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刚 会对节目中相关文化知识有所感悟 落幕时,《天天向上》就请来了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运动员。节 【参考文献】 目独特的定位既有利于其网罗广大的观众群体,又避免了一 【1】闰媛媛、刘爱静,《天天向上》——娱乐脱口秀的新发 般娱乐节目因重复邀请明星而容易造成的同质化。让人不得 展,【J】大众文艺2009—9 92—93 不赞叹《天天向上》的创意,因为它在嘉宾身份的独特和阵容 【2】徐文婷,综艺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节目特色的探 强大上可谓独树一帜也成为其节目特色之一。 析,【J】魅力中国2009—7 165 3、节目核心的转变——由纯娱乐到以公益为支点 【3】《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继续做高端励志节目http: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警告说:“如 //zixun.hunantv.com/hntv/20110127/85】922.html (上接第6页) 动人的,名为警策辞,也称警句,以能像蜜蜂,形体短小而有刺 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论辩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 有蜜,为最妙。文中有了它,气势就此一振。”[1315子在论辩辞 入、因势利导的欲擒故纵法,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之严密 中,不乏绝妙的警句。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孙丑 的逻辑推理,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引导对方,使其渐入彀中. 章句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有不虞之 陷论敌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 誉,有求全之毁”(《离娄章句上》)等等很多。 参考文献: , 4、广泛的引用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卷十四・杂文[I].北京:中华书局, 钱穆先生在其《国学概论》中提到:“殆至苟孟,分承孔道, 1986. 概一重礼乐,一尚文学也。……孟子则不失为时之‘诗“书’大 [2】谭家健.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光明日报,1957 师。”【14】孟子为确立自己的思想、反驳对方的言论,广泛引用 (9,8),(9,15). 经典著作、圣贤言论、民间传闻,乃至成语、谚语等.加强了论 [3]洪波.《孟子》散文中的论辩方法【J].宜宾师专学校(哲学 辩的论证性和说服力。 版),1982(1). 《孟子》中,引用《诗经》《尚书》句子最多。如“梁惠王立于 [4]郑振铎.中国文学史【M].北京大学二院对过:朴社,1932. 沼上”(《梁惠王章句上》)章,孟子为论证“贤者亦有此乐”这个 [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1941. 观点,便引用了《诗经・颂・周颂・灵台》中的“经始灵台.经之营 [6】章沧授.论《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J].安庆师院学报f哲 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唐鹿 社版),1985,(4). 攸伏;唐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中刀鱼跃”句,接着他又 【7]张惠仁.孟子一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者[J].四川师 引用了《尚书・汤誓》中“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句.既证明了 院学报(哲社版),1980,(3):12—17. 他的言论,又进一步推出“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论点。 【8】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J1.华南师范学报(哲社版1, 引用先圣的言辞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是孟子常用的辩 1980,(3). 论方法。如:有弟子称孟子“既圣矣乎?”孟子便引用孔子的话 [9】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 说:“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章句上》)加以反驳,证 [10】张振镛.中国文学史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明自己没有要僭越孔子地位的意图。 年. 先秦儒家经典之中,《孟子》素以“文学性”著称。郭沫若将 [1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北京:北京人民 孟子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15]它带有很强的战国之文 出版社。1981. 的“论辩”色彩。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孟子其人真堪称一个有 [1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血性的人,孟子的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痛快淋漓, [1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其辩论有若江河,势不可挡的 [14]钱穆.国学概论[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气势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辞锋;行文以畅达详尽胜,运用 [15]郭沫若.十批判书[M】.重庆:重庆群艺书社,1945. 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不得已”而辩的现实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