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沥青驻厂监理工作要点

沥青驻厂监理工作要点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改性沥青驻厂监理工作要点

改性沥青厂驻厂监理主要是监督生产,虽改性设备上由业主统一安排安装监控设备,控制SBS改性剂的掺量在4.5%以上;但驻厂监理也应该监督改性沥青的生产过程,特别是进口重交沥青是否掺配或混杂了其它沥青,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的SBS掺量等关键环节,

改性沥青生产厂商应向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代表提供改性沥青产品说明书,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检验方法、技术指标、运输、储存条件、储存期注意事项、储存时间、使用方法、使用安全性等进行说明。

驻厂监理监督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原材料

1、改性剂、稳定剂的品牌和消耗数量。

2、改性沥青使用的基质沥青的品牌。是否有混杂其他沥青,(注意:进场的

基质沥青总量和给本项目加工时实际使用的总量控制)

3、注意改性剂的贮存是否规范,改性剂有没有结团现象,包装是否完好。

包装破损的改性剂不得使用。 二、生产过程

1、改性剂掺入时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制作温度一般不宜超过180℃)。 2、改性剂的掺加量、稳定剂的掺加量。研磨时间、研磨遍数、研磨细度。(可直接控制改性剂加入到进入发育罐的时间)

3、改性沥青发育罐的储存温度、储存时间、储存期间是否按规定进行搅拌。 三、总量核查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驻厂监理工程师每天应对改性沥青加工生产总量、基质沥青、改性剂用量等进行总量核查,生产厂商应如实向驻厂监理提供当日改性车间控制室材料消耗电脑打印清单,驻厂监理应建立材料消耗台帐。

四、发育储存时间

改性沥青的发育储存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保质期。

五、技术指标检测

改性沥青发育成熟后,改性沥青厂商应对成品改性沥青进行抽样检验,检验时应由驻厂监理全过程旁站监督,主要监督试验温度、保温时间、试验仪器的准确性、并做好详细记录,需要外委的技术指标应共同送样。检验资料共享。 六、改性沥青出厂

对成品改性沥青质量实行技术指标和材料消耗总量双控。改性沥青中改

性剂用量不应低于4.5%。每批产品的基质沥青、改性剂消耗总量符合规定比例,取样进行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并留样封存后方可对检验报告单、发运单予以签认,允许出厂。改性沥青出厂时,厂方应对罐车加油口和卸油口进行铅封。

改性沥青及基质沥青技术指标:(加粗字体为重点控制指标)

SBS(Ⅰ-C)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及要求 项 目 针入度(25oC,100g,5s) (0.1mm) 针入度指数PI 延度(5cm/min,5℃) (cm) 软化点(环球法) (℃) 运动粘度135℃(Pa·s) 闪点(COC) (℃) 溶解度(三氯乙烯) (%) 与集料的粘附性(级) 离析,软化点差(℃) 弹性恢复25℃(%)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 质量损失 (%)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针入度比(25℃) (%) 163℃,75min 延度(5℃) (cm) ≥20 T0609、0605 ≥60 ≥65 T0609、0604 规范值 60~80 ≥-0.4 ≥30 ≥55 ≤3 ≥230 ≥99 5级 ≤2.5 ≥65 ≤2.5 ≤1.0 要求值 ≥35 ≥70 ≥80 试验方法 T0604 T0604 T0605 T0606 T0625 T0611 T0607 T0616 T0661 T0662 T0661 T0609 A级9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及要求

项 目 针入度(25oC,100g,5s) (0.1mm)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10℃延度 ,不小于 15℃延度不小于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运动粘度60℃,不小于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闪点,不小于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密度(15℃) 质量变化,不大于 残留针入度比(25℃) ,不小于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残留延度(15℃),不小于 单位 0.1mm (cm) (cm) (℃) (Pa·s) % (℃) (%) g/cm3 (%) (%) (cm) (cm) 规范值 80~100 -1.5~+1.0 20 100 45 160 2.2 245 99.5 实测记录 ±0.8 57 8 20 要求值 -1.0~+1.0 25 试验方法 T0604 T0604 T0605 T0605 T0606 T0620 T0615 T0611 T0607 T0603 T0609 T0604 T0605 T0605 驻厂监理工程师代表业主,直接向业主负责,如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技术指标发生波动时应及时通知高驻办和总监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