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舍饲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羊增重效果试验
摘 要:试验对道×寒F1、道×土F1、寒×土F1三组肉羊进行了增重效果测定。结果表明,道×寒F1日增重较道×土F1、寒×土F1分别提高12.80 %和46.90 %。各组肉羊体尺增长值差异与日增重趋势基本一致。在育肥期内,道×寒F1比道×土F1和寒×土F1增重效益分别高27.74元和28.64元,经济效益高于其他两组。
关键词:舍饲;肉羊品种;增重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饲喂对比试验,设3组,互为对照,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主要测定全舍饲条件下不同杂交羊的增重效果。
1.2试验动物来源、分组和试验期
试验点设在清水县丰溢种羊场,供试羊来自该场中,分别在大群羊中选择3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道赛特×小尾寒羊、道赛特×土种羊、小尾寒羊×土种羊杂交一代各12只,羯羊和母羊搭配,分组后分群饲养,试验分预试期10 d和正试期60 d。
1.3 饲养管理
试验前对羊舍进行常规消毒,预试期内对羊只进行防疫和驱虫处理,各组试验羊在同一排羊舍内分栏饲养,设10 d过渡期使试验组试粮添加水平逐步到位。精料日喂2次,每只羊平均每日按0.25 kg定量供给,粗料由按当地饲料条件,自由采食,每日记录组内精粗料消耗量。
1.4 测定指标
以日增重和体尺为主要的测定指标,同时对比各组羊采食量的大小和变化情况,通过净增重和饲料消耗情况测算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增重
各试验组羊增重和日增重情况见表2。在60 d试验期内,道×寒F1组每只羊增重12.83 kg,平均日增重213.80 g;道×土F1组净增重11.37 kg,平均日增
重189.50 kg;寒×土F1组净增重8.73 kg,平均日增重145.50 kg,道×寒F1组分别比道×土F1组和寒×土F1提高24.30 g和68.30 g,提高幅度达到12.80 %和46.90 %,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
2.2 体尺变化
从表3可知,在2个月的试验期内,道×寒F1组肉羊的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增长值略高道×土F1组肉羊,但差异不显著,而寒×土F1的体尺增长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肉羊的体尺增长值。
2.3 采食量
由于精料供给量较少,各组羊均在很短的时间内采食完,主要的差别在于粗饲料上,在试验期内,道×寒组肉羊共采食秸秆类干草、青草共3 892 kg,每只羊日均采食量为5.40 kg,道×土组共采食3 579 kg,每只羊日均采食4.97 kg,寒×土组肉羊共采食3 544 kg,每只羊日均采食4.92 kg,道×寒组只羊日均采食量分别较道×土组和寒×土组高0.43 kg和0.48 kg,差别显著。
2.4 经济效益
在整个试验期内,道×寒组平均每只羊比道×土组多增重1.47 kg、比寒×土组多增重4.10 kg,道×土组比寒×土组肉羊多增重2.64 kg。每千克增重按15元计,道×寒组每只羊比道×土组多增收22.05元,比寒×土组多增收61.50元,道×土组也比寒×土组肉羊多增收39.60元。扣除多采食粗饲料所需成本,实际上述各组肉羊每只比相应组每只羊分别净增27.74元、28.64元和20.90元。
3 小结
3.1 在农牧交错区的清水县实施全舍饲育肥,肉羊杂交组合差异直接影响着肉羊的增重效果。以道赛特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肉羊日增重略高于以道赛特为父本、土种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肉羊、显著高于以小尾寒羊为父本、土种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肉羊。因此,在当地饲养绵羊品种的条件下,选择以道赛特为父本进行杂交,其杂交羊可产生较好的育肥效果。
3.2 各组肉羊的体尺与增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道×寒F1组肉羊和道×土F1组肉羊的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增长值显著高于寒×土组肉羊的体尺增长值,与日增重表现趋势基本一致。
3.3 试验期内,陶×寒组每只羊经济效益比道×土组和寒×土组肉羊净增收分别高27.74元和28.62元,效益显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