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的走向

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的走向

2022-08-1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智策。 教法僻谈 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的走向 魏芳 圃 键节点,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核心本质。 萎 的来源有多种方式,可以由教师根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预设;也可以由学生自 学后提出,并通过课堂交流重组生成。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关 _匪暑蚕硼 核心问题课堂走向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 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牛顿大词典》对“问题” 的解释是:指那些并非可以立即求解或较困难的问题 生关注核心问题,突出个}生化思考过程,在现场碰撞与 交流中建构新的理解,从而有效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的 (question),那种需要探索、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那 种需要积极思维活动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应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而思考的方向需要数学问题的引 领。传统的教学中,一般由教师提供现成的数学问题让 学生思考研究,以突出核心知识点。其实,可以尝试让 意义》一课为例,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研究问题 一交流思考一产生新问题”的过程,初步建构“核心问 题引领下的课堂”的特质。 一、提出问题,聚焦核心知识 学生提出问题,借助已有认知经验来思考与研究问题, 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自主建构对新意义的理解,并尝试 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开放式学习,引导学 核心问题是学生思考的出发点和聚焦点。在本课教 学前,我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活动,期望他们 依托教材和个性经验来关注本课的知识要点,从而生成 ___圈数膏覆零智慧教学2016年第1 2期 研究性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学生设计的预学环节之一: ▲提示一:试着提出问题 的能力,且能生成既有个性特点又紧扣本课重点的问题。 (二)汇总问题,聚焦核心 学习这个内容,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可以参考书 上第10—11页) 问题1: 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水平和思考方式存在一定的 差异,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 课堂上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梳理小组成员 的问题,再交流补充,形成全班共同研究的问题:(1) 什么是体积?(2)什么是容积?(3)体积和容积有什 问题2: 问题3: 这里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整体内容,关注教材 上的数学知识点,并期望能够通过直觉感知和课前自学 来提炼“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核心知识点。预学设 么区别?(4)体积和容积的单位分别是什么?(5)怎 样计算体积和容积?并及时明确,前三个问题正是今天 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计中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意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 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之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非常丰富,既有本课需要研究 的内容,也有后续研究的内容。首次设计开放性的学习 环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交流问题、汇总问题,引 导他们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核心,有助于突出重点,激 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与愿望。 成为课堂研究的重要素材;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关注核心 知识和核心问题的能力。 (一)开放空间,提出问题 课前的预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他'fr-M ̄够 根据提示独立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内容,并进行提炼概 二、研究问题,凸显思维的开放性 问题是导向,研究是方法。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括,提出了紧扣本课内容的数学问题(图1、图2所示 分别是两位学生提出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因此在本环节中, 我让学生想办法来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期望他们结合 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等展开个性化的研究。以下 是我为学生设计的预学环节之二: ▲提示二:试着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 1.关于“问题1”,你是怎样研究和思考的? 2.关于“问题2”,你是怎样思考和研究的? 3.关于“问题3”,你是怎样思考和研究的? 这里的设计立足于开放的研究方式,突出研究与思 图1 考的过程,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表达。学 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不同,研究的方式和过程也就不同。 他们能够借助实物操作、直观图示、语言表述等多样的 方式来表征自己的理解。 (一)个性化思考,展现本源理解 教育家莱布尼茨曾说: “给予人的,特别是成长 着的一代的内在力量是在经验和思考的具体协调配合中 发展的。也就是说,开明的教学必须从经验出发而弓r向 思考。”这里的开放性研究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充 图2 分的时间与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机 从学生的预学情况来看,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核心 知识的问题,如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也有知识之间关系 的问题,如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单位、计算方法等。 这些问题正是今天这节课和后续学习所要研究的核心内 会。当然,不同的学生会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有的学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征了对体积与容积意义的 理解,有的学生借用了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来辅助解释, 总体而言,学生都调用了已有的认知经验来探索与研究。 容。实践表明,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先阅读、再提炼 如图3,学生借助实物(苹果、水箱、书套等)来 The Horiz。n。t Eaucati。n IiliIl 智策 教法例谈 积和容积的意义与关系”。抽象、静态的数学,在学生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并运用自己的理解来辨析“体 积和容积”的区别,最值得称道的是“一个物体有体积, 但它不一定有容积”。随即她还向大家举例解释: “比 如橡皮(拿出实物),它是有体积的,但它里面是实心 的,所以没有容积。”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橡皮), 把体积与容积的本质区别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多么精彩 的解读!无须教师再作多余的解释,学生就明白了体积 与容积的差异。 形象又趣味的解读中变得更灵动,也更符合他们的理解 水平。原来,数学也可以如此鲜活和富有意味。 (二)思维碰撞,完善数学理解 学习是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之上的建构与完善的过 程,基于核心问题的学习更是如此。因为学生之间的认 知能力和理解水平本就存在差异,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 不断修改完善自己认知的过程。如图5中,课前批阅预 学情况时,有的学生只写了概念的结论而无研究的过程, 于是我用划线和问号等标记进行提醒。经过课堂的互动 交流,他及时吸纳了同伴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内化 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学习与加工过程,是符合他的认 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的,收获也就更多。因此,课前要认 真批1弼学生的预学成果,并挑选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素 材,使之成为互动交流的资源,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中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新意义的理解。我想,这样的学习 过程是最有意义的。 图3 如图4,学生用直观形象的图示表征了倒水过程中 发现物体有体积,且体积有大小的理解。用三瓶容量不 同的饮料或矿泉水瓶上标注的容量来解释容器的容积意 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外面量数据”和“里面 量数据”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区 别,而密切地联系生活经验更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 理解。 5 堆 一:试孵研宄自 提H}的闷麓. 三、思考延伸。突出核心问题的价值 数学知识的发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在学生学习体积和容积之前,已经掌握了表面积的意义 和计算方法,如何沟通与这些已有知识与方法的联系, 也是本课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学生的原初理解又是怎 样的呢?于是,我设计了第三个预学环节: ▲提示三: 1.今天的内容和“表面积”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 同?试着写一写或画一画。 2.你还想到了哪些有关的内容或知识?可以怎样去 图4 研究? 学生的个『生化解读与分析,都将研究的核心指向“体 这里的第~问,旨在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沟 _I_圈载育视幂智慧教学z。 e年第 z期 通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注重用形象的方 式来表征他们的理解;第二问,则引发学生对后续问题 展开猜想与延伸,期望他们能从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联想 到计算的方法、单位等问题,这些也将成为后续学习的 核心问题。 (一)紧扣概念本质,沟通关系 (二)延伸拓展,生成新的问题 某一个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总是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也是如此。它们既编排于表 面积之后,又居于体积计算的方法和体积单位等知识之 前。因此,有效联结和适度延伸可以让学生回顾过去、 放眼未来,让学生带着联系的眼光去看待知识点在认知 结构体系中的价值。 从学生的原初理解来看,个性特点鲜明,他们都用 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表面积”和“体积与容积”意义 的理解。如图6中,学生用形象的图示表征了表面积是 “平面”(借助展开图)的,体积是“实心”(借助涂 从学生的预学情况可以看出,在“问题延伸”环节 学生想到的问题与“体积和容积”的内容有关。如,有 的学生想到“升与毫升”,这是学生在四年级学过的内 容;有的学生想到体积计算的方法,这是由意义自然延 色)的,容积是“内部可以容纳东西”(涂色与空白) 的独特思考。如图7中,学生用数学化的公式表达了“表 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区别,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 伸出的对计算方法的联想;有的学生想到体积单位间的 进率等问题,这是由面积单位延伸联想到的……这些新 问题的产生,必将助推学生开启新的研究与思考历程。 喜欢这样的课堂。因为有核心问题的引领,有学生 课前的个性化思考与研究,更有课堂上开放的互动交流。 理解数学概念,并非只有灌输式的讲解分析,如果让学 积计算方法的区别就在于“底面积X 6”和“底面积X 棱长”,并用红色圈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时还列举 了表面积和体积单位的不同,表面积的单位要用“平方 ××”,而体积单位则是“立方X X”。更令人赞叹 的是她还概括洼地进行了总结: “容积和表面积单位不 同,意义也不同。”学生精彩到位的个性化解读与表征, 生先行参与操作、思考、比较,他们就会呈现出不一般 的理解,也会为课堂出现多次的思维碰撞提供丰富的资 源。感谢学生,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思考为课堂带来了一 次次的精彩。 正是课堂可利用的生本资源,儿童化的语言将抽象的数 学解读得贴切明了,更易于被同学接受和感悟。 :、挺示三: 如果用关系图(图8)来表示核心问题与各个要素 之间的关系,我想, “问题”是源头,问题将带来“教 I今天的内容和。袭面积 童义一样吗?有什么不两?试着写一霹戚越一西. 学方式”的转变,必将引发“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 的“深度思考”也将发生,最终将产生较好的“教学效 果”。好的效果又会激发我们研究的激情,继而引发新 的一轮“研究与思考”。 深度思 图6 三、撮示兰; 方式 1.今天的内容和-:丧蓐积。毫史一样吗?有什么不搏?试着写一 蛾誓一五・ 教学效果 图8 (魏芳,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邮编: 21 5500) 图7 Horizon of E 。n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