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校共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校共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2022-11-2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家校共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校共育初探

(潼南区育才小学:龙江,电话:1)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管怎样变化,教育却是恒古不变的话题。然而,现在的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逐渐突出。家校共育如何有效进行便成为了时代主题。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有一位教育名家这样说过:“谁放弃了家庭教育,谁就几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而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辉煌的未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学校教育由于现行体制设计,要求对全体学生以统一的教学大纲为指导,施以统一规范和标准的管理和教育,有人形象化地比喻为“人才流水线”,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都是大体一致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充分认识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才能使教育的途径得以畅通,教育才能有成效。学校与家庭若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就会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种种的困难,降低学校教育的效率。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是小船和帆,缺了哪个,小船都不能前行。正如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 二、家校共育的作用

1、互补性。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阵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主导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具体体现在:

在教育目标上:学校教育更侧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出发向学生提出发展目标,客观上是和个人发展目标统一的,但由于家庭教育最有利于从个人的角度说明问题的。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感受和体验到诸如在学习、品德等方

面的个人意义,对孩子成长有极大的意义。

在教育内容上:家庭教育更侧重在培养孩子的人格和基本生活技能与态度、社会风俗习惯、私人生活、安身立命等方面。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各自的侧重点上是协调的,对其子女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在教育所作用的心理层面上:认知和情感可以说是两个最主要的层面。学校教育在学生认知方面做的工作更多、更为侧重一些,而家庭是最有利于发挥情感教育功能的场所。家长如果重视孩子的情感生活,包括注意培养乐学、爱学的良好学习情绪,疏导孩子在学校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等,能很好地与学校教育互补协调,对孩子发展十分有利。

在教育角色扮演上:对于老师这一角色,人们已经用了很多圣洁的词汇来赞颂,而且,许多对老师的赞美来自学生的肺腑之言。我们的孩子在发展中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师生情谊;但同样离不开爸爸、妈妈,离不开自己的亲人,离不开骨肉亲情。进一步说,孩子在家里,更需要的是亲人而不是老师。试想,如果您的孩子在学校中有好老师,在家中有好长辈,您的孩子会有多幸福!

2、及时性。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心理、生理发展变化快。他们的内心活动特点,往往在日常的行为与言语文字中表露出来。家校之间可以通过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就可以防范于未然,将孩子的不良因素及时消除;又可以适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挖掘其积极因素,引导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家校共育的现状 1、家校共育存在误区

误区一: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不少

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把自己的素质和教育孩子联系起来,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关注孩子素质的多,关注自己素质的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少;指责孩子过错的多,反思自己行为的少。

误区二:我只需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其它方面可以忽略不计。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关注文化素质的多,关注道德素质的少;关注身体素质的多,关注心理素质的少;注重结果的多,注重过程的少;注重物质投入的多,注重情感投入的少;期望过高的多,注重实际的少。因此,往往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败,而最终贻误了孩子的前程。

2、家校共育严重缺位

要把孩子教育好,单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避免形成教育真空,使孩子在学校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学校地处乡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部分孩子由长辈监护,还有一些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或者使孩子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特征。

还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我们把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家长反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部分家长坦言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大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

误人子弟。这种状况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形成一种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四、家校共育怎么做?

1、明确家校共育宗旨

“一个工厂百分之一的废品就是百分之一,但一个孩子的成败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点,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功在将来,利在千秋!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未来,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所以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长与教师要互相尊重

做好家校共育的首要前提是家长与教师要互相尊重,大家以朋友的角色相互对待,彼此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对方倾心交流,互相理解,才能起到有效的沟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学校和家庭要良好沟通

做好家校共育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良好沟通,即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管是电话、短信沟通,还是家长会,或者是家访,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

作用。作为老师,您可以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比如孩子有了哪些进步,孩子课堂表现如何,等等;作为家长,您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哪些知识有漏洞,需要老师帮助提高;孩子最近情绪不好,希望老师协助解决,等等。总之,只有当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的时候,家校共育才能得到保障。

4、假期家校共育如何做?

放假了,家校之间还需要沟通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年12个月,寒暑假就占了3个月,加上五一、十一以及周末等“边角料”,孩子假期时间总长近6个月!而家长因工作安排、学识水平、教育积累等限制,在科学安排孩子假期生活方面,尚有很大欠缺。所以假期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老师的指导。

一方面,老师可以在休息、学习之余,多跟家长沟通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即时指导,避免孩子们养成懒散的习惯,从而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及时通报表扬孩子们优秀的表现,让其他家长和孩子借鉴学习。

很重要的一点,在假期里,家长最好能够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家的情况。毕竟一位老师要同时管理和教育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家长的主动性对于做好家校共育起着重要作用。总之,有家校沟通和老师指导的假期,一定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黄金时期! ★案例:巧用短信,沟通你我,帮助孩子过好假期

今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在家休息,下午让女儿看看书,准备明天的开学,我检查作业。正在这个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盛老师的短信:尊敬的家长您好:请嘱咐您的孩子整理好个人物品,明天早上7点30分前到校上课,不要迟到。谢谢您的配合!

一检查作业,我就发现女儿的作业没做完,我拿起手机短信让女儿看,语文、数学各差两页,小屁孩对我伸了伸舌头,我回瞪了她一眼。第二单元女儿考了87。5分,我很奇怪,原来作文几乎跑了题,扣了12分。我想让女儿重新写一遍,说了半天,她死活不同意。我强压怒火,一个人跑到楼下躺在床上,怎么办呢?只好找老师了,于是发短信:盛老师,您好,假期结束了,今天检查了孩子的作业,还是有点粗心,上次的语文考试作文没有写好,我想让她重新写一次,她不愿意,盛老师能帮助一下吗让她将这个作文重写一遍,谢谢!

六、家校共育中的注意点

1、家长与教师要互相尊重。家长与老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大家以朋友的角色相互对待,就能起到有效的沟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校和谐沟通,学生怎么能不好呢

2、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策略。作为老师,我们需要通过平时多沟通,经常到孩子家中走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了解父母的困惑和难处,帮助他们如何进行家庭教育,遇见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处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疑虑,通过经常的交往,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影响家长的理念和意识。我想就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因材施教,事倍功半!

3、不要事事告状,事事沟通。我们都喜欢听表扬和赞赏,家长也同样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恰恰有的孩子就总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的孩子家长在老师嘴里听到的大多是告状和批评的话语,时间长了,家长也厌倦了,无奈了,任其发展了。所以,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恩威并重,给家长信心,我们看到孩子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4、家校共育要讲究艺术性,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无痕”,“淡化”教育色彩。所谓“淡化”教育色彩,不是取消教育,而是在充分理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还“家校共育”以本来面目,是要求家庭、学校在教育孩子时要讲求策略,使教育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淡化”教育色彩,首先要求老师和家长在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方面全面塑造自己,给孩子以示范榜样的作用,即教育孩子从自我教育开始。

“淡化”教育色彩,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放弃“技巧”的成分,即使用一些人为的手段来教育孩子,最好是突出自然的因素,让孩子接受自然的惩罚或者自然的奖励。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家校共育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一切从孩子自身出发,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主渠道,家庭教育也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让我们撑起船,扬起帆,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成就每一个孩子幸福快乐的人生,发挥出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托起我们明天的太阳! 案例引用:

博文:《长假中的家校联系》,博友:*快乐天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