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78441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0.27
(21)申请号 202020200594.1(22)申请日 2020.02.24
(73)专利权人 合肥学院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锦绣大
道99号合肥学院新区(72)发明人 黄文涛 林一桐 吉宇尘 俞志敏
邓呈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51)Int.Cl.
G01N 1/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土壤采样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采样器,包括采样管,所述的采样管顶端连接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的顶端和旋转把手中部固定连接;还包括绞龙,所述的绞龙的长度和采样管内部长度相等,且绞龙的顶端和采样管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采样管外表面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本专利通过各个结构均可拆卸重组,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长度能够大大减小,从而起到便于携带的作用。
CN 211784418 UCN 21178441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土壤采样器,包括采样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管(1)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的底端,连接杆(2)的顶端和旋转把手(3)中部固定连接;
还包括绞龙(4),所述的绞龙(4)的长度和采样管(1)内部长度相等,且绞龙(4)的顶端和采样管(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管(1)外表面顶端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2)的底端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盖(6),所述的连接盖(6)侧面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把手(3)包括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所述的第一把手(7)和连接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把手(8)位于第一把手(7)上方,且第二把手(8)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9)的顶端,伸缩杆(9)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把手(7)、连接杆(2)和采样管(1)的顶端后和位于采样管(1)内部的绞龙(4)的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均为半圆形,第一把手(7)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0),第二把手(8)的下表面连接有和连接槽(10)相匹配的连接块(11),所述的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组合在一起后的竖向截面为圆形。
2
CN 211784418 U
说 明 书一种土壤采样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采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土壤采样器。
背景技术
[0002]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在进行土壤修复治理的时候,需要对土壤进行采样,采样后进行分析,通过对土壤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当地土壤的分层情况以及土壤中的污染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选择较好的土壤修复的方式方法;[0003]传统的土壤采样器长度较长,这就导致了其携带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携带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采样器,它可以实现通过拆卸从而能够实现便于携带。[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8]一种土壤采样器,包括采样管,所述的采样管顶端连接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的顶端和旋转把手中部固定连接;[0009]还包括绞龙,所述的绞龙的长度和采样管内部长度相等,且绞龙的顶端和采样管的内顶部固定连接。[0010]优选地,所述的采样管外表面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0011]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盖,所述的连接盖侧面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0012]优选地,所述的旋转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的第一把手和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把手位于第一把手上方,且第二把手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的顶端,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把手、连接杆和采样管的顶端后和位于采样管内部的绞龙的顶端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为半圆形,第一把手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第二把手的下表面连接有和连接槽相匹配的连接块,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组合在一起后的竖向截面为圆形。[0014]3.有益效果[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专利通过各个结构均可拆卸重组,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长度能够大大减小,从而起到便于携带的作用。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剖面图;
3
CN 211784418 U[0018]
说 明 书
2/3页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和绞龙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样管和连接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标号说明:[0021]1、采样管;2、连接杆;3、旋转把手;4、绞龙;5、凹槽;6、连接盖;7、第一把手;8、第二把手;9、伸缩杆;10、连接槽;11、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4,一种土壤采样器,包括采样管1,采样管1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的底端,连接杆2的顶端和旋转把手3中部固定连接。[0025]还包括绞龙4,绞龙4的长度和采样管1内部长度相等,且绞龙4的顶端和采样管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0026]采样管1外表面顶端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2的底端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0027]还包括连接盖6,连接盖6侧面设置有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0028]旋转把手3包括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第一把手7和连接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把手8位于第一把手7上方,且第二把手8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9的顶端,伸缩杆9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把手7、连接杆2和采样管1的顶端后和位于采样管1内部的绞龙4的顶端连接。[0029]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均为半圆形,第一把手7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0,第二把手8的下表面连接有和连接槽10相匹配的连接块11,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组合在一起后的竖向截面为圆形。[0030]工作原理:[0031]使用前的拼接:
[0032]本专利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进行拼接,首先将采样管1外表面顶端开设的凹槽5和连接杆2底端对接,通过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进行紧固;[0033]将伸缩杆延长,然后将伸长后的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把手7、连接杆2和采样管1的顶端后和绞龙的顶端螺纹连接,如图3所示;伸缩杆由多个伸缩节组成,每个伸缩节的底端均开设有连接孔,顶端连接有插销,插销和连接孔相匹配;通过插销和连接孔从而实现伸缩杆延长后的固定以及收缩,此为现有技术,在次不做赘述;[0034]然后将伸缩杆进行收缩,最终如图1所示;[0035]本专利通过各个结构均可拆卸重组,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长度能够大大减小,从而起到便于携带的作用。[0036]土样采集工作说明:[0037]在进行土壤采集时,如图1所示,将采样管的底端放置于土壤表面,采样管为圆柱形,底端的竖向界面为锥形,这样能够更好的插入到土壤内;
4
CN 211784418 U[0038]
说 明 书
3/3页
然后旋转旋转把手,从而绞龙和采样管一起旋入土壤内,当整个采样管全部深入
到土壤内后,然后拔出本装置,从而完成了土壤的采样。[0039]土样的保存和携带:[0040]土壤采样结束后,土壤需要进行保存,而传统的装置本身长度就长,采样后有土样的一端重量较大,更加不便于携带,基于此,本专利土壤采样结束后,首先通过第二把手将伸缩杆长度延长,延长后倒置本装置,然后通过旋转第二把手将绞龙从土壤中旋转出来,然后再将绞龙和伸缩杆拆卸分离;再将伸缩杆从土壤中抽出,然后再将连接杆和采样管进行拆卸分离,分离后将采样管有凹槽的一端和连接盖6连接,另一端也和通过盖子进行盖住,从而将整个装置进行拆卸携带,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装置采样后一端轻一端重,从而不便携带的情况;之后再将土壤取出的时候也能够便于操作。[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
CN 2117844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6
CN 2117844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7
CN 2117844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3
8
CN 2117844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4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