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研讨会学习心得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 徐桂云
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我有幸参加了首届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研讨会。
会上我们听取了济宁学院二附小李成泉校长的工作汇报,他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了他们学校因材施教的的办学宗旨和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以及管理方面的独到之处,更让我看到了他们学校在诵读经典方面的优秀成果,很令人羡慕。
接着我们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的报告。郭教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智慧的学者,他那儒雅中给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难忘。儒家学者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郭教授身上充分显现。
杨朝明教授的报告却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孔子。他的报告,让我们对孔子这位至圣先师充满了敬仰。作为孔子研究院的院长,他从百忙之中赶到会场,做了题为《孔子君子思想与现代公民素养》的报告。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如杨教授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与众不同解读,就很有说服力,按照他的解释,孔子的形象、孔子的思想似乎更加明晰了。
江苏省教科所的成尚荣所长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会上,他现场发挥,做了题为《智慧与智慧教育》的精彩演讲。让我们领略了一位满腹经纶、才思敏捷的真正的才子的风采。他从真理谈起,结合爱心、童心、平等心、创造心,告诉人们,智慧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教师,而一个智慧的教师一定会带来创造性的课堂。从而将孔子教育理论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这次会议另一收获来自观摩了济宁学院二附小的“承儒雅之风,做少年君子”大课堂。通过观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济宁学院二附小“仁爱”的校魂,崇真、向善、尚美的校风,诚朴、刚毅、乐观的校训,敬业、博学、致远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笃行的学风。也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大课堂活动结束后,我们应邀观摩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听课结束后,我们所有到会的老师又和举办方的老师一起举行了教研活动。这次别样的教研活动,也让我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也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相比,我们虽有自己的长处,可是不足也不少啊。
在孔子的故乡,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因渺小就越发敬仰这位先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圣人的话,实践这句话吧。这是我们这些孔子的后人最应该做的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