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碳汇交易给林业带来的机遇及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2卷第15期 南方农业 Vol.12 No.15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8年5月May. 2018新形势下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措施探讨黄 胜(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南宁 530225)摘 要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更能体现对森林资源的重视。保护森林资源是实现可持续的重要环节,而防火工作更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点,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对护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进一步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关键词 新形势;护林防火;林业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45新形势下,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但随之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给我国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率高、突发性强、破坏面积大和扑救难度极高的灾害事故,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防火护林工作已成为当今林区工作的核心,森林火灾在近几年来时有发生,可见防火护林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增强护林防火意识,保护好林业资源,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找出防火护林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标,做不到环环相扣。相关部门领导监督和各部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有部分制度没有认真执行,工作人员也只会做表面工作,也没有认真落实火情响应预案。1.5 灭火基础设施不完善灭火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防火护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林区管理很松,形同虚设,没能建立起一支规范而标准的防火护林队伍,加上林区附近的居民防火意识淡薄,当发生火灾时,不能有效控制火情,不能及时灭火[1]。目前,我国很多林区都设有防火隔离带,但由于长久失修,没能定期进行维护,很多隔离带已经不能发挥防火隔离的作用。灭火器只能应付小型火灾,难以应付大型森林火灾,从而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完善森林防火设施显得尤为重要。1 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护林防火意识不强林区附近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林区周边的居民多数以采集野生药材和种植农作物为主,防火护林意识不强,在林区采集药材或从事其他活动时随意点燃火源,离开后没能及时熄灭火源,从而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林区附近部分居民不知道正确规范用火,在遇到火灾时没有科学合理的防火措施,从而不利于开展防火护林工作。有很多居民都认为防火护林工作都是林业局的事,跟自己无关。2 新形势下做好防火护林工作的措施2.1 提高对防火护林方面的认识针对林区附近居民防火意识淡薄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重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同时还应对林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邀请防火护林方面的专家或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并传授相关经验,让工作人员了解防火护林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防火意识。林区还应做好宣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黑板报和横幅标语等途径进行宣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防火护林知识,让林区的群众认识到防火护林的重要性,和林区的工作人员打成一片,共同做好防火护 林工作。1.2 护林防火工作管理不规范我国林区分布广,地形复杂,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从而为开展防火护林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林区管理也不够规范,当灾难来临时,完全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同时,林区管理人员因工作失误造成火灾事件时,有关部门也不会进行严厉处罚,导致部分林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不积极、敷衍的工作态度。2.2 加强森林管护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过硬的管护队伍,才能在防火护林工作中取得胜利。林业部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护队伍建设。1)对管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订长期学习计划,学习相关的林业规章制度及相关政策,提高管护队员的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2]。2)林业部门不仅要对管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还应注重实践能力培训,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反复练习进行实地演练和操作演练,让每一位管护人员都能掌握熟练的灭火技巧和知识理论,当森林火灾发生时,确保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投入灭火工作,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 (下转第78页)761.3 工作措施不到位部分林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宣传只注重形式,宣传范围不广,没有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同时,宣传氛围也不够浓,还存在很多问题,尽管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网络等途径进行了宣传,但在偏远山区及部分农村地区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到位。1.4 缺乏监督防火护林工作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体系不达收稿日期:2018-04-15作者简介:黄胜(1982—),男,壮族,广西横县人,大专,研究方向为护林防火、资源管护。E-mail: hscgh520@sina.com。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12卷第15期 南方农业 Vol.12 No.15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8年5月May. 2018浅析碳汇交易给林业带来的机遇及对策蒋耀彰(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大旭山管理处,513200)摘 要 碳汇交易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领域比较主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中国林业碳汇项目顺利启动,相关政策和交易管理机制初步建立,林业碳汇方法学和计量学取得突破。基于此,主要分析了碳汇交易给林业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 碳汇交易;林业;发展中图分类号:X321;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46近年来,我国温室气候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林业碳汇,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市场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全国各地区均在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1]。森林的碳汇作用是指树木经过光合作用在大气中吸收了很多的二氧化氮,进而能够缓解温室效应。森林作为固定碳元素的主体,是重要的碳汇系统,通过吸收碳元素,将碳元素转化为其他能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2]。由于森林乱砍乱伐等行为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森林储存碳量减少。基于此,各地区开始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碳汇。来有益影响,而且这个项目在短时间内或者长时间都不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广东省的林业碳汇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前列,为了能够让这个项目更好地开展,来应对环境气候的恶劣影响,在2008年的时候广东省就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了,逐渐一步一步探索碳汇项目的新模式。不但如此,用碳汇基金进行森林建设,还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一些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对于社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林业部门应积极作为,让林业碳汇为全省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带来缓冲和减震的新希望。所以说,林业碳汇项目是一种能够通过市场经济来体现森林生态价值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而且也是林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渠道。碳汇项目工作的发展能够使人们对森林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让人们改变森林经营的传统理念,来凸显林业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碳汇工作做好,不仅能够使我国的林业有一个保障,还能够促进我国向国际林业靠拢,对于我国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这种发展状况,我国也会逐渐成为让世界各国承认的一个负责任的国家。1 碳汇交易给林业带来的机遇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发布的重要规定,国家已经把林业碳汇正式纳入碳交易体系,林业碳汇的这个项目已经是国家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中众多领域中的一员。林业碳汇将会以全新的贸易模式在碳排放权的交易中展现。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也是拓展林业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林业碳汇交易不仅是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内在要求。以我国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深受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带来环境气候变化的危害,尤其是在2009年的时候,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气候变得非常恶劣,这种危害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当时的金融危机对广东地区的影响。在目前或者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一定会持续上涨。但是现如今的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也不是很理想,工业上减排所需的成本比较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如此,还有可能会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之前通过技术改造进行二氧化碳减排,成本非常高,而林业碳汇的成本只需要之前的1/10。这两者之间相比较来说,森林减排的优势显而易见,如成本低、可再生可循环等这些优点都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进步带收稿日期:2018-04-15作者简介:蒋耀彰(1982—),男,广东清远人,本科,林业助理工程师、碳交易师,研究方向为碳汇交易。E-mail: 450005012@qq.com。2 森林碳汇项目的经营策略2.1 提高碳汇意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林业碳汇的重要意义,将发展林业碳汇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开创性的工作来抓。设立林业碳汇管理机构,行使全省林业碳汇工作管理职能。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让林业工作者了解林业碳汇的内在含义及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介让大众了解碳汇项目和相关法律规定,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碳汇项目工作。各地林业部门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谈判时,必须逐级向省林业厅报备,防止个人或少数人的异常交易行为,比如贱卖、甚至甩卖优质林业碳汇资源。此外,有关部门还要针对碳汇项目建立一个完善的计量和监测管理体系,争取为这个项目的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法进行计量和监测,进而为市场融资、银行贷款等的一系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2.2 加强森林资源建设为加强森林资源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相关单位要77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