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巧设任务,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巧设任务,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巧设任务,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任务设计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非学生对与任务相关的话题和目的感兴趣,并积极地完成任务,否则任务的设计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尤其要注意所安排的任务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否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参与。

2. 任务设计以实际运用为最终目标。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不是机械储存。学生在阅读完材料后,在掌握一定的词汇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运用。因为已学词汇和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反复的言语实践才回掌握得更加牢固,才会成为实际运用的语言材料。 3.任务设计要循序渐进。如果任务设计没有梯度,一个总任务没有若干个子任务做铺垫,学生就会因为任务太难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任务链”——微任务、子任务、分任务和总任务的设计方式分步进行,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从微任务入手,环环相连、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和不断“上台阶”。 二、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几种途径

任务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多元化任务。 1.排序、列表类阅读任务(Chart-tasks)。当有的文章中涉及到的数字较多时,教师就可让学生在标出的数字下面讨论发生的事情,或者按照年代的顺序叙述所发生的事件。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5 Audrey Hepburn 后,本人先给出一些年代(1929,1951,1989,1991,1992),让学生说出所发生的事件。然后将学生所说出的事件隐去时间打乱,再让学生排序、叙述。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去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其内容,理解词汇、句型,并在叙述中应用所学的词语、句型,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然习得语言。

2. 总结类阅读任务(Summary-tasks)。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6 Reading 一部分时,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人设计了这样两个任务:任务一:在让学生阅读文章之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故事可能的发展情况为下列单词排序:murder, attack with a knife, put up a good fight, offer a reward, break into computer systems学生参与了积极的讨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教师先不给出正确答案,而让学生自己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猜测的结果得到证实,所以学习积极性高。

任务二:完成任务一之后,让学生再读阅读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的信息。如:When? Where? How,What?等一些重要的细节。阅读结束后,让学生相互核对记录的信息,相互讨论并补充缺失的信息,最后再回归课文检查自己的理解程度,最后将自己阅读所得的信息整理成一篇作文。这和课文改写或重写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此总任务是由一个个微任务、子任务、分任务组成,因此难度大大降低了,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更乐于被学生接受。

3.信息差型阅读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此任务可由两人结对完成,也可4-5 人小组完成。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为4-5 人小组,每组内每个人阅读的材料不同。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学生要完成阅读内容,做好笔记准备汇报。然后,组内成员彼此交流所得到的信息,并要求学生对所听到的对方阅读的内容进行记录。汇报的同学只能按照自己的笔记汇报。在所有学生交换信息后,教师检查部分学生是否获得了足够的信息。这样做可能要多用一点时间,但阅读内容增加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从他人那里学会如何更好地总结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做好的读书笔记又为完成写作任务做了一定的准备。

4. 问题式阅读任务(Raising-question tasks)。具体做法是:两个学生分别持有不同的阅读材料,在阅读完之后,要求学生互相对所看的文章提出三个问题,一个是总体问题(a general

question),另外两个是具体问题(specific questions),问题主要针对事实类(checking facts)信息

设计,让对方看完文章后回答。如果文章太长,就要求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标出问题答案所在的段落。 三、反思

1. 任务的设计应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在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还需领悟到: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为“任务”而设计任务,而必须把学生已有的基础语言知识、基本语言技能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把教材中新的基础语言知识与任务活动巧妙结合,同时还要注意体现“语言实践——语言再认知——语言再实践”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有利于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双赢”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任务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任务性教学把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其落脚点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交际,如何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能力。但并不十分强调学生使用语言知识的正确性它与中学生必须参加的各类英语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的现实有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对学生任务活动中暴露出的语言问题不能忽略不计或听之任之,而应认真分析,及时纠正,争取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双丰收”。

3.任务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给学生的准备时间往往不够充分再加上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有限和为完成任务的知识准备不足,在活动中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受挫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预期效果也就难以达到。所以,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时,设计者务必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出发点,给学生充足的知识准备和充裕的准备时间以兼顾全体学生。

4. 任务型教学应与其它教学法相结合。任务型教学途径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很明显的效果,但它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因此,教师还必须把它与其它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使之更好地为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总体目标而服务。 (作者单位:兴化市顾庄初级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