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教思想及民间信仰对佛教疑伪经的影响

道教思想及民间信仰对佛教疑伪经的影响

2023-07-2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佛教研究・

道教思想及民间信仰对佛教疑伪经的影响

刘辉萍 张 淼

提 要:道教对中国民众的影响至深且远,它对中国化过程中的佛教疑伪经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部分佛教疑伪经中融摄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形成了中国佛教疑伪经经典。此外,有的疑伪经还吸收了一些民间信仰的思想,演变成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新的信仰内容,这些融合有中国道教、民间信仰的疑伪经经典为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刘辉萍,史学硕士,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张淼,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后。

主题词:道教 民间信仰 佛教 疑伪经

  佛教疑伪经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它们是在继承佛教基本思想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而成。除了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思想对佛教疑伪经有着重要影响之外,作为中国民众信仰的重要宗教信仰形式———道教的思想对佛教疑伪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尤其是道教注重生命的思想被佛教疑伪经的撰造者变相改造甚至直接抄袭,成为佛教疑伪经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其产生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作为它的渊源,中华民族的许许多多传统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道教文化当中;另一方面它又对中华民族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辐射作用,渗透在这些传

统文化的许多领域之中。”鲁迅先生曾经有言:②“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因此,要想全面了解佛

来的愿望。从中国道教、民间信仰对佛教疑伪经形成中的影响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佛教与中国传统宗教信仰、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一、融摄道教思想

道教作为早期中国本土产生的惟一的宗教,它出现的时间比佛教传入中国较早一些,它的流行也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随着道教与佛教的不断发展,佛道之间的冲突与斗争也常常出现,同时,由于道教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宗教,它的思想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道教思想对佛教有很重要的影响,然而,“世人常误认道教剽窃佛教经文、名相;实者佛教初传及初期译经,不论在思想上或名相上,受

中土影响者甚多。”因此,佛教为了能够获得发

教疑伪经的思想,了解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特殊信仰形态,就必须了解道教的思想,了解道教思想对佛教疑伪经思想的影响作用,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与道教相类似的一些民间信仰思想也对佛教疑伪经的思想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作用,它们的思想与佛教原有的基本思想一起共同构成了部分佛教疑伪经经典的重要内容,这些都反映出人们通过疑伪经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信仰表现出

展,也不得不融摄道教中的一些思想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佛道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固然是实现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动力,但是,佛教对道教思想的吸收,融合道教中的本土观念,也是佛教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它融摄道教的思想观念,促进佛教向更广泛的信众中流传。

1、益寿增算

追求长寿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愿望,无论是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道教思想及民间信仰对佛教疑伪经的影响 ・79・

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还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概莫能外。帝王将相希望通过服食丹药及其他种种法术获得长生不老,而在普通民众中则流行着通过“增算”来获得长寿的思想。益寿增算思想是中国本土较为流行的一种思想,这种“算”的观念在道家思想以及早期道教形成之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道家经典《老子想尔注》中

就已经有:“天曹左契,算有余数,精乃守之”

天曹鬼官记注大功,以功除罪即白帝释,增寿益

算除罪定名祸灭福生即得如须。”经中指出,佛

教斋戒活动的目的中包含有增寿益算的思想。

如何才能够获得增寿益算的效果,疑伪经中对此也有了说明,通过布施财物可以获得福德,这样做能够实现增寿益算的修行目的,“财货可与福,福德可除罪,福德可度难,福德可救危,福德除殃祸,福德可致道。是故知财货胜于爵位,能因道用财货者,是则于神有益,不能因道作福德者,与爵位不异,皆由世间病死之后重官厚禄群臣百官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爱彻骨髓,谁肯他者,不可以爵位用却命,不可契力用却命,不可言辞却无形之对强留神住命也。唯有与福施德乃有益神之効增寿益算,如世间人有钱财饶使用得自觅,我法中亦复如是。世人福尽罪至者,黠

⑩人便能施立大福,大福皆用财货乃得成耳。”人

的思想,尤其是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中更是屡见有这种思想的记载,如“前后除算减年。”

“上名命曹上对,算尽当入土”,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流行的志怪小说中,也有关于这种思想的普遍记载,如南朝刘义庆编的《幽明录》中记载:“晋元帝世,有甲者,衣冠族姓,暴病亡。见人将上天诣司命,司命更推校,算历未尽,不应枉

⑥召,主者发遣令还。”同书另外一则记载了一位

名叫干庆的人,此人“无疾而终,时有术士吴猛语庆之子曰:‘干侯算未穷,方为请命,未可殡⑦殓’”这都表现出一种天算未尽人不当死的益寿们在自己的福德将要用尽之前,如果能够将自己的财物布施出去,将会获得更多的福德并减少自己的罪恶,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

一个人的寿命的长短自己并不知道,往往有专门的管理者去查看该人的罪福多寡,然后再根据罪福的多少来决定他的寿命,如P.3732《提谓波利经》写卷中记载道:“司命校定罪福,录籍上天。天曹移阎罗拔籍,除死定生,除魔鬼神名籍,署为清信士、清信女,名人黄历簿。守戒为善,名系天曹;为恶者,名人四口室,七日夜半,诸神灶君左右契,皆还天上,具奏帝释,精进如师者,释与镇臣卅二人参议,即敕司命增年益寿。”除了有道教的司命负责掌管人的善恶多寡之外,还有佛教中的四天王也是负责这一活动,他将包括人在内份额一切生物行为的善恶视察清楚再报告帝释以决定它们的寿命长短,“四天神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蜚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具分别之以启帝释,若多

ϖλ󰁠

修德精进不怠,……释伺命增寿益算。”诚如汤

增算的思想。

在印度佛教中也有延命思想,如《长阿含经》中就记载了修善可以延长寿命的内容,但是这些思想中并没有中国道教所提及到的有关“增算”而能够“益寿”的思想。佛教疑伪经则吸收了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其中也出现了与“增算益寿”相类似的记载,“帝释承书关下天曹,寿益算满其百年,临命终时,诸天伎乐导从宝车,五百天女散华烧香而来迎之上生天上天王之宫。衣则玄妙,食则肴膳,行则陵虚,住止华阙,目睹妙色,耳听妙商,口甘百味,鼻嗅妙香,身服文绫,心游净壃。斯之功德十善为粮,其行恶者,帝释承书关下地狱阎罗大王,即遣地狱五

官,减寿夺算,名名射死。”其中,将中国传统

的“天曹”这一官职结合了佛教地狱思想中的“阎罗王”成为佛教疑伪经思想中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这些地狱世界的管理者来决定生者是“增寿益算”还是“减寿夺算”的行为,显示出佛道二教在追求生命延续上的融摄性特征。

同样,在另外一部佛教疑伪经《佛说决罪福经》中也写道:“慧法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斋戒,……昼夜精进七日七夜,

用彤先生对《佛说四天王经》中的增寿益算思想的评述:“此经中有关增寿益算的话,系中国人

λ󰁠

就原经增加道教学说伪造而成。”汤先生的这一

ω

评价基本上涵盖了佛教疑伪经中有关增寿益算的思想特征,即疑伪经中所包含的“增寿益算”的思想基本上是融摄了道教的思想学说而形成,体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80・ 宗 教 学 研 究 2008年第3期

现出在中国本土宗教影响下佛教对中国本土宗教的吸收和融摄。

2、行厨思想

佛经,在开头假托佛所说,并且还明确提出是“西国婆罗门达多罗及阇那崛多等奉诏译”,从表面上看该经有译者,似乎是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但从内容上可以断定,该经确实为中国人所作。在唐代中后期的道教学者杜光庭的著作中,也曾提到了佛教与道教之间的行厨者进行斗争的情况,特别提到佛教僧人行端因私自改造道教五厨之法而遭到报应这一事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道教行厨思想对佛教思想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佛教借鉴和吸收了道教的修行方法,使佛教便于在中国传播,诚如法国学者穆瑞明(ChristineMollier)在他的研究中指出那样:“‘厨经’作为一种旨在通过节食而获得解脱的精神方法,是中国中古时代佛道互动的一个主要例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佛教文本和仪式两者都毫无疑问是从道教借入的少数证λ󰁠据之一。”这一论断是较为公允和恰当的。

ζ“天厨”是道教修炼的一种方法,道教中有一部《五厨经》就记载了这种思想,该经文由五言韵语写成,主要讲如何存养五方生气,是道教所特有的修行方法。佛教为了能够减少与道教的矛盾与冲突,对道教“行厨”的修炼方法也予以吸收,而且还撰造出与之相类似的典籍———《佛说三厨经》。从《佛说三厨经》的经文内容来看,基本上是属于从道教典籍中抄袭而成的经典,尤其是经文中的五言偈语与道教《五厨经》中的基本相同。如道教在《五厨经》中写道:

“东方一气和泰和,得一道皆泰,和乃无一和,玄理同玄际。南方不以意思意,亦不求无思意而不复思,是法如是持。北方莫将心缘心,还莫住绝缘,心在莫存心,真则守真渊。西方修理志离志,积修不符离,志而不修志,己业己无知。中央诸食气结气,

λ󰁠

非诸久定结,气归诸本气,随取当随泄。”

ξ

二、吸收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构成中国社会最为普遍的信仰形态,它们虽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形式,但就其心眼内容来看,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与宗教相当的作用,是中国思想、信仰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佛教疑伪经中除了对道教的思想有明显的融摄痕迹之外,它们对当时中国社会流传的其它民间信仰内容也予以了充分的吸收,并且将这些信仰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份,成为佛教疑伪经经典中的组成部分。

1、二十八宿

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5),肃明观道士尹谙曾为之作注释,详细解释了道教《五厨经》的思想内容。

而在佛教疑伪经《佛说三厨经》中也有类似内容,其中写道:“东方木偈,一气和太和,得一道皆太,和乃元(疑为“无”———笔者)一和,玄理同玄际。南方火偈,不以意思意,亦不求无思,意而不复思,是事如是持。中央土偈,诸食气结气,非诸久定结,气归诸本气,随聚当随泄。西方金偈,修理志理志,积修不扶埋,志而不修志,已业无已智。北方水偈,莫将心缘

λ󰁠

心,还莫住绝缘,心在莫存心,真则守真渊。”

ψ

我国古代人常常通过观察天象以预示人间种种大事的变化,如早在《周易》中就已经提到了观天象为了察人事的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

λ󰁠

变。”到了汉代,随着天文学知识的发达,这种

{

相比较而言,佛教的厨经中多了五行思想,即添加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偈,分别与东方、南方、中央、西方与北方相对应,反映出佛教吸收了中土五行的思想。在该偈中,除了个别字有所不同,如“泰”与“太”、“离”与“理”、“符”与“扶”等,在句子的排列顺序稍有变动之外,其余的内容完全与道教《五厨经》中的记载相一致。

虽然《佛说三厨经》为了证明自己是真正的

察天象以观人事之变的知识依然很盛行,“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

λ󰁠圣王所以参政也。”为了能够更好的观测天象,

|

古人将天空中的恒星位置分区划置,选取了二十八个恒星作为个观测天象的参照物,称之为“二十八宿”,共分为四组,每组七个,作为天区。二十八宿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的地面观测运动方向一致,它们是东南西北四宿,东方七宿包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道教思想及民间信仰对佛教疑伪经的影响 ・81・

括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二十八宿再加上周围的其它恒星共同构成一个区域,便于认识天象。这些古代天文学知识,被佛教疑伪经的作者们吸收进来,成为疑伪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中就有与此相关的记载:“佛言,天有二十八宿,分主四方,以应四时不失常度。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七宿。升手(疑为“斗牛”———笔者)女虚危室辟;北方

λ󰁠

七宿,奎楼胃昴毕觜参。”经文中将二十八宿与

}

男子,复得人身,正信修善者,如指甲上土。信邪造恶业者,如大地土。善男子,欲结婚亲,莫问水火相克,胎胞相厌,年纪不同,唯看禄命书,知福德多少,以为眷属,呼迎之日。即读此

µ󰁠

经三遍而以成礼。”

ω

经典中以佛陀指上的泥做比喻,说明能深信正法且修善业的人越来越少,就好像用手掌洒下了大把的泥土,指甲犹留有残余的灰尘,这些灰尘就是代表这些少数的修善者。而那些不信正法却信邪造恶的人,就如同落下的那一把泥土,和广大土地上的尘土结合,就像大地尘土样多。然而,愚痴的众生平时不加修善,反而求神问卜,想要从中获得庇佑,获得好处,实在是不明白因果事理,更不知道因果定律是不容改变的。这也表现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尽管占卜的结果并不是十分可靠,但信奉者趋之若鹜。疑伪经的撰造者在指责信众们盲目寻求占卜行为的同时,提出了佛教修善业和读诵佛经的思想,即要求信众能够确立对佛教的信仰,有利于扩大佛教在信众中的影响。这也从佛教劝善的性质上对占卜等迷信行为进行了排斥,维持了佛教思想的纯正性。

3、婚嫁殡葬

日月星辰都认为是有庄严的诸天宫殿,其上住有寿命较长的人,与人间是相对的另外一个宇宙空间,反映出当时人们将中国本土的天文学知识与佛教思想相融合观念。

2、民间占卜

普通民众的生活中经常充满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人们在有些事情无法做出决定时,或者是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时,人们为了能够预知未来,期望改变自己将来的命运,往往会求助于一些能够有神灵指点的方法,“卜筮所以决嫌疑,定犹

λ󰁠

豫者也。”在魏晋南北朝巫风、卜祀盛行的年

婚丧嫁娶是人生的大事,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一切凡夫,皆以婚媾为亲,先问相宜,

µ󰁠

后取吉日,然始成亲。”婚姻大事最终确定是有

ξ

代,占卜、算命就成了他们寻求答案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颇受世人的重视,社会上也就相应地出现了以占卜、算命为生的人,他们以此为职业进

υµ󰁠

行谋生,如南齐苟伯玉曾以“卖卜自业。”民间

赖于占卜吉日的形式来完成。同样,在一个人的生命结束后,如何举行葬礼,也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为了能够满足人们趋吉避凶的愿望,择吉这种民间信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但是这些求助于民间信仰形式的效果往往并不十分理想,即使在“成亲之后,富贵偕老者少,贫穷生离死别

µ󰁠

者多。”同样是以占卜之法行“殡葬之后,还有ζµ󰁠妨害,贫穷者多,灭门者不少。”可见通过占卜

ψ

的职业术士数量很多,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即使是占卜的结果不准确,他们也会强行收取财物,如北魏末年,有一位名叫颜恶头的人“游州市观卜,有妇人负囊粟来卜,历七人,皆不中而

ϖµ󰁠

强索其粟。”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民

间占卜的市场需求与规模不小,而且为了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寄托,不惜耗费财力去占卜算命。

在这种氛围之下形成的疑伪经中,自然也吸收了这些在民间流行的占卜、算卦思想,不过,他们对这些占卜采取的是一种排斥的态度,“善男子,愚人无智,信其邪师,卜问望吉,而不修善,造种种恶业,命终之后,复得人身者,如指甲上土;堕于地狱,作畜饿鬼者,如大地土。善

是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佛教的一些仪式法会融入到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另一方面,佛教也吸取了中国民众中流传的习俗观念,形成以婚丧嫁娶为内容的疑伪经。在这些典籍中,佛教从自己的立场去看待当时流行的婚丧嫁娶诸种行为,尤其是对民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82・ 宗 教 学 研 究 2008年第3期

间信仰形态下的婚嫁丧葬的行为习俗提出了质疑,经中认为,人的婚嫁丧葬并不需要十分看重,因为“日日大好日,月月大好月,年年大好年。”人的一生是众因缘和合而成的结果,只要把握好每一天就是最大的福气,过分注重这些择吉行为毫无益处。同时,只要人们能够对佛教产生正信,受持、读诵佛教经典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佛说安宅神咒经》中指出:“殡葬之日,读此经七遍,甚大吉利,获福无量,门荣人贵,延年益寿,命终之日,并得成圣道。……殡葬之地,莫问东西南北,安稳之处,诸人爱乐,鬼神爱乐,即读此经三遍,便以修荣,安置墓内,永

µ󰁠

无灾障,家富人兴,甚大吉利。”佛教疑伪经的

{

文献经典上的保障。而中国佛教也正是在继承印度佛教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道教、民间信仰等思想的吸收、改造乃至变异的发展形式,在中国道教、民间信仰的双重影响下,演变成有别于印度的佛教思想,从而还使佛教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能够在中国广大信众中不断地得到传播和发展。

(责任编辑:  邑)

①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9期,第40页。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3页。③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25页。④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页。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526页。⑥⑦鲁迅《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第158页、第159页。⑧}λ󰁠《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大正藏》第85册,第1428页中下、第1428页上。⑨⑩《佛说决罪福经》,《大正藏》第85册,第1329下、第1333页上。ϖλ󰁠《佛说四天王经》,《大正藏》第85册,第118页中。ωλ󰁠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83页。ξλ󰁠[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齐鲁书社,1988年,第369页。ψλ󰁠《佛说三厨经》,《大正藏》第85册,第1413页中下。ζλ󰁠余欣《法国敦煌学的新进展》,载《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第107页。{λ󰁠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λ󰁠[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765页。∼λ󰁠ϖµ󰁠[唐]李延寿等《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2921页、第2931页。υµ󰁠[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572页。ω}ψζ{µ󰁠λ󰁠µ󰁠µ󰁠µ󰁠《佛说安宅神咒经》,《大正藏》第85册,第1424页中、第1424页上、第1424页上、第1423页下、第1423页下。|µ󰁠徐小跃《罗教佛教禅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页。

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信众们能够摆脱当时丧葬习俗的约束,加强对佛教的信仰,从信仰佛教中去寻求获得福祉的方法。正是具有这种具有关注世俗社会生活的思想,佛教疑伪经才能够在广大信众中得以流传。

三、简短的结语综观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佛教虽然在努力维护本身具有的特点,避免其它思想、信仰的干扰,但是道教思想及民间信仰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印度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得以流传并不断发展壮大,“就佛教自身发展而言,一方面是沿着自身内部的发展道路前进,另一方面是寻求自身以外的发展道路前进,前者表现为对佛教各派思想的融合与改造,后者表现

|µ󰁠

为对佛教思想的转化和创新。”承载佛教基本思

想的佛教疑伪经也具有同样的发展路径,它们在整合佛教内部思想的同时,不断地吸收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诸多思想内容,有些佛教疑伪经甚至直接抄袭了道教经典中的内容而冠之以佛所说经典,并添加了翻译者,变成佛教的经典。通过这种改头换面造作经典的形式,佛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信仰形态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民众的信仰心理,佛教疑伪经也成为能够解决信仰者实际问题的重要信仰经典,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