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8-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培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重要的课题。

标签: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解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创造性等问题。如果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不能适应后继学习的需要和未来社会的竞争环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切实抓好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善知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课堂,就无法激起智慧的涟漪。兴趣才能点亮思维的火花。

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借助多媒体备课,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更重要的是多谋体中直观的实物以及鲜艳的色彩、形象的动画效果、优美的声音等,无不给学生以磁石般的视觉效果和听觉享受,吸引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创造。又如,教学中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和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我在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早上校长交给了我一个任务,就是要依据这学期各班做好事的情况,在我们学校评选出一个“雷锋班”,准备在六-一时进行奖励。经过老师统计后发现六年级、四年级和二年级都做了25件好事。这下可难倒我了,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该这么办呢?”学生一听,和自己班有关,还要进行奖励,马上来了兴趣;老师请帮忙,多乐意呀!难倒了老师,多有挑战性啊!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评给我们六年级吧!”“六年级、 六年级……”学生附和。师:“哦,你们好坏!想要其他班的同学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偏心呀?”“还是给二年级吧,因为他们虽然人小,但是和我们做的好事一样。”有一个女生说。“就是啊!”有同学附和。师:“这位同学懂得爱护小同学,真不错!”生A:“可是,这样也会有同学不同意,会滋长他们的惰性的。我觉得应该找一个说得过的理由……”生B“我觉得应该评给四年级,因为他们班的人数最少,但是和我们做的好事一样多。”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2 启发想象,引导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思维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做开拓创新的新型人才。如我在教学“倒数” (九年力,是使人类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则是引发学生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节知识时,就让学生从“倒数”的字面意思入手,发挥想象: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以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简单明了,学生印象深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教学的艺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思维,对学生的奇思异想,教师决不要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看到创新的前景,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和独创精神。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分类时(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要求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分为两类,学生通过观察,就有多种多样的分法,对此,只要有理由,就不能否定,就要鼓励,加以引导,而不可以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3 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特点,巧妙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答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设疑,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教师的提问要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想象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集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

如我在教学应用题的复习(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时,结合班上学生数出题:“六年级有男生15人,女生22人。你能根据这一个已知条件提出哪些问题?请写出至少5个,并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的问题主要有:

(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倍(或百分之几)?

(3)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4)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6)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7)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8)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9)男、女生一共有几人?

……

教师的提问,远比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求解还能激发了学生发散性、发现性、创新性。

4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课堂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以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讨论、质疑、操作,多角度进行思考。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时”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师首先出示例题:山坡上共有180头黄牛的水牛,其中,黄牛的头数是水牛的5倍。黄牛和水牛各有多少头?

此题可以一题多解,教师要做好引导。

解法一:

师:本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有哪些等量关系?

生:等量关系有:

1、黄牛的头数+水牛的头数=180头;

2、水牛的头数乘以5=黄牛的头数,或黄牛的头数乘以1/5=水牛的头数 师: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如果设水牛的头数为x,那么,黄牛的头数则为5x,应该怎样列式?

生:x+5x=180

……

解法二:

师:根据黄牛的头数是水牛的5倍,得出黄牛头数:水牛头数=5:1;知道黄牛头数与水牛头数的比,知道它们的积,可以怎样做?

生:用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来做,步骤为:

(1)1+5=6

……

解法三:

师:因为黄牛头数:水牛头数=5∶1,所以黄牛头数:黄牛、水牛的头数的和应该是多少?

生:5∶6。

师:黄牛头数:牛的总头数=5∶6,牛的总头数是180头,设黄牛有x头,应该怎样列式?

生:列出比列式为x∶180=5∶6

师:用同样的方法怎样求出黄牛的头数?

……

师:你还有别的解法吗?试试看。

……

5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任何一种能力都需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加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不例外。数学教师只有做到将文本教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知识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圆柱,让学生明白了圆柱的面;通过让学生用手触摸圆柱的侧面,并与长方体的侧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也有的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观察、去实践、去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这块沃土就一定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来。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纲要》.

[2]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下册.

[3] 《云南教育》.2007年第三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