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初探

中医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初探

2024-07-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7月第2卷第l4期cflin J Mod 1)rug Ap pl jul 2008,Vol。2,No.14 ・35・ 表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s)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3治疗前与治疗后3、14 d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见表3。 2。4用药后未发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对肝肾功能 无明显影响。 3讨论 注:与给药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裘2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降纤酶是从蛇毒中提取的丝氨酸蛋白酶单成份制剂,有 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故降纤酶为安全有效 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用药 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随剂量增加而减少(对血小板计数 和机能、出血时间几乎无影响);促进t-PA由内皮细胞释放 参考文献 并加强其潘}生,减少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PA1)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的数量,并降低其活性;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活性的纤 1996,29(6):379-380. 维蛋白溶酶;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使血浆粘度下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 度;使血管阻力下降,改善微循环,使红细胞通过时间缩短, 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具有疏通血管、溶解血栓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降纤酶有 381-383. 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且无出血危险,对肝 [3] 新乡康达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降纤酶注射液说明书一 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 降纤酶的药理毒理.卫药准字XF-0064(1)号. 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说明降纤 中医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初探 钱滨 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经标准强的松疗 明显者加马勃、射干;胸闷、咳嗽咯痰者加全瓜蒌、川贝母;大 法后,频繁复发,激素依赖和耐药病例的总称。它以原发性 便干结者加麻仁,体虚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加防风、白术益 肾病综合征为基础,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 气固表增强抵抗力。水煎内服1 dl剂。病情缓解后,继服本 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反复发作是其主要特点。特别是经 方加味治疗6个月。 首次类固醇治疗后,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复发者占60%,其中 2结果 40%~50%呈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中医辨证属水 2.1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 肿范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24 h尿蛋白定量<0.2 g,或尿蛋白定性(一);基本缓解:症状 现通过对该病症的发病机理、病理过程的分析、对病症的中 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或与正常值相差为超过15%,24 h尿 医治疗初步探讨。 蛋白定量<0.1 g或尿蛋白定性(±~+);部分缓解:临床表 1资料与方法 现及上述实验室检查中有一项或多项明显好转,但未达到基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45 本缓解标准 肾功能好转。 岁,病程10个月~4年,肾病综合片I型8例,肾病综合征Ⅱ 2.2治疗效果按上述标准本组30例中完全缓解21例, 型22例。 基本缓解8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 1.2治疗方法采用激素标准疗法,首次强的松1 mg/(kg 3典型病例 ・d)晨1次顿服,6~8周后逐渐减量。其他控制感染、纠正 患者,男,41岁,因反复发作性全身浮肿9个月,诊断为 低蛋白血症等对症处理。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即:熟地、山 水肿(肾病综合征Ⅱ型)。曾用强的松、双嘧达莫等治疗,病 萸肉、山药、泽泻、丹皮、白茯苓各10 g,黄芪、益母草30 g,丹 情一度缓解,但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刻诊,症见:颜面 参、川芎、败酱草各15 g。加减:脾虚甚者加白术、砂仁;脾肾 及双下肢浮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小便量少、色 阳虚甚者加熟附子、肉桂;水肿甚者加前仁、商陆;大量血尿 黄、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数,尿蛋白(++++),红细胞 者加白茅根、仙合草、茜草;腹胀、纳差加木香、鸡血藤;咽痛 少,白细胞(++),透明管型少,颗粒管型(+),血白蛋白 28.3 g/L,尿素氮14.6 mmoL/L,血胆固醇8。7 mmoL/L,诊断 作者单位: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医院 为水肿证属肾阴亏虚、湿邪瘀阻,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7月第2卷第l4期Chin J Mod Drag ApoIJul 2008.Vo1.2,No.14 ,水煎服1剂,强的松60 mg/d,1次/d晨顿服,2 d后水肿明 消退,10 d后水肿消失,尿蛋白明显减少,2O剂后尿素氮1.2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一方面明显减少了激素的不良反应,另 一方面提高了临床疗效,这一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本病属中医的“水肿、腰痛、尿血、虚劳”等范畴,病变涉 mm01/L,继一}方半年,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随访1年,未见 复发。 4讨论 及肺、脾、肾三脏,重点在肾,肾虚则精关不同,封藏失职摄纳 无权,精气下注 漏泄于体外;肾病病程冗长,久病必瘀,瘀 血不行,阻滞肾络,精气不畅壅而外溢而成蛋白尿。[大J此,病 理变化阴阳交错、虚实夹杂初起多为阴虚水泛、病久服用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它是由于各种抗 原刺激机体,体内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 小球内,通过细胞免疫介导,而致肾小球损伤发病。临床表 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长期蛋 白丢失和反复发作,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目前西医治疗,仍强 素后,因激素为“纯阳”之剂易伤阴,会“;现阴虚火旺之症,激 素减量时,又会出现为同程度的皮质激素撤减综合征,而现 气虚、阴虚之候。本组方以滋阴补肾、益气化瘀为根本大法, 调标准的强的松疗法,首剂量要足,减量要缓,维持要长。其 用六味地黄汤滋补肾来减轻或防止较长单运用激素引起的 主要治疗作用是抗炎,其次是强制性免疫抵制。随着长期大 量使用,会相应地并发或加重感染,引起水电解质失调,消化 系统并发症,类似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 上腺皮质系统的抵制作用等,而经常表现腰酸腰痛,头晕耳 呜,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舌红无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诸症。 肾上腺皮质萎缩及拮抗不良反应的作用。加黄芪、败酱草调 整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丹参、川芎、益母草能改善微循环 及肾高凝状态。同时本方与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的用量、 防止不良反应,提高本病的缓解率,预防复发,可收到满意的 效果。 多巴胺对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 王耀明 【摘要】 目的探讨多巴胺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 40例健康孕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I组每500 ml液体中分别含多巴胺10 mg,1I组常规输液。 结果结论两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恶心呕吐率,补液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巴胺能有效的防治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发生。 【关键词】 多巴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涪0宫产;低血压 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因其有起效快、肌松、麻醉作用完善 1.3观察指标 ①血压变化及低 压,心动过缓,恶心呕 等优点,近年来在产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但其存在较高的低 压发生率,会对母婴安全构成危险。为此我们采用多巴胺预先 静脉滴注并维持至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吐的发牛率;②新生儿1 rain和5 min Apgar评分;③两组补 液量。 1.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平均值±标准差( ± )表示,组 1资料与方法 问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统 1.1一般资料选择40例ASA I级年龄20~35岁,无妊 计学意义。 2结果 娠并发症孕足月择期或急诊剖宫产;随机分成I组Ⅱ组,每 组20 。I组分别在每500 ml补液中加人多巴胺10 mg,Ⅱ 组不加任何药物。 1.2麻醉方法人室后常规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 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后两组均采用腰一硬联合穿刺针经 I2~3或L3~4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 1.6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 m1,注射时间15 S,同时经硬膜 外向头置管3—5 cm。改左侧15。仰卧位,3 min后用针刺法 测麻醉平面,低于T10者,经硬膜外腔注入2%盐酸利多卡凶 两组患者麻醉前情况无显著差异,麻醉穿刺前凶I组患 者已有一定剂量多巴胺输入,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心率增 快趋势。麻醉后3 min开始血压下降,5 min及胎儿娩fI{后即 刻血压下降最甚,其l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组Ⅱ有10例发生低血压,其中有两例发生收缩 压低于70 mm Hg的严重低血压,需2次以 静脉注射麻黄 素纠正 压者为4例,有2例发生心率低于50 7欠/min严重 心动过缓,均静脉注射阿托品纠正。恶心呕吐者4例(见表 每次3—5 ml。麻醉平面控制在rr6~8之间。血压低于术前 30%或收缩压低于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低血 压。I组通过加快补液纠正,Ⅱ组通过分次静脉注射麻黄素 10 mg纠正。 2)。而组1只有两例发牛低血压,而且发生程度较轻。无1 例发生恶心呕吐及严重心动过缓。有1例发牛轻度头痛,经 调整补液速度消失。组I补液量小于组Ⅱ,两组新牛儿Ap— gar评分无差异。 表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 4-S) 注:组间比较 P<0.05 作者单位:215128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麻醉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