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畜牧大省,粮食产量和家畜养殖量均居全国前列,农业资源极为丰富。河南省依据资源优势提出“农业强省”发展战略,农业在振兴中原和实现国家中部崛起发展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科学是世纪发展的结构重心,与之相关的农业分析化学在现代分析化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农业分析化学在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1913年河南农业大学的前身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成立,就开设了分析化学课程,已有百年历史。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操作实施及其在今后专业课和实际工作科研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80年至1990年期间,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和学时不尽相同(80~110学时);2002年至今,采用全国统编教材,不同阶段,均为全校统考,实行考教分离,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采用外省兄弟院校试题,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试;90年代后期采取中南六省统考,我校均取得前两名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根据多年的教学情况,我们申报了“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研究、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农业院校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等教学研究项目,并获得省教委和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的批准。通过我们多年的教学改革的探讨、实践,使分析化学课程的教与学,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 教学团队建设 1.1 年轻教师培养措施
年轻教师是分析化学教学的主力,也是发展希望。对于中青年教师,课程组高标准、严要求,每人都制定有科学、详细的培养提高计划,从听课、指导实验、实习做起。课程组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课程组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全面提高了分析化学课的教学质量。
(1)抓好岗前培训:为保证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自己的教师角色,本课程组抓上岗教育,请老教师和学校的督導员为他们做报告,牢固确立了青年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基本思想,不断增强素质,提高教学能力。
(2)传帮带:通过传帮带,尽快地使年轻教师成长起来,将老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对教材内容把握,对教学的环节控制等等经验,通过多种方式传授给年轻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充分发展年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分析化学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
(3)建立青年教师课程质量评估制度:学院经常对青年教师的上课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每学期组织青年讲课大奖赛;课程组还经常组织教师听课,并及时把听课意见反馈给青年教师促进其讲课水平的尽快提高;课程组始终把站稳讲台作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基本任务,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了搞好教学工做的自信心。
(4)师德培养:为保证青年教师以良好的师德走上讲台,本课程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坚持组织他们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他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就课程的一些热点、难点、重点进行集体备课,联合攻关;每周二下午进行业务学习,教师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了青年教师的知识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6)采取多元化培养模式:为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和学院制订了许多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多方位进修提高。如攻读学位、作访问学者、到重点大学进修学习、参加计算机培训、实验人员技能培训等;为提高课程组的学历水平,学院要求新进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
1.2 培养效果
由于培养计划明确,措施得当,经过几年的培养,课程组的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既过了教学关,又过了科研关,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教学水平大幅提升:青年教师不仅担任了分析化学主讲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了普通化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近年来,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中,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青年教师敬业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2)青年教师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本课程组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6人,其中1人到清华大学作访问学者,1人到北京大学进修,1人到浙江大学进修,2人在工作的同时获得博士学位,4人在工作的同时获得硕士学位,3人已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这极大的提高了该课程的实力。
(3)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青年教师进取心十分强烈,表现突出,成绩显著,青年教师先后获得过校、院先进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4)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带领下,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组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被SCI收录80多篇,参加了多项省部级、厅级教研和科研课题,参加了13本教材或著作的编写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5)课程组实力显著增强:课程组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3人获河南农业大学“教学优秀奖”,2人获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教风学风先进个人”,1人在河南农业大学首届青年教职工英语演讲赛中获一等奖,1人在河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在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3人获优胜奖,其中1人被评为校十佳师德标兵,1人被评为校巾帼标兵,1人被评为校巾帼建功立业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校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理学院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理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 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2.1 教材建设
教学内容上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也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争取编写出适合我校分析化学教学需要,同时适应分析化学课程本身发展、针对性强,实用、严谨、科学的分析化学教材。现在我们已成功的申请了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近五年来,我们编写了近十本“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及仪器分析”方面的教材,其中一本获省优秀著作奖,一本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两本农业部的十五规划教材,两本教育部的规划教材,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
申请的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我们要争取编写出适合我校分析化学教学需要,同时适应分析化学课程本身发展、针对性强,实用、严谨、科学的分析化学教材。
2.2 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适应农业科学和分析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教材内容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突出农、林、水各专业特点,采用新的构架体系和新的内容组织方法,着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反映分析化学学科内容的新进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并适当增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能源与材料、绿色化学等现代的、实用的、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体系新。面向21世纪农业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对分析化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和我省省情,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教学内容,所以“新”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在讲授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意各种方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适当介绍分析化学的一些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较新的分析仪器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发展的动态和应用前景。
(2)紧密结合农林牧实际。我校为农业院校,分析化学是农科各专业的基础课,因此我们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结合农、林、牧等各专业特点及其生产、科研的需要,将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各专业的实际之中,并通过一些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析化学对于各专业的重要性。如,水果的苦痘病、水心病、腐烂病及裂果,每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科学家们借助了分析化学这双“眼睛”,认清了水果内部微观世界的秘密。原来这些病和果实内钙营养失调有关,缺钙则破坏细胞膜,引起腐烂等病害,这些情况已为超微结构分析所证实,由此可见,分析化学在农林牧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为适应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和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反映最新科技进步与发展动态,增加新的科技信息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讲课和教材的编写中有意增加了仪器分析、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还根据农业研究的实际需要,增加有关分离方法等内容,重点讨论农业试样的采集、分离及提纯。
3 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改革
3.1 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购买了荧光、红外、紫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加强了经典分析化学的实验仪器设备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实验在培养学生全面化学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时间、经费等问题,损失的首先是实践课教学,针对此问题,我们通过优化和更新实验内容,增加了微型化实验内容,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的化学仪器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它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而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安全度高、节约经费等优点。
3.2 尝试开放性化学实验
建设化学开放实验室,让学有余力和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该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这种开放性化学实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校、院两级大力支持分析化学课程建设
学院大力支持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院领导班子多次开会讨论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明确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亲自抓,院教学干事和教学秘书配合实施,为我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课程组先后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科等课程组的老师一起讨论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课程组老师学生评教综合得分全部在90分以上,课程组多人次获校教学考核优秀,和年终考核优秀。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化学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全国率先将一些现代分析化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引入高等农林院校的课堂和实验室,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实验员的工作质量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对分析化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普遍反映学完分析化学后知识面拓宽了,对分析化学知识的前沿有了更多的了解。
面向新世纪化学课程,适应高等农林院校对本科生人才化学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把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基础课建设成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的教学管理,与时俱进的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华山.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课程开放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3):54-56.
[2] 刘晓琴,唐洁.高职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5):198-199.
[3] 姜国玉.高师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40-141.
[4] 莫德清,肖文香.高等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3):54-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