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中,改革开放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命运由此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由于照搬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经济发展停滞,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实质性改变。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不进反退,还少了49元。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穷则思变”。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过去的错误,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始于农村。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占10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安徽、四川等地首先突破旧经营体制的束缚,进行了农业生产包产到组的实验,其要点就是把集体的地分到每家每户去种,生产的粮食,除交给国家的、留给集体的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可耕地少,生产条件落后,唯一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就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内部逐渐达成了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共识。1982年起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出五个一号文件,推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得到推广。其实,联产承包并不是新的发明创造,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有一些地区自发地试验过,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他的著名的“黄猫黑猫”理论。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以城市国有企业为重点的改革全面展开。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承包责任制、改变用工制度、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基础上,逐渐开始股份制试验,尝试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推向前台。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解放了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具有创业能力的民间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了出来,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更具优势。

从政治上看,一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民主传统比较薄弱的国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蒙上了传统专制主义的阴影,等级观念、人治观等封建政治文化的观念大量沉积。加上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等,这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民主与法制基础比较薄弱,政治文明发展起步较晚;长期形成的阶级斗争的定性思维,以及人们通常将“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模式看成“水火不相容”的,给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给政治改革带来一定的阻力。再一方面,

西方敌对势力确实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国内极少数人企图呼应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这一切说明了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同时表明政治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推进。

面对上述形势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原理,立足本国国情,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同时,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制制度,开展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实施依法治国。 同时,积极实施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完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把促进政治权力有效运行与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了既能广泛发扬民主,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富有效率;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又能够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意见的政治发展道路,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人治”时代正在被“法治”时代所取代,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得到保障,服务型政府正在形成,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与接受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原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非洲一些国家政权垮台和社会动乱、社会秩序瘫痪、经济危机不断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而使我国实现社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