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2023-03-2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 C.分子的体积变化 D.分子的种类变化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淡水量很少 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变大

3.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g B.钌的原子序数为44 C.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D.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4.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A.2H

B.2H+

C.H2

D.2H2

5.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用途 B化学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C物质鉴别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A

B.B

C.C

自然界最坚硬的矿物质:金刚石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蒸气 D环保知识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D.D

6.如图是铁元素和氧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试判断b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Fe

B.FeO

C.Fe2O3

D.Fe3O4

7.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8.如图是最新版元素周期表中新增加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理解错误的是( )

A.鉝为金属元素 B.

的中子数为 117

C.的元素符号为 Og D.鉝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9.以下推理和归纳说法正确的是

A.铝比铁耐腐蚀,所以铁的活动性比铝强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 10.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不合理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图示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中NaOH稍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3)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若用如图装置收集该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端(填“f”或“g”)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请将A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利用补画完整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________。

(2)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

(5)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

(6)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欲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端(填a或b)。

(7)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 14.结合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1,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3和H2O B CO和N2 C H2O2和H2O D CO₂和SO2。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最常见的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苏丹红的化学式为C16H12N2O.试计算: (1)苏丹红的相对分子质量; (2)12.4克苏丹红中氮元素的质量。

16.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称取6g生铁,然后将100g稀硫酸平均分五次加入,测得加入稀疏酸质量与放出氢气的质量如下表。(说明:生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20 20 0.10 20 m 20 0.20 20 0.20 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g 0.05 (1)上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

(2)计算生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根据数据和计算结果,在下图坐标中画出对应的曲线图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A

【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化的结果,故答案选择A。 2、B

【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错误; B、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淡水量很少,大部分都是海水,正确; 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体积比为2:1,错误;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水分子大小不变,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4,表示原子序数为44;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钌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钌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符合题意; B、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H+表示两个氢离子,不符合题意; C、H2宏观表示氢气,微观表示一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D、2H2表示两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小颗粒,不能消毒杀菌,故A错误;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

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减少水体污染不是禁止使用洗涤剂,而是合理使用,故D错误。故选C。 6、C

【详解】b点上物质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b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 7、D

【解析】根据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有易燃易爆的气体和物质,需要贴禁止烟火的标志,结合题中所给的标志的含义进行判断.

解:A、一个圆圈中间的P上花了一个斜道,表示的意思是禁止停车,故A错误, B、图标表示节约用水,故B错误

C、自燃物品上有个火焰,表示该物品极易自然,故C错误,

D、一个圆圈中间的燃着的火柴上画了一个斜线,表示的意思是禁止烟火,故D正确, 故选D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搞清贴标志的环境,然后根据标志的含义进行选择. 8、B

【解析】A. 鉝为金字旁,为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的质子数为117,相对原子质量为294,故中子数=294-116=178,符合题意;

C、的元素符号为 Og,不符合题意; D.、鉝9、B

【详解】A、铝比铁耐腐蚀,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的铁锈疏松,不能阻止铁进一步与氧气反应,而不是铁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选项A不正确;

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16、117、118,依次增大,不符合题意。故显B。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选项B正确;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ZnSO4,锌显+2价,硫显+6价,故选项C不正确;

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白炽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产生气体,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出红热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C、制取氧气时,先检查的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氧气,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固定加热,防止受热不均,试管炸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HCl+NaOH═NaCl+H2O 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 【详解】(1)由图示可知,烧杯中的溶液是盐酸,加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若反应中NaOH稍过量,则反应后,溶液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2H2O2

+2+6-2MnO22H2O+O2↑ 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二氧化

碳密度比空气大 f

【详解】(1)A中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O2;

(2)B中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着火点,开始燃烧,故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3)由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故C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D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E中的现象为: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F装置(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如图装置收集该气体,进气口应为f。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 2KMnO4

ΔK2MnO4+MnO2+O2↑ 2Na2O2+2CO2=2Na2CO3+O2 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

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气瓶中 A b 25g

【详解】(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是固体受热生成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

故装置图为。

(2)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

ΔK2MnO4+MnO2+O2↑。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2O2+2CO2=2Na2CO3+O2。

(4)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填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5)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的操作步骤是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气瓶中。

(6)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是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故填A;

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甲烷应该从短管进入瓶中,故填b。 (7)解: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0%x 8.8g 100:44=x×80:8.8g x=25g

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25g。 [点睛]

制取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杂质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14、B A、C B

【详解】(1)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A微粒与B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相似;

(2)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Z>Y,符合题意; B、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Y>X,不符合题意; C、Y和Z的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故Y和Z处于同一周期,符合题意。 故选AC。

(3)A、NH3和H2O的原子数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B、CO和N2都有2个原子数,14个电子数,是等电子体,符合题意; C、H2O2和H2O原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D、CO和SO2原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不是等电子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248;(2)1.4

【详解】(1)苏丹红(化学式为C16H12N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16+1×12+14×2+16=248; (2)12.4克苏丹红(化学式为C16H12N2O)中氮元素的质量是12.4g×

×100%=1.4g。

16、(1)0.15(2)93.3%(3)

【分析】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碳不与硫酸反应。

【详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每20g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0.05g。第四次加入硫酸还有氢气产生,故第三次加入时产生的氢气的数值m=0.15g。

(2)设生铁中含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562 x562= x0.2gx=5.6g

故生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

0.2g5.6g100%93.3% 6g答:生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3)根据数据,随着稀硫酸的加入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加到80g稀硫酸时铁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剩余固体

质量为6g-5.6g=0.4g,不再减少,对应的曲线图为

【点睛】

生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质量100%

生铁的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