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2023-12-0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析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刘惠玲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既包括语言翻译也包括文化翻译。因此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注意选 择适当的言语表述才能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语境和交际 语境两个方面的顺应分析广告翻译,进而为广告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顺应论;广告翻译;语境 广告主要是通过媒体传达一种信息引起受众的注意 就空间指示而言,它包含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称对 进而达到其购买的目的。如何使广告翻译后实现各方面对 象的相对空间关系。耐克公司的广告语:Here I蛐.汉语 等,实现最佳宣传效果值得研究。本文尝试着从顺应论的 译者译为“我来了”。“我来了”本身就具有动感的意味, 视角来分析广告语的翻译,希望译者对顺应论有更好的认 稍显霸气,动力十足。Here指代说话人所处的位置,以此 知,增强消费群体对广告语的可接受度。 为起点,为指称对象,“我来了”这一动态过程拉近了耐 一、顺应论 克形象与广告受众之间的距离,使人倍感亲切,起到了广 交际是一种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选择与顺应实际 告应有的宣传效应。 上是辩证与统一的,选择是语言交际的手段,顺应是语言 (二)广告翻译中的社交世界关系顺应 交际的目的。语言的基本特性包括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 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机构对社交双方的 性,人们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这些特性,对这些基 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包括社会和文化规范。从 本特性的敏感度也影响着正常的交际,清晰地认识到这些 顺应论视角来分析,为了取得良好的广告效应,要最大程 特性并合理的利用它可以帮助交际者做出正确的抉择。 度的去顺应受众的社会规约和文化规约 变异性指的是语言是可供选择的,并不只提供一种 1.社会规约的顺应 单一的模式,存在多种可能性,选择多样化;商讨性指语 “禁止砍伐树木”,遵照汉语语法体系与语言习惯,将 言选择具有灵活性,不是呆板的、机械地按照统一的的形 其译成“Don’t cut hte trees!”,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风 式一功能关系进行的;顺应性,能够使人类从各种可能性 俗习惯的不同,这种附带强制语气的翻译会让西方国家的 变异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使人类交际需求得到满足,三者 人感觉到冷漠、压抑,从而引发消极的情绪。倘若顺应 相辅相成,共同组建了成功交际的基础。 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把其译成“Take care ofthe trees. 对语境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成功与否。我们 please! ,语气柔和委婉,能更好的愉悦西方旅客的身心。 所指的语境一般包含两种: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在翻译 2.文化规约的顺应 过程中,考虑到这两种语境的语言才能使消费者情感认知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 与理解认知得到加强,进而刺激其购买欲望,真正实现广 力,译者如果能够很好地将广告语的翻译顺应译入语的社 告的作用与目的。 会文化,就会产生绝佳的效果。 二、顺应论和广告翻译 四、广告翻译中的语言语境的顺应 顺应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其在广告翻译 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据目的语受众的语言 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广告语的翻译的过程是对语法体系及 体系及行为习惯等特点,做出动态的功能对等顺应,加强 文化的选择及顺应的过程。要想使译入语广告与源语广告 广告语的感染力。例如摩托罗拉手机的广告:Intelligence 尽可能实现各方面的对等,广告翻译中要做出一系列的选 everywhere.翻译成汉语为:智慧演绎,无处不在。从句子 择和顺应。既要顺应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及语系结构,也要 结构上看,这则广告译文和源语没有相似之处,译文读起 顺应消费群体的外在物理世界和内心世界。 来朗朗上口,较好的发挥了广告应有的效应。 三、广告翻译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五、结语 (一)广告翻译中的物理世界关系顺应 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处理好跨文化中很多方面的 Verschueren认为物理世界包含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 关系,除了对受众的心理需要加以关注,更需注重对语言 系。时间指的是事件、说话和指称的时间;空间包含绝对 与文化语境的顺应。本文尝试着对广告语翻译中出现的各 空间与相对空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身势语、形体容貌、 种顺应进行了陈述与分析,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对顺应论 生理特征等也归属于物理世界。 的重视,把其更好的应用于各种翻译文体中,也使读者更 1.时间关系的顺应 好地了解了顺应论及其在广告语中的应用,提升了对广告 例如绿世界牌系列晚霜的广告语,“Give me Green 的美感认知。 World,or give me yesterday”。李诗平译为:要么给我绿世 参考文献: 界晚霜,要么还我昨天的青春容颜。仔细品味这则广告, [1】戴丽琼.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叨.南京航 两个“give me”的叠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在汉语中被译 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为“要么给我、要么还我”,满足了中国人喜欢格律的语 [2]侯玉洁.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科学之 法习惯。再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其格律实际上是套用了美 友,2011(2). 国一句诗歌“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无论是 [3]刘月辉,范丽群.顺应论指导下的语用商业广告翻译策 在语言形式还是语用表达力度上,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略选择和运用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2). 象,能够更好地吸引潜在的消费群体。 [4]马雪松.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叨.文化研究, 2.空间关系的顺应 2011rn.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o://www.bfwx. ・1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