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初中学生家长知道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2、通过教学,使初中学生家长知道怎样夯实孩子学会做事的基础。 3、通过教学,指导初中学生家长培养“让孩子乐于做事”的思想。 4、通过教学,指导初中学生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和学习 习惯。
教学重点: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和学习习惯
课时:2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2016年4月8号 上午三四节课 授课地点:科技楼9楼 授课教师:胡蕊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会做事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发展智力、提高
发展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基础。 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哪里,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
指尖上”。从孩子的个体发展来讲,让孩子学会做事将使他终身受益,是孩子立世之基。
1、学会做事可以强健体魄。 2、学会做事可以开发智力。 3、学会做事能够愉悦身心。 4、学会做事能够增长才干。 5、学会做事有利于品德培养。 6、学会做事能够增强独立性。 二、夯实孩子学会做事的基础 1、让孩子学会自理。
(1)家长要提高思想认识,管放结合。 (2)要给孩子提供独立锻炼的机会。 (3)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让孩子学会理财。
(1)让孩子自己挣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2)训练孩子有计划的用自己可用的钱。 (3)控制孩子的零用钱。 (4)让孩子尝试管理家计。 3、让孩子学会家务劳动。
(1)父母要有正确的态度(支持、激励还是反对)。 (2)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 (3)要设法提高孩子在劳动的兴趣。
(4)对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 (5)要适度地进行表扬和感谢。 4、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 (1)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实践。 (2)帮助孩子“壮胆子、撕面子”。
(3)全力支持孩子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 三、让孩子乐于做事。
1、善于发现孩子做事的兴趣。 2、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 3、告诉孩子:“试试看,你能行”。 4、夸赞是最好的良方。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 1、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怎么办?
(1)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2)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3)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 (4)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5)用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 2、孩子做事不计后果怎么办? 1)教育孩子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孩子要三思而后行。 3、孩子做事毛糙杂乱怎么办?
毛糙杂乱的原因分析:(1)与做事时有外在的诱因有关(2)与平时养成的习惯有关(3)与性格有关。
帮助的方法:(1)放慢做事的速度。(2)合理利用诱因。(3)强化纠错。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习惯?
(1)学会分类,物归原主。 (2)尝试用笔记本记事。 (3)跟她一起做策划。 4、孩子做事虎头蛇尾怎么办?
(1)不断给予新刺激,使之保持持久的兴趣。 (2)督促孩子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 (3)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意志力。
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良好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二课时
一、重视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学习品质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综合体现。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品质,可归纳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善于学习,重在\"领悟\":
学习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知识,要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素质。例如:勤于思考的品质,它是学习的法宝。思考的过程,通常
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俗话说,学问千千万,起之一个问。思考过程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局限于现成学习的答案,在理解现成知识的基础上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旧知识的过程,这是学会学习的基本素质要求。有人把会学习的方法概括成“四轮学习法”,即学习任何知识都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是什么,为什么”是指对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的思考,“做什么,怎样做”则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学习新知识的思考与活动。无论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做什么,怎样做”,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获得新知识,是在“学会”的基础上,培养“会学”创新能力的过程。这恰恰是初二年级孩子所缺乏的。
(2)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热情,使人在乐学中探求知识,学会学习,而会学习又可唤起新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兴趣源于对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就学习数学来说:我国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奖金的获得者吴文俊院士在拓朴学和数学机械化方面作出开拓性贡献就源于吴老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执著的追求,尽管搞数学是很艰苦的。而我们的孩子学数学大多是为了考试,缺乏对学数学的兴趣、动机、情感的培养。因此,家长不能只让孩子单纯地沉浸在做题中,而要以数学的魅力吸引孩子,要让孩子喜欢它。学习兴
趣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当一个人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时学习兴趣便随之产生,而且能够支配自己刻苦钻研。兴趣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不少孩子之所以厌学,缺少学习兴趣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厌学岂能乐学、会学。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做父母的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教育孩子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学习的社会意义,懂得为谁学习和为什么学习的道理。
2. 针对孩子的学习实际,调整好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孩子学习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对孩子学习期望值过高,超出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再努力也达不到目标,学习积极性必然受挫。对孩子期望值过低,也于孩子不利,因为不经过艰苦努力而得到的东西,是引不起兴趣的。
3. 要珍惜孩子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促使孩子走向成功。孩子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如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积极评价,就会在鼓励和赞赏中看到希望,从而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4. 引导孩子迁移兴趣,学会学习。当前孩子们喜欢看电视、上网„„,家长切忌盲目制止,要想办法把孩子的兴趣引到正当的活动中去,引到学习上去,例如:在网上找一份适合自己的题目练一练;买一些辅导学习的光盘看„„,要知道“疏”总比“堵”好。 ■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2、怎样夯实孩子学会做事的基础?
3、如何培养“让孩子乐于做事”的思想? 4、孩子做事毛糙杂乱与那些因素有关? 5、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