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豫区职教中⼼函授站试卷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卷)考试⽇期层次、专业、班级姓名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法治2.⼈⽣观3.⾃我修养4.道德
⼆、单向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母编号填⼊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信念是()的融合和统⼀A、认识、情感和理想B、认识、情感和意志C、认识、态度和意志D、态度、情感和理想
2.道德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是()A、能动的B、被动的C、消极的D、客观的
3.下列选项不是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的是()
A、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明程度的重要尺度B、道德在社会⽣活中所起的作⽤越来越⼤
C、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段和⽅法不断更新D、道德⽆所不能⽽⼜⽆所不在
4.道德在调整⼈与⼈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
5.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是我国各族⼈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A、深化改⾰开放B、保持国家和平、稳定
C、实现祖国和平统⼀D、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6.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和基础是()A、爱岗敬业B、办事公道C、服务群众D、爱⼼
7.⾏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
A.公民 B.⾏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 C.党组织 D.公务员
8.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由()A.原告承担B.被告承担
C.原告与被告双⽅承担D.权利主张⼈承担
9.“法⽆明⽂规定不为罪,法⽆明⽂规定不处罚”是指刑法的()原则A.⽆罪推定 B. 适⽤刑法⼀律平等 C. 罪刑法定 D. 罪罚相当10.我国⼀般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为()A. 6个⽉B. 1年C. 3个⽉D. 1.5年
11.要继承中华民族⼏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民在长期⾰命⽃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 ),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明成果。A、优良传统道德B、优秀思想⽂化
C、先进思想道德 D.⾏为习惯
12.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 )相结合。A、弘扬创业精神B、弘扬时代精神C、弘扬民族精神D、爱国主义
13.⼤学⽣在创业和就业中的核⼼竞争⼒是()。A.综合素质 B.关系 C.外貌 D.学校声誉
14.要⼤⼒倡导以⽂明礼貌、助⼈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 ),⿎励⼈们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
C、家庭美德D、时年道德
15.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们的( ),有着重要的作⽤。A、形象⽓质B、⾳容笑貌C、⾔⾏举⽌D、思想品德
1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们衡量⼀个⼈⾏为和品质的是⾮、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A、个⼈主义原则B、爱国主义原则C、国家主义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
17. 1989年12⽉26⽇由第七届全国⼈⼤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是()A.《民法通则》B.《刑法》C.《宪法》D.《环境保护法》
18. 处于核⼼地位的理想类型是()A、⽣活理想B、社会理想C、道德理想D、职业理想
19.天⾏健,君⼦以(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A、⽣⽣不息B、⾃强不息C、奋⽃不息D、进取不已
20.⾝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天⼦以⾄于庶⼈,壹是皆以( )。A、齐家为本B、修⾝为本C、治国为本D、平天下为本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促进个⼈与他⼈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
A.注意形象B.保持适当距离C.平等D.宽容E.诚信
2.()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化安全D.⽣态安全E.社会公共安全3.⼈⽣⽬的的作⽤是()A.⼈⽣动⼒
B.选择⼈⽣道路的向导C.决定⼈⽣价值标准D.决定阶级关系E.决定⼈⽣态度
4.良好的⼼理品质主要表现有()A.志向宏伟B.意志坚定C.情绪乐观D.为⼈豁达E.办事认真
5.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A.社会公德是精神⽂明建设的基本⼯程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个有道德的⼈的基本要求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D.遵守社会公德是提⾼民族科技发展⽔平的重要步骤E.遵守社会公德是法律要求
6.⼈类⽣存和发展的利益是对⼈⽣价值进⾏评价的客观标准()A. 个⼈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价值进⾏评价的唯⼀标准B. 评价⼈⽣价值时,既要看动机,也要看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效果
C. 个⼈能⼒强的⼈实现的⼈⽣价值⼀定要⽐个⼈能⼒弱的⼈实现的⼈⽣价值⼤
D. 尽管个⼈能⼒有⼤⼩,但只要为社会为⼈民尽职尽责,做出了应有贡献,都是有价值的
7.邓⼩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 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的源泉B.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E. 理想是实践的前奏
8.我国《刑法》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为具有()A. 社会危害性B. 违反法律性C. 刑事违法性D. 应受处罚性E. 应受刑罚惩罚性
9.以下原则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平等原则 B.罪责相当原则C.⾃愿原则 D.时效原则E. 诚实信⽤原则10.出现下列哪些情形,当事⼈可以解除合同()A.因不可抗⼒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B.当事⼈⼀⽅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C.⼀⽅当事⼈明确表⽰⾃⼰将不履⾏合同义务D.债务⼈分⽴ E.合同明显不合理四、论述题(15分)
联系实际谈谈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五、案例分析题(25分)
1.张某与丁某(⼥)于1992年结婚。2005年张某的⽗亲在⽼家去世,张某⼀⼈奔丧回家,将⽗亲的后事料理完之后,张某将变卖房屋的18000元钱,连同⽗
亲遗留的5000元钱⼀起以⾃⼰的名义存⼊银⾏。2006年,夫妇俩想⽤此笔款在家乡开饭馆,两⼈决定让刘某先给他们租三间房,如果有价格合适的房再通知他们。刘某得知⼀家饭馆正好要出卖,价钱也仅有同地段商品房的2/3,于是刘某没有通知张某夫妇就⾃⼰垫付2万元钱以张某的名义先买了下来。知道此事张某虽不太⾼兴,但还是从⾃⼰的存款中取出钱汇给刘某,并委托刘某以他的名义办理了产权过户⼿续。夫妇俩回家经营饭馆⼀年后,由于两⼈关系恶化,张某提出离婚。丁某同意离婚,但主张房屋应有其⼀半产权。(10分)请问:
(1)刘某的⾏为是否属于⽆权代理?其效⼒对丁某最终是否有效? 为什么?(2)该房屋丁某是否享有产权? 为什么?2.不久前,记者在南宁⽕车站遇到⼀位⽼⼤娘,从坐下来后的闲聊得知,她此⾏到北京的⽬的是为⼉⼦洗⾐服做饭,她说她⼉⼦已经30岁并获得博⼠学位,尚未结婚。说起⼉⼦她⼀脸的⾃豪,⼉⼦从⼩⾐⾷起居都是她照顾,⼀⼼学习读书,成绩⾮常好,现在已经是北京某著名⾼校的毕业⽣了,但不会做家务,连下⾯条、炒鸡蛋都不会,“⾮典”时期,⼉⼦不能出门,外卖也送不进来,为了做个西红柿炒蛋给她打了半个⼩时的长途电话请教,所以她此次决定到北京帮⼉⼦料理家务。⼀位同车的乘客认为,这样的母亲太⾟苦了,⽽她⼉⼦这种缺乏⽣活⾃理能⼒的⼈,即使读书再多,学习再好,⼜有什么⽤?谈谈您的看法。(15分)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1.法治是指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法律要体现统治阶级⼤多数成员的意志,同时全社会必须服从的普遍守法原则,依法治国是其核⼼。或者法治是奉⾏⼀种以法律⾼于个⼈意志的治国⽅略,是按照依法办事原则建⽴起来的⼀种法律秩序和社会⽣活⽅式。2.⼈⽣观就是⼈们对⼈⽣最根本、最普遍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它主要指⼈们对⼈⽣的⽬的、⼈⽣的意义、⼈⽣的价
值、⼈⽣理想的基本看法以及对⼈⽣所持的基本态度。
3.⾃我修养,亦称修养,即通过内⼼的不断反思、反省以及社会实践的不断磨练,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格。⽤当代⼤学⽣⾃⼰的话说,就是在社会⽣活中,通过⾃我认识、⾃我协调、⾃我教育、⾃我塑造、⾃我超越,锻炼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简⽽⾔之,⾃我修养是个体为获取某种素质⽽⾃觉履⾏的⾏为。
4.道德是由⼀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信念来评价⼈们的⾏为,调整⼈与⼈之间、个⼈与社会之间、个⼈与⾃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反映在个体⾝上,就是个体的道德品质,即品德。⼆、单向选择题1、B2、A3、D4、C5、D6、C7、B8、D
9、C 10、B 11、C 12、B 13、A 14、B 15、C 16、
D 17、D 18、B 19、B 20、B三、多项选择题1.CDE2.ABCDE3.ABCE4.ABCDE
5.ABC 6.BD 7.B C D 8.ACE 9.ABCE 10.ABCE四、论述题
1、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党的⼗六⼤报告指出:“当今世界,⽂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竞争中的地位和作⽤越来越突出。⽂化的⼒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命⼒、创造⼒和凝聚⼒之中。”⽂化的⼒量包括民族精神的⼒量民族精神是民族⽂化的精华,是民族⽂化的⼀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化就缺乏⽣命⼒和创造⼒。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的重要标志。综合国⼒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学技术和军事实⼒的竞争,⽽且也是民族精神⼒量的竞争。
2、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应对西⽅敌对势⼒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
3、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建设⼩康社会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个民族保持其⽣命⼒的源泉,它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和创造⼒的功能。在全⾯建设⼩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只有⾼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才能把社会⽅⽅⾯⾯的⼒量积聚起来,坚忍不拔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复兴⽽奋⽃,才能使全体⼈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的精神动⼒和思想保证。
4、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进⼀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提⾼党的执政能⼒的精神动⼒。只有坚持艰苦奋⽃,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民族精神是党保持同⼈民群众⾎⾁联系的精神纽带。保持党同⼈民群众的⾎⾁联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价值观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观、价值观的确⽴,离不开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五、案例分析题
1.①刘某的⾏为是⽆权代理,但其效⼒对丁某最终是有效的。因为张某夫妇只授权刘某租房,并没有要求他买房,刘某是超越代理权的⽆权代理。但是张某在后来以汇款和委托他办理过户⼿续的事实对刘某的⾏为予以了追认。故刘某⾏为的法律后果应由张某夫妇承担。
②丁某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此房是张某与丁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买,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张某购房款是其⽗的遗产,但是根据我国《婚姻法》,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所得的财产(除有特别说明外)也是夫妻共同财产,⽽不是张某的个⼈财产。
2.学⽣回答观点正确,⾔之成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