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的雕刻——汉霍去病墓上的石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嘲1文物兽宪 挚黄l双轨鉴析 流转的雕刻 汉霍去病墓上的石雕 口段守虹 汉代大将霍去病墓上的石刻雕像,多 年以前就移入现代化的室内,以便得到更 好的保护。面对这一件件的巨石作品,看 到这些粗糙的石制品,我们可以用大气来 形容它,但是再也看不到它们在特定环境 下的精微所在。这些宏伟的雕像原来是同 很多巨大的石块一起参差屹立在墓冢上 的,因为雕像是线的阴刻结合圆雕的手 法,随日月的升降,在自然条件的天光 下,我们看到的雕刻形象应该是在幻化不 定的状态中。大有万山丛中,人喊马嘶, 熊咆龙吟,出没无常的情境。 以这只卧虎而论,我们最初看到它 时,也许感到这几条刻线包含着某种东 西,进而使我们以为它是一片云纹,随观 者行止和目光的流转,又发现一只动物的 眼显露在石面上,这更会令我们的意识流 动,在脑海中产生蛟龙的形象,这种交错 叠压的意象最终将这个物体定格在虎的形 象上。如果这样的审美经验只是一个偶 然,它不会形成大的整体气氛,一旦这样 的审美经验连续地以不同的角度呈现在我 们的面前,这种想象空间的不断展现,就 会为我们烘托出一个与现实存在相互勾连 的幻想的空问,那是一个真正博大和气势 恢宏的空间。所以说一件石雕只是这一氛 围中的一个因子! 现代的人们是很会制造氛围的,如当 代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又如迪斯科舞 厅,在卢、光、色的不断变换中,虚幻而 迷离,我们会陶醉在剧烈的运动中。古代 58 双轨鉴析1支物兽宪 挚费I圜 的人同样也在制造迷离的效果, 诗歌、散文、舞蹈都可以制造一 定的效果,这是人类共通的一种 精神享受吧。霍去病墓上的雕刻 也很成功地达到了这类效果,为 我们展现的是运动中的发现享 受,这是在自然光影情况下的意 有机的构成中拆卸下来,收藏放 置在展览馆里,我们完全有理由 说,一旦它们被从原来环境氛围 里割裂出来,成为一个个孤立的 单体而肖似于某一物形,这本身 就使它所具有的深邃的美在很大 程度上消亡了。所以说,我们现 在所看到的这些石雕作品在目前 定丧失了大半的美。这话不对, 首先它们的存在是以个体的形式 付诸使用的,与当时的自然环境 构成协调的关系,在审美意义 上,其实没有十分必然的关系, 将它放到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其 中所含凝的那个时代的美,会以 极为反差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又 说到“流转”这个问题了,这是 另一种形态上的流转。不同的环 境中也会存在着同类性质的现 象,只是它们表现的形态不同罢 了 识流动。从现实的意境生发出精 神的某种向往,是所有艺术品应 该具有的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环境中,已经完全不是它原来 的样子。对于很多人仍在以同样 的手段处理相类似的事物,霍去 病的墓雕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可能有人会问,一只原始人 精湛的红陶罐上所显示出来的 美,当它脱离了那个时代,也一 的审美的丰富性,以什么样的手 段来营造作品的整体气氛,这一 点至关重要。 仍以霍去病的墓雕为例,它 们被视其为珍品的人们,由原来 我们太幸福了,甚至觉得今天的生活可以摆脱陶瓷而不会茫然和不知所措。可当你用玻璃、不锈钢、塑料等材料将你所依赖的 陶瓷一并替换掉时,你一定会发现生活忽然变得不美,变得生硬。别看陶瓷是个坚硬的生灵,但在几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中,她所 表达出的意愿恰恰是我们文明长河中从不问断的一种努力。这种努力沁八人心,愈久弥香;这种努力,柔弱如水,以柔克刚。 59 I茹怒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