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

P1-2广播电视的学术定义: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地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 P10发现电磁效应的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博士;确立电磁感应定律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及电磁学大成的苏格兰科学家、被称为“电磁学之父”的麦克斯韦;首先通过科学实验证实无线电波存在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P13 1920年11月2日,威斯汀豪斯公司在

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它开播的第一天就播出了当天举行的总统大选结果,这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电台,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

P16 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科学家约翰·贝尔德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成功“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做是电视诞生的标志,贝尔德也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

P17尽管美国是最早进行实验性电视播出的国家,但直到1941年7月1日,美国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商业电台——全国广播公司(NBC)的WNBT电视台才获准开播。 P19红、绿、蓝三基色为三原色。 P22—23 NTSC制(也可简称N制)。即

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CA)1946年研发成功“点描法彩色电视标准”,改制式于1953年年底被批准成为国家标准后,改以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的缩写来命名。优点:有解码线路简单,设备成本较低;缺点: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等不足。目前采用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美洲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等。

PAL制(也称帕尔制)是由联邦德国于1962年在综合NTSC制的技术成就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改进方案,PAL制对同时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中的一个色差信号采用逐行倒相。优缺点:PAL制对相位失真不敏感,图像彩色误差较小,与黑白电视的兼容也

好;但解码技术比NTSC制要复杂得多,接收机的造价也相应的高。采用PAL制的国家主要有德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

SECAM制,意为“按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属于同时顺序制,特点是抗干扰性好、彩色效果出色,但兼容性较差。采SECAM制式的国家主要是法国、苏联(俄罗斯)、非洲大部分国家以及原苏东集团的主要国家等。 第二章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 P26 1922年年底,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美国记者奥斯邦与一位旅日华侨合作建立的。1923年1月23日,这家名为“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电台”

P28 1927年3月19日,上海新新公司开

办了一座规模较小的广播电台,新新公司无线电台被认为是由我国国民自己兴办的第一座民间商业性质的广播电台。1927年年底,北京也出现了一座商办的燕声广播电台。

P33 1940年12月30日,设在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后来被定位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念日。

P34 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1年12月3日,延安窑洞李还传出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日语的第一次播音,这次广播被认为是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诞生。

P35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

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仍未我国广播宣传的中心;随后,各地的新华广播电台也先后改为“某地人民广播电台”。

P36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以其“大众性、信息性、服务性、娱乐性”的办台方针,被称为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浪潮。“珠江模式”的核心是“主持人中心制”:节目按大板块进行设置;主持人具有编、采、播、控的综合素质;主持人“提纲加资料”的现场直播(新闻和信息除外);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的同步深度参与等。

1990年,南京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引进听众电话参与方式。

P37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广播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首先,广播事业基础建设高速发展。 其次,广播电台从一家综合台到多个频率,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与国际接轨,遍及全国。

再次,广播的传播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广播节目形态愈加丰富且趋向类型化、专业化。 最后,广播“受众本位”理念逐渐明晰,服务意识提高。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广播界也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P38-39 1958年5月1日晚,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是以后由北京市另外成立的市级电视台)。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每周播出4次节目,主要逼出新闻播报。 P42 1978年12月,中央电视台启用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即“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制作方式使用便捷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一般一名摄影师与记者可组成一个流动新闻采访组,可机动灵活地深入街头巷尾,村庄山区进行实地拍摄、采访,使新闻制作进程进一步简化,新闻时效性也随之增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