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5年10月第14卷第10期 今日健康 Oct0her 2015 Vo1.14 N0.1O JIN RI JIAN KANG ・23l・ 安全护理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伍凌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体位性 低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症状严重程度和直立位、卧位压差。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压差值明 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直立位和卧位压差,对于改善患者因体位性低血 压所致的头晕、心慌等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安全护理体位性低血压干预 体位性低血压(OH)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易导致意 验,o【=O.05。 外事件的出现,如何有效的改善OH对于提高患者的人身安全、避免意 2结果 外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采用安全护理干预措施 2.1护理前后OH症状严重程度比较 进行OH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OH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OH症状严重程度比较结果见表l。 1.1临床资料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OH症状严重比较(n=30,又±s) 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O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O 例患者采用安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 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8—71岁,平均年龄66.42±6.84岁, 病程3~7年,平均病程5.09±2.29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O例,女 性患者lO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7.09±6.97岁,病程3~8年, 平均病程5.17±2.38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安全护理干预方法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患者接受安全护理干预,即①安全评估护理人员依据患者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直立位、卧位压差比较 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制作“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直立位、卧位压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 估表”,设置高危因素:服用精神系统药物、无人看护、头晕、体质较弱视 患者护理前后直立位、卧位压差比较结果见表2。 力障碍、年龄耋65岁、具有跌倒/坠床史,对于同时存在3种以上高危因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直立位、卧位压差比较(n=30,又±s) 素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日常交 流,通过日常交流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护 理人员对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汇总,分类,做好对患者文化程度及对OH 临床知识了解程度的评估;②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安 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热情的接待患 者,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打消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监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患 3讨论 者介绍体位性低血压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强调患 体位性低血压(OH)II ̄床上是指因各种原因所导致患者在体位变更 者起床时应逐渐变更体位直至站立,离床前,患者应适应几分钟后,再逐 时直立血压和卧位血压下降值超过20 rnmHg,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 渐离床,于患者的床边放置预警椅 ,以备患者紧急情况时使用,心理因 性。OH可造成患者在出现体位变更术后由于血压减低,出现头晕、心慌 素也是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 等症状,可导致坠床、摔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安全护理干预即是对患者的 压时,可能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 危险状况进行评估,评估为高危患者的群体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安全 耐心向患者解释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过程,坚定息者坚持治疗的信心, 护理干预,从而尽可能将OH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本次 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接受接下来的治疗、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护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和血压差均明显优于对照 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期对患者的心率、血 组患者(P<O.05),说明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 压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主管医师,并给予临床处理,加强患 的直立位和卧位压差,对于改善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头晕、心慌 者的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下肢锻炼,增强下肢肌肉的强度, 等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合理控制饮食,倡导“低盐饮食”,治疗过程中忌酒, 避免饮浓茶。 参考文献 1.2.2评价指标 [1】刘景蕊.护理干预对心脏内科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研究Ⅱ].中国美容医学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严重程度和直立位、卧位压差作为 2012,,2(12):535—536 观察指标。 [2]张海荣,王莉萍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安全护理口】.护士进修杂志 1.2_3统计学方法 2013.28(10):903-904.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