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 第十二部分(上)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 第十二部分(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 第十二部分(上)

如何标记批注?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 第十二部分(上)

第十二部分:(上)其他类

073重字诗

重字诗是要求一首诗里有重复的字,而且不是一个字。按说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字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目一新。

葫芦诗 作者:清?侯方域

葫芦架上葫芦藤,葫芦架下葫芦明。

葫芦碰着葫芦头,葫芦不疼葫芦疼。

传说明末清初的诗人侯方域从小聪明,八九岁时就能随口吟诗。有一次他经过菜园,在葫芦架下碰到几个和尚,拦住他一定要让他作诗,不然不让他走。侯方域不肯,推让之间,有一和尚的脑袋碰到了葫芦,这时,他灵机一动,就吟出了这首诗。

咏芭蕉 作者:唐?张载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长随新叶起新枝。

这首吟物抒怀诗,由芭蕉“心”、“叶”的生长联想到自身“德”、“知”的修养。此诗也不避重字,七用“新’字,三用“心”字,自然清新,情趣盎然。

定林所居 作者: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村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诗中错落有致地重用“溪山”二字,诗句灵妙天朴,意趣舒展.幽静的环境,恬淡的情致,一个闲适自处的人悠然其间。

074复字诗

复字诗的特点是:全诗里有一个字经常出现,但这种手法是这个常出现的字位置固定,哪都有可能。如果在每句的第一字,则是同头诗,如位置始终一样,那是排比诗。

关于复字诗有不少例子,而用得最多的字还得算是“春”字。

春日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似惜春时。

这首《春日诗》是很早的一首“复字诗”,不仅每句都有春字,而脯几句含两个春字,全诗虽是十八句,但却参差错落地用了二十二个“春”字,真可谓满篇春色,处处春光了。不过从诗中也能看出惆怅之意,这从第五、六联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句中可以看出。

这首诗为后世的同体诗提供了模板。打破了以往诗人的习惯,自创新格,他的经验被后人吸取。

民间流传的一首题为《春条儿》的咏春复字诗

春天春日春水流,春原春草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山上,春鸟落在春枝头。

在山西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着一首《春字歌》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这首咏春复字诗每句都嵌用了二个“春”字,而且镶嵌自然,通顺晓畅。读来不仅无冗烦拙陋之感,反而有如一串明珠,点缀其中,熠熠生辉,全诗声色俱备,情景交融,明快活泼,风韵酣畅,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副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奉和湘东五春 作者:六朝?鲍泉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浮新绿,新绿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新枝虽可结,新愁讵新颜。

新思独氤氲,新知不可闻。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全诗十八句,每句皆以“新”字开头,共用“新”字三十次,读后不仅无干巴乏味之感,反觉其妙。

嘲柳州柳子厚 作者:唐?吕温

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

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吕温是唐代的诗人,他是柳宗元(字子厚)的朋友,在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他

写了这首诗和柳宗元开玩笑。诗题虽说是“嘲”,其实是恭维,末句“千秋柳拂天”,是比喻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文章,会永远留在柳州人的心里。全诗围绕着“柳”字做文章,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中重复了六次,很不容易。

水乡 作者:明?梅鼎祚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波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全诗仅二十四字,句句重用“半”字。奇妙的意境烘托出一幅空朦迷离的烟雨春景图,读来饶有风趣。

黄莺儿?复字词 [明]?杨慎

杨柳织春愁,锁愁眉,倚画楼,红愁绿惨花枝瘦。

旧愁未休,新愁再投,几番愁杀黄昏后。

挂愁钩,将愁问月,愁见楚云收。

075同头诗

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作韵而句句都押韵。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有单纯的同头诗,也有复字同头诗,还有数字同头诗及数字复字同头诗。

奉和湘东王?春日诗 作者?南梁?鲍泉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 作者:唐?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注:间:夹杂;春瓮:指装着春酒的酒坛

此诗句以“春”字开头,组合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作者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姓谢,名清昼,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诗风也一承其祖,情致闲适,语言简淡。

吴承恩《西游记》中有“福”、“禄”、“寿”三首同头诗。

福诗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

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添万斛身健康,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076绕头诗

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相传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宴请宾客,席上高朋满座,王安石、秦观、佛印和尚等名人都在其列。酒喝到兴头,苏轼道:“我来行一酒令:上两句用两字颠倒说,下面用两句诗押韵,分别阐述上两句意思。做不出的罚酒三杯。”说完,即随口吟出下面的第一首,王安石等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罚酒,各自吟出了后面三首。

绕头诗 作者:宋?苏轼等人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

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

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动似静,万倾碧潭澄宝镜;

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

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077叠字诗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叠起来,既可创造双声叠韵的音乐美,

又能增强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鬓云松令?叠字词 [清]?吴承勋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这是极为精彩的一首叠字词。词的主题是思妇的秋怨,上片的时间是黄昏,下片的时间是夜晚。上片只写黄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出场,但她的孤单、寂寞、哀愁,尽在萧索的景色中。下片写思妇在梦中与丈夫团聚,好梦的来临没有先兆,好梦消散也无缘无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样,愁依阑干,苦苦等候。

山海天叠字诗 ?无名氏

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醒世叠字诗 ?无名氏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暧暧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078两连珠

两字连珠诗:属于镶嵌类,每句嵌两个以上的字,句句都要有这几个字。

松月 作者:元?明本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

松生金粉月生免,月抱龙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

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共。

此诗选自赵翼《陔余丛考》,作者明本,为元代诗僧。这首吟松月诗为联珠体诗中的另一种格式,即每句都吟同一事物,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而不是前后蝉联。这种体一般每句有两个相同的词,可称之为两字连珠诗。这首可叫松月连珠诗。

花月吟效连珠体 作者:明?唐寅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

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七言歌行(效连珠体)诗酒吟

诗之国度酒之邦,诗亦灿烂酒亦香。

好诗隽永醇如酒,美酒甘绵诗意长。

诗韵常带酒味品,酒味须共诗韵尝。

有诗无酒多寂寞,有酒无诗空断肠。

自古诗家多爱酒,对酒当歌诗名扬。

诗雅鱼藻周王酒,屈平诗酒醉端阳。

横槊举酒诗言志,品酒采菊诗流芳。

子美诗苦非病酒,太白斗酒诗千行。

泥炉煮酒待诗客,劝酒阳关诗断肠。

酒醉诗吟东坡月,酒醒诗问瘦海棠。

遍品古贤诗与酒,酒醇诗美谱华章。

人生如诗亦如酒,酒伴诗情写沧桑。

酒入愁怀诗溅泪,诗情荡漾酒生光。

春暖樽酒诗日月,夏赋荷诗酒飘香。

秋霜冷酒诗惆怅,冬寒诗情寄酒浆。

朝诗暮酒吟悲喜,浊酒清诗叹炎凉。

甜酒苦酒当诗品,笑诗哭诗作酒尝。

苦乐皆寓诗和酒,醉酒狂诗意苍茫!

079叠翠诗

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第一层顺着读,第三行开始由中间劈开,从第三字开始往右念,然后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间接下一行的中间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后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间。另一种读法是由第一层的第二字开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后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间,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

“八×叠翠诗”是倒数三四句的中心分别多出两个×字,故名。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

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八行,每行开头为同字。 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犹如从山颠沿径下行,继而又在另一侧攀援而上。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明嘉靖昆山邬景和写有一首《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因描写的是半山寺,故以八个山字嵌在半腰。

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 作者:邬景和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榻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此诗与“盘中诗”相似。解读方法是由上往下,然后再由右向左,转折回环而读。可得诗一首: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清朝王尔烈写了一首《游衡山》,全诗十排,每两排一层,“塔尖”两层,每层两字;随后每层递增两字;第四至第五两层四排,每排八字而构成一首七律读时先将顶层两字中间向下垂直“划”一竖线,将“山”“劈成”左右对称的两个半边;再从右半边顶端起读。

与前面各首读法稍异的是,第二字不在塔顶,而即向下滑至第二排。下行至最底层后,又从右至左逐层向上“攀援”,至左半边的“山(塔)”顶最后一字作结。

游衡山 作者:清?王尔烈

山山

角下

山八青山

衡到角路

山远我湾高山

衡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寒般千鸟百

他乡客孤叫叫的行

作莫人为难里万人

这首诗我以前见过,那时就知道读法,其读法如下: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为人莫作他乡客,孤寒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衡山远,我到衡山八角山。

八诗叠翠诗

诗诗

学客

诗为寻诗

唐读自苦

诗好我知吟诗

唐读多计对作

诗悲人言无施新诗

为再莫君心劳就强

酬菊醉劝力彩笔挥

应还我怜池墨睡来

这首诗是写学诗苦,苦中有乐吧。读法与王尔烈那首一样。

八柳叠翠诗

柳柳

相依

柳郎淡柳

唱眉婀黄

柳下蛾娜杨柳

影鸭鹅忙风拂

柳塘倒映章台御柳

香清溢池灞浅情人

媚更因荷上肉枝别

妩增风春使每长意

这首诗的读法又与第一首相同了。

柳柳相依淡柳黄,婀娜杨柳拂风忙。

章台御柳人情浅,灞上肉枝别意长。

每使春风增妩媚,更因荷池溢清香。

柳塘倒映鹅鸭影,柳下蛾眉唱柳郎。

八峰叠翠诗

峰峰

苍翠

峰旋翠峰

凌鸟远连

峰惊飞看奇峰

流水绿烟笼尽

峰趣映峰峰雾绕峰

寰云耸峰峰影露霞

歌怪树仙岚作帐魂

笙荡塔玉楼高帆飘

这首诗的读法与上一首相同

峰峰苍翠翠峰连,远看奇峰尽笼烟。

峰雾绕峰霞露影,峰岚作帐魂飘帆。

高楼玉塔荡笙歌,怪树仙峰耸云寰。

峰趣映峰绿水流,峰惊飞鸟凌峰旋。

080火焰体

火焰体诗是同头七绝,图形则是一七体宝塔,以其形似火焰,故名。全诗共12个相同的字,每句有3个,在图中它们的位置是第一层无,第二层1,第三层2,第四层14,第五层25,第六层246,第七层136。在诗中它们的位置是第一句136,第二句135,第三句145,第四句136。读法与宝塔诗恰好相反,宝塔诗是自上而下读,火焰体诗则是自下往上绕着读。

山 满

桃 山 杏

山 好 景 山

来 山 客 看 山

里 山 僧 山 客 山

山 中 山 路 转 山 崖

读法如下: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桃山杏满山开。

咏春江月 作者:现代作家? 刚刚

春 罩

船 春 网

春 我 待 春

浓 春 影 追 春

意 春 风 春 爱 春

春 迎 春 水 春 江 月

读法与上诗相同:

春迎春水春江月,春爱春风春意浓。

春影追春春待我,春船春网罩春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