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科学讨厌黑夜的席奶奶教案

中班科学讨厌黑夜的席奶奶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黑夜是不用讨厌和害怕的。

2、敢于面对陌生的事物,会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知道黑夜是不用害怕和讨厌的。

难点:在故事阅读与操作玩耍中,明白事理(黑夜是不用害怕与讨厌的)、积累认知(各个房间的用具与用品)。

【活动准备】

故事ppt(点击下载)、操作卡片(物品具象:厨房用具;物品轮廓:卧室用品)。

【活动过程】

一、席奶奶讨厌黑夜

1、这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样的夜晚,你会感到怎么样?

3、(教师讲述:小镇附近的山区里,住着一位老太太,大家都叫她席奶奶。)

(1)席奶奶怎么啦?

(2)席奶奶好像在躲着什么、害怕什么。是什么东西那么讨厌,让她想躲开呢?

4、(教师讲述:她讨厌猫头鹰、讨厌蝙蝠、田鼠、鼹鼠……)

这些都是夜间出现的动物,席奶奶讨厌,猜猜她还会讨厌哪些动物?

小结:原来,席奶奶讨厌夜行动物。

5、(教师讲述:她还讨厌黑影、讨厌月光、讨厌睡觉……和黑夜有关的东西,席奶奶都讨厌。

6、(故事名字)这是一个“讨厌黑夜的席奶奶”,她准备赶走黑夜。

二、席奶奶赶走黑夜

1、(教师讲述:席奶奶想——要是我能把黑夜赶出小镇,太阳就能永远照着我的小茅屋,那该多好!)

席奶奶想赶走黑夜,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席奶奶呢?

2、看看席奶奶用了什么办法赶走讨厌的黑夜?

(教师讲述:她用小树枝扎了一把扫帚,要扫掉茅屋里和小镇上空的黑夜,她又扫又扒又拨又掸,但是每次向窗外一看,黑夜还是在那里。)

这是席奶奶想到的第一个办法。

3、(出示ppt7,教师讲述:席奶奶拿出针线,缝了一个大口袋。她想把黑夜装在里面,拿到小镇外面去倒掉。她又装又填又压又塞,蹑手蹑脚地连一个黑影也不放过,可还是没办法把黑夜全都塞进布袋里;她像剪羊毛似的去剪黑夜,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是一些云;她用蜡烛去烧黑夜,但是黑夜又溜到屋外去了;席奶奶用了最后一个办法,给黑夜哼催眠曲。可是讨厌的黑夜还在那里。)

席奶奶一共用了几个办法?(5个)

4、席奶奶把黑夜赶走了吗?

三、帮席奶奶想办法

1、席奶奶实在太讨厌、害怕黑夜了,连忙躲进了屋子,她一头冲进了她家的厨房。可是,她看见厨房里有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

(1)这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帮席奶奶看一看。看!都有什么?(玩“练眼力”游戏)

(2)桌上有许多图片(物品具象的图片),把你觉得席奶奶家厨房里有的找出来。(幼儿找到后放到黑板上。)

(3)(师生共同逐一辨认、验证。)席奶奶家厨房里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原来是什么?

小结:原来是厨房用具。

2、你们的眼睛真亮!可是席奶奶不知道、看不清楚,她又躲进了卧室,看看这里黑乎乎的有些什么?(玩“练眼力”游戏)

(1)桌上有很多图片(物品轮廓的图片),我们帮席奶奶卧室里黑乎乎的东西找出来。(幼儿找到后放到黑板上。)

(2)(幼儿自己观察后辨认、验证。)你们刚刚看到了什么?你都找出来了吗?

小结:原来,卧室里黑乎乎的是卧室用品。

3、席奶奶还是没看清楚,又冲出卧室跑到了卫生间。这里可能会藏着什么呢?(幼儿自由猜测)

4、刚刚我们用亮亮的小眼睛帮席奶奶找出来的都是什么?这些用具、用品,白天在哪里呢?

小结:对呀!黑夜里藏着的东西就是我们白天也能看见的东西,所以一点儿也不用害怕的!

5、知道了这个,你们想对席奶奶说些什么?

小结:原来,黑夜是赶不掉的,也没什么好讨厌的,香香地睡一觉,黑夜自己会离开的,白天到来了,那些夜行动物也会自己回家的。

四、活动延伸

1、(教师讲述:为了赶走讨厌的黑夜,席奶奶忙活了一整个晚上。她累坏了,准备去好好地睡一觉。这时候,太阳爬上了小山村的山顶,照亮了席奶奶家的小茅屋。席奶奶在铺着草垫子的床上睡着了,她对着窗外说了一声:“晚安!”)

(1)白天来了,席奶奶却去睡觉了。在美丽的白天里,你最想干嘛呢?

(2)我们去做我们喜欢的事情吧!出发前,想一想:听了这个故事,告诉了席奶奶那么多话,你自己——还害怕、讨厌黑夜吗?

2、回去慢慢想想。

附赠材料:

幼儿园备课内容

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看风景的心情。同样,对于教学来说,重要的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幼儿在经历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和态度

本节所讲的备课的内容,不是指具体的某个活动内容,而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筹备中究竟应该指向什么。它涉及很多方面,我们选择以下几个重点话题进行讨论。

贯彻宏观的教育目标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贯彻宏观教育目标的过程,因此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宏观教育目标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去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正确的教育方向

提供了保障。这些文件不仅能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也能告诉我们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方式和方法,还能为我们提供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纲领性的教育目标就是我们备课的基础,教师只有吃透这些原则和要求,才能让教学活动对儿童有效和有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教育是为一生发展奠基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幼儿教育不是小学的提早教育,知识的传授不是幼儿园教学的根本任务而素质教育才是幼儿园最需要重视的。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就是能促进幼儿在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多方面协调整合发展的教育,尤其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性格、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那些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我的这个教学活动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吗?这个活动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点什么呢

(二)教育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来自他的生活,来自周围的环境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一个孩子在幼儿阶段获得的是宝贵的“经验”,是一种体验和感受,是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而不像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我的教学活动是真的和孩子的生活有链接呢,还是远离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抽象地描述呢,还是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操作体验来理解?

(三)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

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基础是尊重,对于幼儿来说,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而且还要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比如,游戏就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则要以游戏为基本方法。同时,幼儿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尊重幼儿的常态发展,而且还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要凸显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应不断地推敲到底怎样设计才能遵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天性

综上所述,想要备出一节好的教学活动“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具有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