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桥运河大桥荷载试验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施桥运河大桥荷载试验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总第259期 交通科技 Seria1 No.259 2013年第4期 Transportation Science&Technology No.4 Aug.2013 施桥运河大桥荷载试验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孔繁龙 (扬州市航道管理处扬州 225003) 摘 要 为了检验施桥运河大桥成桥后桥梁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状况的要求以及评估实 际结构的动力性能,对全桥展开荷载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桥运河大桥的受力性能和正常使 用状态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荷载等级公路一II级要求,结构工作状况良好。 关键词 施桥运河大桥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极限承载力 动力特性 MIDAS 为了保证新建桥梁成桥后的正常运营,有必 构分析专用程序Midas/Civil对该桥进行结构计 要通过桥梁现场荷载试验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 算分析。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主桥的弯矩包络值见 行直接测试,以此确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桥 图2,根据活载作用下的内力包络图以及现场可操 梁荷载试验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引。 作平台最终确定各控制截面具体位置见图3。 1 施桥运河大桥工程概况 施桥运河大桥主桥为132 m预应力钢管混 凝土系杆拱结构,采用刚性系杆刚性拱,计算跨径 L一128.66 ITI,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 1/s,矢高25.732 m;拱肋采用哑铃型钢管混凝 土。桥面标准宽度为12 1TI,横向布置为 图2设计荷载作用下弯矩包络图 0.5 m(护栏)+1 1"12(人行道)+9 m(车行道)+ 1 m(人行道)+0.5 m(护栏)。设计荷载为公路一 尹 II级,人群荷载为3.0 kN/m 。大桥立面布置见 譬噩 E 睡 图1。为了检验成桥后桥梁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 正常使用状况的要求以及评估实际结构的动力性 图3测试截面位置示意图(单位:m) 能,对全桥展开荷载试验分析。 各测试截面的具体测试内容见表1。 表1各测试截面测试项目表 图1施桥运河大桥立面布置图(单位:cm) 2荷载试验实施方案设计 2.1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模型 2.2静载试验方案 该桥横向设计为2个行车道,设计荷载等级 静载试验采用30 t三轴载重汽车进行加载 为公路一II级、人群荷载3.0 kN/m。。利用桥梁结 进行等效加载,为保证试验效果,试验荷载的大小 和加载位置的选择采用静载试验效率系数珊进 行控制,啪要求在0.95~1.O5之间,各截面荷载 收稿日期:2013-03—24 孔繁龙:施桥运河大桥荷载试验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2013年第4期 效率系数见表2。 静载试验效率为 S , 、 一 而 式中:S 为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内力 计算值;S为控制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内 力计算值; 为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 应力、挠度测点布置见图4、图5。由于桥梁 的测试工况较多,文中仅选取3/4跨截面进行分 析,加载示意图见图6、图7。 图4应力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5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6工况1车辆平面加载图(单位:cm) 图7工况2车辆平面加载图(单位:cm) 各荷载工况的荷载效率系数见表2。 表2各截面荷载效率系数计算表 2.3动载试验方案 动载试验包括车辆激励试验和自振特性测试 试验2部分。 车辆激励试验的测试截面选择在活载作用下 结构应变最大的截面8-8处,布设KD4001工具 式动应变计,见图8,采用DRA一107A数字动态应 变测试仪对跑车、刹车、跳车分别进行测试数据采 集。车辆激励试验加载车型同静动试验。但由于 多辆车无法做到对桥同步激励,所以试验时选择 1辆车进行激励试验。 图8动应变测试传感器布置图 采取脉动法进行自振测试,使用国家地震局 工程力学研究所研制生产891一II速度传感器作拾 振器,布设在桥面两侧,见图9。放大装置采用与 之匹配的DLF-8型四合一放大器,采集器采用东 方所INV306DF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整个 测试系统见图lO。 图10脉动试验测试系统组成框图 采用DASP软件分析系统对测试数据进行 谱分析,根据相关自相关谱、互相关谱、各点相位 及相干系数确定各阶频率。结构阻尼系数用阻尼 比D 表示为: D 一In( / )/Af (2) 式中: 为第n阶频率;Af为第n阶半功率带宽 频率。 3试验数据分析 3.1静载试验 结构性能评定根据如下:①按施工图进行计 算得到的理论检算值;②按规范规定的挠度、强度 和裂缝容许值。从校验系数、实测值和理论值的关 系曲线、相对残余变位(或应力)、结构刚度要求等 4个方面来对该桥进行评定,见图11,12,表3,4。 : 垂: 1: 巷珈 25 2013年第4期 孔繁龙:施桥运河大桥荷载试验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0 5 莹 1O 15 2O 25 一- g: : : =:= :;: : : =:= :i=:= :;一- 4 - 1 20 加载项 a) 工况1荷载作用下关键截面应力图 - ̄5——8:一+85-一2 ̄一85-一3一-*-58-一4-—x,- 48-一 + 48-一26 ̄一84-一; -—84-一3 1 1 20 加载项 b) 工况2荷载作用下关键截面应力图 图12 试验荷载作用下腹板应力图 表3试验荷载作用下测点相对残余变形表 表4工况2荷载作用下关键截面应力分析表 由图11、图12,表3、表4可知: (1)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挠度实 测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挠度校验系数小于1.0, 结构刚度满足要求。 (2)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关键测 点应力值均小于理论值,应力校验系数小于I.0, 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3)位移测试控制截面量测的相对残余变形 均在《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要求的 20 范围以内,表明卸载之后结构的变形能够及 时恢复,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3.2动载试验 脉动测试时,分次采集的各测点速度信号,典 型测点时程波形曲线和自功率谱见图13~图16。 I 。 孱一2 时间/s 图13 1号测点时程波形曲线 频率 iz 图14 1号测点自功率谱 4 i 2。  -2 群 160 170 180 190 200 时间/s 图15 6号测点时程波形曲线 频率/Hz 图16 6号测点自功率谱 根据各测点时域波形图,通过DASP软件分 析系统进行传函分析和模态拟合,得出主桥的自 振频率和阻尼比见表5。 表5振特性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表 8 孑L繁龙:施桥运河大桥荷载试验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2013年第4期 部分典型动应变时程曲线实测图见图17,各 工况下实测动力放大系数结果见表6。 表6车辆激励试验结果汇总 i 由图13~图17,表5、表6数据可知: 5 10 15 20 2 3O 35 时 /s (1)由模态试验基频和理论计算值对比可以 看出,试验桥跨自振频率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表 明结构的整体刚度较大,满足设计要求。 (2)本次试验桥梁一阶频率实测值为0.78 Hz,由于自振频率是结构的固有特性,反映结构 一a) 10 km/h跑车时域波形图 l 淑 {萄 的整体刚度,因此该特征参数可作为今后检查的 个参考指标。 (3)在匀速跑车作用下,各测点的动应变测 时 /s 试数据比较稳定,在刹车和跨越障碍作用下,动应 变测试数据增长较小,表明实际动荷载对桥梁结 b)20 km/h跑车时域波形图 2 构的冲击较小。 4 结语 1 曩 。 1 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施桥运河大桥主桥受力 : 时间 性能和正常使用状态承载能力满足公路一II级荷 载等级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c) 10 km/h刹车时域波形图 2 1 崔国宏,沈东强,高 丽,等.新保安大桥成桥静动 载试验研究EJ].铁道建筑,2007(8):5-7. i 0 E2] 韩艳,陈政清.茅草街大桥动力特性有限元模拟 髫一1 —与分析EJ].公路,2003(3):66—70. 2 3 时间/s [3] 李运生,张博庆,张彦玲.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自振 特性的分析E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7,10 (4):21-25. d)10 km/h跳车时域波形图 图17激励试验下测点应变时域波形图 [4] JTG/TJ21—201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Analysis of Load Test and 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of Shiqiao Canal Bridge Kong Fanlong (Yangzhou Waterway Management Department,Yangzhou 22500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test the bearing capacity under normal service loading and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hiqiao Canal bridge。load test was conducted and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The loa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under normal service loading of Shiqiao Canal bridge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load grade—II standard and the bridge is in good condition. Key words:shiqiao canal bridge;steel pipe concrete tied arch bridge;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dynamic characteristics:MIDA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