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近既有线的新隧道开挖爆破减震技术

临近既有线的新隧道开挖爆破减震技术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 第2期 2 0 0 0年6月 工程爆破 ENGINEERING BLASTING Vo1.6.№2 June 2000 文章缩号:1006—7051(2000)02—0078—04 临近既有线的新隧道开挖爆破减震技术 .刘加尧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雨面抽l/『 一 / 程局。湖北襄樊441000) 姜:在与既有隧道的间距很小的情况下进行新隧道的开挖爆破.应不影啊线路的正 常运营。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控制爆破震动的技术措施 本文论述了所采取的各种减震 措麓。其中包括开挖厩序、搀槽形式、循环盎尺的确定。散整爆破的使用 及周遗空孔的设 1 一引 置等。此外.还介绍了爆破震动监测。 关■词:铁路醢道;开挖;控制爆破; 中臣分 ;5.4.而 五了 组 A 。 BLASTING VIBRAT10N—REDUCT10N TECHN0L0GIES F0R EXCAVAT10N 0F A NEW TUNNEL CL0SE BY EXISTING RAILWAY TUNNEL LIUfia・yao (The 11th En neeringBureau ofChina Railzoay Construction 坤 Xiangfan。Hubei 441000,China) ABSTRACT:The excavation of a new tunnel with s smal1 space to an existing rmlway tunnd shouldn’t aff ̄t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railway.For this lyeason,a series of technological measuI、es for control f bloasting vibration must be taken.In this paper.the adopted vibration-re— duction measur∞,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excavatig sequence.cutn mode,advance per round-the use of milliecond delsay blasting and the set—up of uncharged peripheral holes and oth. el-8,are discussed.In addition.the monitoring of blastig vibratnion is introduced. KEY WORDS:Railway tunnel;Excavation;Controlled blstiag;Vinbration monitorig n1 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新杨柳湾隧道位于梅花车站附近,与旧杨柳湾隧道并行.全长150m,隧道开挖断面尺寸为 宽7m、高8.6m,形状是半圆拱形。开挖山体为溶蚀丛残丘地貌.上覆有0~2m厚的粘土。地 表溶沟溶槽发育.围岩为Ⅲ~Ⅳ类石灰岩.地下水不发育。 收■时问 2o00—01—05 怍●■开;刘加耗,工程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刘加尧:临近既有线的新隧道开挖爆破减震技术 -79・ 1.2安全要求 旧杨柳湾隧道建成于2O世纪6O年代初,已有3O多年的历史.且施工质量较差,因而该隧 道的抗震性能较差。新建隧道与旧隧道之间的间距为4~15m不等。由于新旧隧道之间间距 较小.在开挖新隧道时,只有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才能确保既有隧道的接齄网、衬砌和线路免受 爆破震动的危害。按照(爆破安全规程),一般的隧洞安全振动速度值为l0~15cm/s,为确保 既有隧道的安全,将安全振动速度值定为小于5cm/s。 2爆破方案及减震控制措施 2.1开挖方法的确定 鉴于新旧隧道间距较小,从震动安全角度考虑,爆破规模较大的全断面开挖或上下台阶法 开挖显然不能有效控制爆破震动。所以,结合既有隧道的实际状况,我们采用整个断面的分区 掘进爆破的方案。 2.2减震掏糟形式的确定 在对隧道爆破震动的多次监测中发现.一般掏槽孔爆破在整个断面爆破中比相同装药量 的其他炮孔爆破产生较大的振动速度,因此选择合理的掏槽形式及掏槽孔位置.是紧邻既有隧 道的新建隧道开挖中控制爆破震动的关键措施。 楔形掏槽具有掏槽效果好、能为辅助眼爆破 创造较好的临空面等特点,可以减少辅助眼爆破 时的震动强度.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杨柳湾隧道的地质条件、开挖方法以及机械 设备和工人的技术水平.我们决定采用楔形掏槽。 为减少掏槽孔爆破震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将掏 槽孔的位置布置在离既有隧道较远的I区,具体 ] 位置见图1。图中圈内的数字表示雷管段别,1O+ 2表示孔内装10段毫秒雷管、外串2段毫秒雷管。 2.8其他减震措施 (1)采用小循环进尺。进尺小则循环爆破方 量小,一次爆破药量小.相对地爆破震动也小。 (2)炮孔线形布置和起爆。炮孔线形布置和 起爆的优点是布置炮孔简单,炮孔参数准确,临空 单位l cm 面好,可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具有减震效果。 (3)微差爆破。微差爆破是把一次起爆的许 多炮孔分为若干组按先后顺序起爆,其实质也是 减少一次起爆药量,因而髓达到降低爆破震动的 目的。 圉1炮孔布置圉 (4)加强炮孔堵塞。加强炮孔堵塞可以提高 Fig.1 Blast zoning and b thDle pattem 炸药能量利用率、有效地降低单位耗药量,相对地减小爆破震动。 (5)周边设空孔。在紧邻既有隧道一侧的Ⅱ、Ⅳ开挖区中,每两个装药周边孔之间设一空 孔,形成孔间距为25cm的一排密孔,它可以有效地反射隧道开挖区爆破时产生的应力波和震 动波,减少震动波对既有隧道的破坏。另外,减震孔还可起到导向孔的作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0 工程爆破 3爆破参数的选取 3.1最大分段蓑药量 由于在不同爆破条件下.介质系数和震动衰减系数^、a值相差很大,因此在爆破设计的 初始阶段很难确定^、a的合理取值。 我们认为.由爆破振动速度现场监测值、爆心距、最大分段装药量回归出的k、 值,可以 较好地反映爆破现场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和爆破规模,用于计算爆破振动速度值是比较准确 的。因此.我们在洞口明挖处和进洞口处进行了多次爆破开挖试验和震动监测,获得了多组测 试数据,由此归纳出只有一个临空面条件下的 、 值.即k=121、 :1.7。 由萨道夫斯基的爆破振动速度公式可得最大分段药量公式: Q=R (【v]Ik) (1) 式中:Q为最大分段装药量.kg;【 ]为爆破安全振动速度,[ ]=5era/s;R为爆心距,m;^、 a是与岩石性质、地质条件、爆破规模等综合因素有关的系数。将^、a、【 】的值代入(1)式 Q=0.00367R (2) 得: 在新、旧隧道间距范围内取不同的爆心距R的值井用(2)式计算,所得不同爆心距下的最 大分段药量如下: R,m 4 4 5 5 5.5 6 6 5 7 7 5 8 8.5 9 10 11 0,kg 0.23 0.33 0.45 0.6 0 8 1 0 1.25 1 54 1.87 2.25 2.6 3.66 4 88 如此计算的最大分段药量值可作为起爆网路的设计依据。 3.2爆破循环进尺 为减小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震动危害.须对爆破进尺进行控制。根据隧道的围岩状况 和当地供应爆破器材的情况,确定爆破循环进尺为1.5m。 3.3爆破参数 (1)掏槽孔的布置。楔形掏槽时掏槽孔与开挖面成一定角度.角度较小时爆破效果较好, 但钻孔困难且影响辅助孔的布置;角度大.炮孔深度大,掏槽效果差。考虑到循环进尺较小.将 掏槽孔的角度取为63.5 。掏槽孔的深度要比循环进尺适当加深,具体布置详见图1及表1。 衰1爆破参数 Table 1 Blasting parm'nete ̄s 8 8 86 6 2开控部位I区 ・ 炮孔名称 掏槽孔 辅助孔 周边孔 殷别 l、2、3 4、5…6 7 8 9、10 1、2、3 4、5、6、7 8、9、10 1…2 3 4、5、6、7 8、9 10 1、2、6 3、4…5 7 8、9 10、10+1、10+2 孔耀 }m 1.45 1.1 1.2 1.1 1 1 1 2 1 1 1 1 1.2 1.1 1.1 1.2 孔数 { 6 16 11 9 8 10 35 7 10 9 12 9 单孔装药量 殷装药量 } 0.6 0 40 0.12 0.30 0.30 0.08 0.45 0.35 0 15 0.3 0.3 0 08 R,m } 《 1.2 1.6 0 72 0.9 0.6 0 24 2 25 1.4 1.5 0.9 0.6 0.24 Ⅱ区 掘进孔 掘进孔 周边孔 Ⅲ区 掘进孔 掘进孔 周边孔 Ⅳ区 掘进孔 掘进孔 周边孔 断面积54.2 .炮孔142十.设计进尺1 0m.单位耗药量0 81kg/ .单位面积炮孔敷2.62十, ,每循环总耗药量43.9kg; R为袭药中心至既有隧道近佩边墙的距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刘加尧:临近既有线的新隧道开挖爆破减震技术 ・8l 工■■一 (2)辅助孔的布置。辅助孔的布置主要是确定炮孔间距和最小抵抗线,这两个参数应根据 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孔深来确定,根据围岩的具体情况、炮孔的不同分区,取孔深为1.1m,孔间 距为0.7~0.8m。具体布置见图1及表1。 (3)周边孔的布置。工程实际中,为形成光滑的轮廓面,光爆孔间距n 一般取得较小,考 虑到围岩为Ⅲ~Ⅳ类,取口光=0.5m,光爆孔的最小抵抗线Ⅳ光:(1.0~1.5)口光,取w光= 0.5~0.7m,线装药密度为0.06~0.15kg/m。靠既有隧道一侧的周边孔,每两个装药孔之间 设一空孔。作为减震、导向孔,空孔与光爆孔的间距为0.25m。 (4)炮孔装药量计算:Q=KWah 式中:K为单位耗药量,取K=0.5~1.Okg/m ,具体取值视岩体情况和炮孔所在分区的不同 而定;口为炮孔间距,m;W为最小抵抗线,m;h为炮孔深度,rn。 3.4开挖顺序 综合考虑控制爆破震动和地表沉降的要求,全断面的开挖按图1所示的顺序: 一 (1)第一阶段先开挖上弧导的I区,再开挖上弧导的Ⅱ区。Ⅱ区开挖时可借用I区创造的 临空面,减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2)第二阶段开挖墙部的Ⅲ区、Ⅳ区。Ⅲ区开挖时可借用I区创造的l临空面,减小对既有 隧道的影响;lV区开挖时可借用I区、Ⅱ区、Ⅲ区创造的临空面,使其爆破时产生的震动大大减 小。第一阶段应超前第二阶段1~2个循环。 3.s起爆网路设计 开挖爆破中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微差起爆网路。为确保网路安全、准爆,采用孔内外微差 的复合式起爆网路,火雷管导火索引爆。鉴于当地所供应雷管的最高段别是1O段,爆破网路 设计时,按1~10段设计。 4爆破震动监测 4.1测试仪器与测点布置 测试系统由CD一1传感器、DSvM i赠振仪及笔记本电脑组成。 以往的i赠试经验表明,开挖新隧道时爆破产生的最大振动速度的位置在离开挖区最近的 旧隧道的衬砌上,其高度与开挖区中心的高度相同。所以,3个i赠点布置在旧隧道与开挖区相 对应的位置上,即水平高度为开挖中 tL"的高度,里程分别为掌子面里程、掌子面前lm和后lm 的里程,i赠点呈线状布置。 4.2测试 分别对桶El明挖处的实验炮和洞口开挖处进行了多次振动监测,i赠得的最大振速为 2.08cm/s;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求得能较好反映该隧洞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和爆破规 模的K、a值。 里程为DK267+050以后,测点距离开挖区只有6m,离最后出El处只有4m。为确保既有 隧道的安全,每一次爆破开挖都进行监i赠,从i赠得的结果来看,最大的振动速度为4.1cm/s,小 于5cm/s的安全振速。 5结束语 (1)在新隧道开挖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开挖里程,由于爆心距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最大段位 (下转第77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棘成光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厂房吊车粱岩壁成型控制{錾破 ・77・ 破方案和各设计参数是正确的,爆破药量已调整到最佳值。 7几点体会 (1)在地质结构面很发育的条件下,采用双层光面爆破一次爆除岩壁保护层,岩壁成型效 果仍很理想。双层光面爆破和普通光面爆破相比.其区别在于把精确光爆孔附近的那一排崩 落孔作为粗光爆孔,在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上.类似于精确光爆孔i其优点在于可提前切断延 伸到设计壁面里的地质结构面.这样设计光面爆破,可进一步降低爆破震动对岩壁的破坏作 用,从而取得比普通光爆更佳的壁面质量。在厂房尾水嗣F 断层及其影响带的开挖中.双层 光面爆破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爆破效果。因此 双层光面爆破可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种复杂 轮廓的开挖。 (2)开挖过程中发现岩壁面有两处超挖达30cm.据现场技术员反映.那是测量放线误差较 大所致。因此.测量放线必须精确,才能提高岩壁开挖质量。 (3)钻孔时应确保孔位、钻孔方向和深度的准确;孔内残碴应清除干净,装药前再复查,发 现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光爆孔药卷的绑扎,虽然操作简单,也不能有任何疏忽,否则易造成孔内装药不匀.有 的部位药量过大而有的部位药量过小,影响光爆效果。 (5)要取得光爆的整体效果.必须把好各工序的质量关,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尤其钻爆工 序由私人包工队承包之后,更应加强这关键工序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清荣.控翩爆破c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2】龙维棋.特种爆破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3】蔡福广、光面爆破新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上接第81页) 药量,控制了爆破振动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保证了开挖进度.并节约了开挖费用。 (2)爆破震动的监测在开挖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测量实验炮,并通过回归分 析求得系数K、a值.用于指导爆破设计;在开挖过程中.尤其是在新旧隧道距离很近时应经常 进行监测.当爆破震动超出安全范围时可以及时更改设计,确保既有隧道的安全。 (3)紧邻既有隧道开挖新隧道,为确保既有隧道的安全.除了严格控制分段起爆药量外,还 应分区开挖,要先爆破远离旧隧道的区域,为后来的爆破形成新的临空面。 (4)在靠近既有隧道恻的各个周边孔之间设置空孔(与装药孔的间距为25cm)作为减震 孔.可以起到明显的减震作用。 参考文献: (1]齐景岳,等.隧道爆破现代技术c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杜.19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