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
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三十多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脚印: 1980年 拨乱反正展开 1996年 董建华当选首任港首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召开 2001年 北京申奥成功 1983年 首届春节联欢晚会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87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 2003年神舟五号升天 1989年 40周年国庆 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1990年 11届亚运会在京举行 2006年 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1995年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2010年 上海世博会 1996年 外汇体制改革进展 足迹1983年:春晚的进步 1983年,中央电视台制造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一经推出,令全国人民耳目一新,受到普遍的欢迎和称赞。 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届春晚的服装尽显浓重的时代气息,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身着红色的连身裙,乌黑的披肩发,凸显出年轻、朝气,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特有的质朴笑脸。而男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
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这台晚会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
足迹1990年:亚运会
1990年9月22日下午,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
36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5200运动员参加27个比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角逐,经过14天的激烈竞赛,亚洲各国运动员创下一连串辉煌的纪录。中国健儿和各路健儿一起,刷新42项亚细亚纪录和98项亚运会纪录,打破4项世界纪录,超6项、平5项世界纪录、中国选手喜获大面积丰收,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第一,即: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总计341枚。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闭幕式于1990年10月7日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中国近万名文艺工作者和青少年演出《今夜星光灿烂》,中央电视台向国内外转播了闭幕式实况 足迹1995年:京九铁路 1995年11月16日上午11时35分,纵贯南北九省市的京九铁路最后两节轨排在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的定河桥南端连接完毕。随即,国务院副总理、京九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邹家华宣布:京九铁路全线铺通。至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奋战三年,铺通京九”的决策目标提前实现,也圆了中国人民一个“世纪梦”。
京九铁路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京九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工期最紧、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这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加快建成京九铁路,对于大幅度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完善路网布局,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和革命老区人民致富,促进对外开放和港澳地区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足迹1999年:西部大开发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足迹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 2001年7月13日——对于每个中华民族的儿女来说,这一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全体委员将投票选
举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就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名字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中国体育人士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 在申奥成功当晚举行的庆祝活动中,数万名首都群众汇聚北京中华世纪坛,“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标语随处可见。国家主席江泽民也第一时间出席庆祝仪式,并发表了“热烈祝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衷心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们都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等慷慨激昂的讲话,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足迹2001:WTO •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足迹2003: 神州五号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足迹2004:十二大---小康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 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足迹2006: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2008年 北京奥运会举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也是蒸蒸日上的!1984年
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共获得100枚奖牌,金牌51,银牌21,铜牌28
2010年 上海世博会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也是有中国举办的首届世
界博览会,总共有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
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衣食住行对比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