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

作者:韩瑞凯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5期

摘要:本文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的定义,综合分析和探讨我国城市设计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预测,为我国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设计,定义,现状,问题 1.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设计理论和手段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布局进行设计的方法,是一种对城市建设行为的连续性决策过程[1]。城市设计质量的好与坏,将直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高质量的城市设计方案可以增加城市空间的物质完整性与延续性,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并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城市设计的主要因素包含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等,而其追求的目标是在城市空间中形成和谐、活力高、过程美的城市特色。 2.我国城市设计现状及问题研究

综合分析和研究我国城市设计的现状,可以发现在城市设计中存在着如下几个发展问题: (1)城市设计的操作主体存在分歧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城市规划设计学科,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先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并拟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指导大纲对城市建设工作进行建议和指导,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城市设计的操作主体是规划设计师;在城市空间中直接设计具体建筑和外部空间来达到城市规划的目的,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城市设计的操作主体是是建筑师。城市设计实现途径的二元化决定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以规划师为操作主体的城市设计指导大纲在实践中具体建筑和外部环境的设计可能无法很好地落实;以建筑师为操作主体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案,缺乏系统性和整体规划性,不能很好地做到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在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中,不同的专业的设计角度会使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着相对的局限性。对于规划设计师来说,注意力多集中于整体和系统的城市布局规划,无法很好地落实具体建筑和外部环境的设计;对于建筑师而言,主要从建筑学角度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注重建筑本身的设计,往往会忽略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容易造成城市建设的建筑化。 (2) 城市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缺乏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开发项目的管制是我国的城市设计管理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及建设过程中,仅有很少的设计时间能够做到在整个城市管理控制体系嵌入城市设计成果,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因此,我国基于城市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探索进程中。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多是直接将城市设计成果作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依据。但城市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研究性质和长期性特征,不但要根据规划上的新问题进行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而且对城市的主体开发区域和局部开发区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活动进行协调和统一。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和城市的具体功能划分的管理实现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控制,往往会对变化中的城市发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在我国城市设计实践成果缺乏相应规范标准评价和衡量是造成管理和监督实施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2]。

(3)城市设计成果的调研基础和客观目标缺乏深入性

深入而又细致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研的缺乏,是我国诸多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这往往会造成城市设计偏重于形象设计、缺乏高质量内容等缺陷。由于设计进度短、工作量大等压力影响的缘故,往往会造成城市设计任务为了保证设计进度而大幅减少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在我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城市设计往往会成为表现政绩的手段,导致城市设计成为地方行政部门相互之间争夺的资源。因此,城市设计成果缺乏从总体上对整个城市未来的前瞻,缺乏对城市所面临挑战及存在问题的深入认识和把握,也缺乏针对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的手段和长效反馈机制[3]。

3.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方向

(1)实行建构协调与公众听证相结合

城市作为一个各种利益的综合的集合体,其规划和发展必须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并使城市的市民、公司企业、职能部门等都能够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受益。因此,在城市设计实践进程中亟需构建一个拥有不同行业人才,能够做到以城市规划和建设为工作核心,兼顾各个团体的利益的协调机构,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项目进行长期的监督和反馈,以保证城市设计成果实施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定期召开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公众听证会,以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想法,并进行收集和归纳,以满足公众对城市设计成果的期望。 (2)重视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城市设计成果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到技术性因素和制定因素的双重影响。技术性因素主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技术提取城市空间中的特殊元素,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布局处理,并制定适当的引导和和控制措施,从而满足得到高质量的城市设计成果的目的。而制度性因素主要依照制度对城市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影响,而且以技术性因素作为控制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操作手段。在未来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对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对城市设计的影响的重视程度。

(3)城市设计与生态环保结合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应将生态环保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设计内容之一。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生态环保理念,以生态学中的相关思想、原则作为指导思想,深入探讨和分析城市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在设计实践中制定最优策略,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协调好自然环境与人工建设环境的关系,构建出自然环境良好、生活质量高的城市空间环境。 4.结语

本文明确了城市设计的基本定义,综合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城市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预测,为我国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柏椿.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8(08):66-69.

[2]阎树鑫,关也彤.面向多元开发主体的实施性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7(l1):21-26. [3]唐雁.吴唯佳.城市设计制度建设的争议与悖论[J].城市规划.2009(02):72-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