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读后感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读后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读后感 赵树辉

一本好书能很好的促进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我认真研读了《好课是这样练成的》一书,获益匪浅。本书汇集了众多一线教师对名师经典课例的听课、思考、品悟以及名师们自身对课例的教学反思,我们不仅能从中领略到名师们的教学智慧,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什么是通过千锤百炼磨出来的好课,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品味细节的精彩,第二篇:教法的完美与缺憾,第三篇:经典课堂反思与精华。

一、关注细节显智慧

教师不仅要拥有教学智慧还应关注细节。正如书中所写:当教学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时,当具体的目标、场景随着情况发生改变时,教师能敏锐洞察到,并能灵活机智地应对。因为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细节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

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细节处理的功夫上。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在很多的时候,课堂上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评价语、一声激励,会生成一种引导、一种点拨……往往就蕴含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的大智慧就是由一个个容易忽略的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的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

二、掌控教法无定法

这本书的第二篇,是由许多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见解的优秀数学老师,以他们“熟生巧,巧生华”的形象出现在我的头脑中。细细的品味了“教法的完美与缺憾”。在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觉到了这些特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他们的这种快乐溢于言表,感染着我.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堂课不难,通过磨练上堂好课也不是很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是快乐的。这些

老师们的快乐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是一种缘于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真诚的爱的快乐.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爬上心头,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相互对话,相互辩论,当小老师,把科学知识融进小故事里,小游戏里,让学生通过听小故事做小游戏悟大道理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感觉课堂不再那么枯燥那么漫长,从而期盼下一节课的开始。

三、学会反思促成长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叶澜教授这样说。在第三编中,“经典课堂反思与升华”带给你的是名师的课堂实录与反思。课堂天下事,得失才心知,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如何反思,如何提升,如何继承优秀经验,如何总结失败教训,名师为你娓娓道来,他们的心得与做法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启发我们真正领悟什么是通过千锤百炼磨出的好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集众人之长,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我觉得教学反思,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进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上完一节课后,要立即回顾教学过程,体会教学中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包括教学中达到或超过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引起教学共鸣、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等等,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长期就积累素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升华,时间长了,就会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从中领略到了众多名师的教学智慧,同时我看到了一节好课,是在教师关注细节、掌握教法、学会反思的前提下形成的。好书也须用心品读,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提升。希望今后我也能上出更多的好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