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体会附30例报道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体会附30例报道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浙江创伤外科2010年2月第l5卷第1期ZH J J Traumatic,February 2010,Vo1.15,No.1 ・25・ ・诊治分析・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的应用体会附3O例报道 黄定蒙 陈瑞海李祖能 nslow孔处放置硅胶管自右侧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设备 径0.8 1.8cm.平均1.3cm;胆总管直径 漏.于Wi0~2.2cm。 器械的不断完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穿刺孔引出。 2手术方法:采用全麻。首先常规“四 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本院于2006年1月 1.至2008年9月开展腹腔镜联合纤维胆 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解剖标 2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0例,疗效满 志辨认胆总管,在距十二指肠上缘1~ 意。现报道如下。 结果 手术均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170 2.5cm处用胆管刀或细针电凝钩在胆总 分钟,平均95.6_+19.5分钟;术中出血量 管前壁纵行切开胆总管,长O.5~1.0cm。 70 380m1.平均180.4_+29.5ml;术后肠功 1资料和方法 8+9.7 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胆总管切口, 能恢复时间24—72小时,平均37.术后住院天数7—15天,平均10.7±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胆总管结石 如结石位于切口附近.可用弯分离钳在 小时:8天。术后发生皮下气肿5例,未予处 患者.术前均行B超或CT检查明确诊 胆管切口上下端外面向切口推压直接取 1.术后发生胆漏2例,经引 断.其中23例合并胆囊结石,7例合并 出放人收集袋内。结石离切口较远,用纤 理后自行吸收:未发现胆总 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男19例,女¨ 维胆管镜探查取石,将胆管镜从剑突下 流后自愈。随访1~32个月,例:年龄29~78岁,平均54.4+9.4岁。病 套管经转换套管放人腹腔,经胆总管切 管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复查B超或CT  未见胆总管结石残留或复发。 程1月~2年.平均4.2月:胆总管结石直 口放人胆管内,发现结石后用网篮取石,用胆道镜检查左右肝管,发现结石后取 作者单位:325800苍南,浙江省苍南县 出。用5—0可吸收无损伤缝合线行胆总 3讨论 第三人民医院 管I期缝合或置人T管引流,检查无胆 胆总管结石占胆囊结石发病率的 再更换体位, 骨折,或横行合并后壁骨折,适合采用 髂腹股沟人路,固定前柱,—Langenbeck人路固定后柱; 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VI起于髂后 采用KocherAccuracy of reduction and clinical re— sults in patients managed operatively 上棘.经大转子的顶点向远侧延伸至大 若后柱移位明显,可先固定后柱,再更换 腿外侧。该手术人路的优点是解剖比较 体位固定前柱。 within three weeks after the injury[J]. J Bone Joint Surg Am,1996,78A:1632— 1645. 简单.且易充分显露髋臼后壁,后柱骨 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常见的 折:缺点是术中易损伤坐骨神经,臀上血 有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  。本组病例中有1例发生术后异位 管及神经,术后易发生异位骨化。对于前 等[2孙俊英,唐天驷,董天华,等.移位复杂型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 志,2002,22(5):300-303. 柱,前壁骨折,以及前柱或前壁合并后半 骨化。术后3月复诊时明显感觉患侧髋 横形骨折,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口起 关节疼痛,功能障碍,x线检查显示髋臼 于前213髂嵴,沿髂前上棘,腹股沟韧 附近软组织中有骨化现象。文献报道.异 3郑松,龚遂良,徐荣明,等.移位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的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 20o5.10(4):319—320. 带.止于耻骨联合上方两横指处。该人路 位骨化的发生率差别很大 ],发生率可 4徐来元,刘文军,欧阳斌,等.髋臼骨折的 的优点是切口与皮纹平行,手术疤痕小, 为3%一69%,是因缺乏主要的分类标准。 手术治疗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 术中不切开关节囊,手术创伤小,不损伤 发生异位骨化主要与骨折类型。损伤程 2008,13(2):142-143. 有无合并颅脑损伤,以及手术入路有 5周富根.费自威.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 臀肌.术后功能恢复快.几乎不发生异位 度.骨化.且易于髋臼上方髂骨部的骨折显 关,特别以延长的髂股入路发生率最高。 疗[J].浙江创伤外科,2008,13(4):31l一 312. 露固定,有利于髋臼的解剖复位。对于T 由于手术例数太少,难以作出准确的统 型或累及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单一切 计分析,还需不断积累病例。 口不能满意完成对侧柱的复位,而双切 6刘沂.骨盆与髋臼骨折[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4,298—299. 口可明显提高髋臼的复位质量。术中采 用飘浮体位;若前柱移位明显,则先采用 参考文献 1 Matta JM.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 [收稿日期:2009—05—19] (编辑:李谷) ・26・ 浙江创伤外科2010年2月第15卷第1期ZH J J Traumatic.February 2010.Vo1.15.N0.1 l0%一2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成为 都应置人T管引流,尽可能选用较粗的 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要顺着胆总管的方 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但无法解决胆总 T管以使日后形成的窦道短、粗、直,便 向进行,避免使用暴力或盲目钳夹,以免 管结石的问题。为了达到微创治疗的目 于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若结石较多, 造成胆管创伤。 的,有的医院采用内镜括约肌切开后腹 不宜强求一次性取净结石,以免手术、麻 本组临床资料表明,腹腔镜联合纤 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醉时间过长。胆总管探查口的缝合要严 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有 后内镜括约肌切开[】 。但内镜括约肌切 密,缝合后可经T管长臂注水以了解缝 效、安全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可达 开亦有其局限性.如高位的盯胆管结石. 合是否满意,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胆漏的 到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 结石直径>2cm,难以取 .易引起出血、 发生[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 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 胰腺炎、胆管炎等并发症,以及乳头括约 无论是I期缝合还是置T管引流均需置 症少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肌破坏导致胃肠液向胆道返流等.增加 腹腔引流.以避免腹腔积液感染的发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腹腔镜技 了胆管结石的复发率 。此外,若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失 败.还需二次开腹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 苦和治疗费用。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 石术既可使Oddi括约肌免遭破坏,又有 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治疗效果 与传统手术相当的优点 。 3.1严格掌握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 杏指征:多数外科医师公认,即使开腹手 术情况下.切开胆总管取石也往往比胆 囊切除术要闲难得多.加上腹腔镜联合 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白术受到许多 主客观条件限制,其难度可想而 。而腹 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百术 的治疗原则,所要达到的治疗效果与开 腹手术是一致的。因此.术者对腹腔镜联 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难度 要有足够的认识.选择符合适应征的胆 总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 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笔者认为,手术适 应征为:①原发性、继发性的胆总管结 石,诊断明确,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或不伴 胆囊结石.胆总管略扩张者,近期内应无 严重的急性胆管炎发作.继发性胆总管 结石,以活动度大的较好;②B超、MPCP 及术中胆道造影不能排除胆总管结石. 尤其适用于高龄、肥胖、不能耐受开腹 者;③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蛔虫症需要 手术治疗者。 3.2胆总管I期缝合或胆总管T管引 流的指征:如果胆管内结石数目在2~3 枚以内、顺利套取结石、未反复多次在胆 管内张网套石、胆管壁无明显炎症水肿 并经术中造影或纤维胆道镜检查确认无 残留结石以及括约肌功能正常、胆总管 下端通畅者可行胆总管I期缝合;否则 降低术后吸收热的发生率,同时还能观 察有无胆漏.即使有胆漏只要引流管通 畅.患者无腹部体征,也多可经保守治疗 后治愈 。本组有12例行胆总管I期缝 合,余患者均放置T管引流。术后发生胆 漏2例,均为胆总管I期缝合术后患者. 予以腹腔引流后自愈。 3-3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 开取石手术要点: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 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足以传统开腹手 术探查为基础.其手术目的与开腹手术 基本相同 它既保护括约肌功能,符合生 理需要[6 3,术者除具有熟练的开腹治疗 胆道结石的绎验外.还要有熟练的腹腔 镜及纤维胆道镜操作技巧和熟练的腹腔 内缝合打结技术。这样才能实现手术创 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疗效高.充 分显示微创外科的优越性 ]。手术过程 lf|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切开的部位应选 择在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的前壁,该 处壁较厚,牵引和缝合时不易撕裂.切开 时将胆囊管上提,助手向下牵压1 二指 肠球部,以保持适当张力,采用向上钩挑 的方式,以防切开对侧胆管壁;②如遇到 胆管壁上的 血影响操作时,尽量采用 小纱布压迫止血,不轻易使用电凝止血, 以免烧伤胆管。即使在胆总管旁使用电 凝止血时,电流要小,通电时间要短 ; ③术中取石主要经剑突下戳孔进行,但 在取难取性结石时应注意顺势而为,调 整剑突下戳孑L,尽量上移紧靠肋弓,便于 取出胆总管下端结石,右肋缘下切口下 移至肋缘下3指,便于肝内胆管结石的 套取;④遇到较大结石或较固定的结石 时.可先用胆道刮勺或取石钳咬碎,松动 后再用套石篮取石。在使用硬器械取石 术不断提高,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 总管切开取石术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 用 参考文献 I Rojas OS,Arizpe BD,Marin LE,et a1.Tran- 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eholedo— cholithiasis[J].J Gastrointest Surg,2003,7 (4):492—496. 2赵普,莫耀良,唐传军,等.腹腔镜、胆道镜 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腹 腔镜外科杂志,2007,12(4):325—326. 3朱子宜,宋伟,陈永胜.腹腔镜配合胆道镜 治疗胆总管结石[J].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2006,11(5):411. 4陈小勋,黄顺荣,罗汉传,等.腹腔镜胆总 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比 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7): 666—668. 5赵普,莫耀良,唐传军,等.腹腔镜、胆道镜 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腹腔 镜外科杂志,2007,12(4):325—326. 6 Hochberger J,Tx S,Maiss J,et a1.Manage— ment of difficult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J].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 2003,13(4):623. 7刘纲.王晓琳.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 总管切开取石10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o6,22(10):1154—1155. 8胡三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并发 症及其防治[J].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4,27(7):7—9. [收稿日期:2009—04—04] (编辑:李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