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 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捐款(包括实物捐款)累计已逾百万之巨。(广播稿)
B . 4月18日,该犯与两同伙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公告)
C . 梅:落叶乔木,品种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红、白等颜色,气味清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呈黄色,可食用,味酸。(工具书)
D . 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育局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育局的报告)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2. (3分) (2016·新课标Ⅰ卷)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②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③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3. (15分) (2017·赣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在甲骨文中“册”字作 ,是像若干支简编联成册之形。当时称呼史官就叫“作册”。
依质地分,简牍有竹、木两类。与竹简的宽度相仿的木条则名札。竹简和木札在用途上并无区别,所以木札也
第 1 页 共 13 页
可以称为简。不过竹简修治好了以后,还要烤干主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并防止变形,叫“汗青”或“杀青”。文字则写在篾黄的一面,是为简的正面。篾青是简的背面,篇题有写在这一面的;因为卷起来之后,它反而露在外面。木简则无须杀青,它的材质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毛白杨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简写长文时,须先编联成册。编绳多数为麻绳,它的专门名称叫“书绳”,讲究的简册用丝绳编联。根据书写的内容不同,简的长度亦有别。最长的三尺简是“书法律”用的,故汉人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说法。书写儒家经典要用汉尺二尺四寸的简。皇帝的策书长二尺。策书以下的制书、诏书、诫敕等用的简短些,为汉尺一尺一寸,称“尺一诏”,或简称“尺一”。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自有其方便之处,缺点是太笨重。古人虽然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但丝织物价昂。东汉时当过济北相的崔瑗有一部书要送人,犹自称“贫不及素”,即用不起帛来抄写。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
我国西汉就有了纸。它们以破旧的麻絮、麻布、绳头等为原料,已经过简单的切、舂、打浆和抄造,然而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这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用树皮造纸是一项新技术,它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可是要把树皮制成纸浆,仅用类似沤麻的石灰发酵是不够的,还必须反复舂捣、脱胶,并以强碱液蒸煮。鱼网的网结硬,也必须施以强化的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而这一套新技术推广到麻纸生产上,又必然使后者的质量得到改进。1974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东汉晚期字纸,是一种单面涂布加工纸,厚约0.07毫米,涂层均匀,纸面平整。它的纤维帚化度高,交结紧密,是已经发现的东汉最精工的纸张。
到了晋代,造纸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开始在纸外涂一层矿物质白粉,继而采用植物淀粉糊作涂层。之后,又将淀粉糊直接掺到纸浆中,成为悬浮剂,可使纸浆中的纤维均匀分散,便于抄造。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堵塞纸面上纤维间细微的孔隙,使运笔时不致滃晕走墨。此外,还先后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法对纸张进行加工。其中染潢是以黄檗液染纸。黄檗是芸香科的树木,其韧皮中含有小檗碱。用黄檗液染过的纸呈淡黄色,防蛀。由于纸是黄色,书帙(书套)随之也用黄色。潢纸还可以用雌黄涂改误笔,雌黄与潢纸的颜色相近,误写处“一漫即灭,仍久而不脱”(《梦溪笔谈》)。后来衍生出“信口雌黄”的成语,指任意窜改和胡编乱造。染潢后加蜡砑光的纸叫硬黄纸。经过后来技术的不断改进,到了唐代,这种纸坚硬光滑,书写流利,抗蛀防水,是当时最高级的纸张品种。
(节选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人在商代就采用竹木和简牍作为书写材料,与竹简宽度相仿的木札之所以也可称为简,是因为它在
第 2 页 共 13 页
用途上和竹简并无区别。
B . 为了防止蠹虫蛀蚀和材料变形,竹简在修治好后还须烤干主材中的水分,这叫“汗青”或“杀青”,木简则无须进行这样的工序。
C . 如果书写长文,则须先把多支竹木简编联成册,甲骨文中的“册”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一般的编绳为麻绳,更讲究的简册则用丝绳。
D . 简的长短决定了书写内容的不同,最长的用来“书法律”,其次用于儒家经典,再次用于皇帝的策书,策书以下则用最短的材料。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因丝织物价格昂贵,如果用它作为抄写材料,即使像当过济北相的崔瑗这样的人也难以承受,这样自然就促成了我国纸张的发明。
B . 东汉前期,人们在造纸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用树皮造纸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而对鱼网处理的新技术又使麻纸的质量得到改进。
C . 晋代的造纸技术主要体现在使用矿物质白粉,使淀粉糊成为悬浮剂,以及对纸张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方面。
D . 因为黄檗中含有小檗碱,人们采用黄檗液染纸,这种染过的纸叫做潢纸;潢纸除了可以防蛀,还便于用雌黄涂改笔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西汉的纸因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只适合用作包装;而东汉因新技术的出现,出现了质量更高、更适合书写的纸张。
B . 作者引用《尚书·多士》和《梦溪笔谈》中的言论,主要是为了分别说明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出现时间和雌黄涂改笔误的作用。
C . 文中“汗青”指的是对竹简的一种加工方法,而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指代史册,两者意思不同。
第 3 页 共 13 页
D . 我国古代书写材料不断得到发展,商代主要是竹简和木牍,西汉开始出现纸,东汉、晋代纸张不断获得改进,唐代则出现了高质量的纸张。
4. (18分) (2017高三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钟摆
约翰和凯蒂结婚两年以来,从没分离过一晚上。他目瞪口呆地把字条读了又读。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起了波折,竟然使他不知所措了。
她吃饭时经常穿着的那件红底黑点晨衣软绵绵无精打采地搭在椅背上。匆忙之中她把平日穿的衣服扔得东一件西一件的。一个装着她爱吃的黄油硬糖的小纸袋丢在那里,包扎绳松开着。一张日报铺在地板上,上面的火车时刻表被剪掉了,留下了一个长方形的口子,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嘴。屋子里每一样东西都表明一种缺损,表明灵魂和生命的离去。约翰·帕金斯站在没有生气的遗物中间,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哀伤。
他着手收拾屋子,并尽可能布置得干净整洁。当他触摸到凯蒂的衣服时,他感到有一股恐惧之感悄悄袭上心头。他从来不曾想过,假如没有凯蒂,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她已经完全成为他生活的依恋,就像他呼吸的空气——时刻都不能缺少,但自己竟然一直没有察觉。现在,她没有预先通知就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她从来不曾存在似的。当然这持续不了几天时间,充其量也不过一两个星期,但这对于他来说,就仿佛是死亡之手已向他伸出,威胁着他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他的家庭已是风雨飘摇。一个扁桃腺化脓的丈母娘把他的家庭守护神和家财统统赶到了九霄云外。约翰从冰箱里取出冷藏羊肉,煮了一些咖啡,孤零零地坐下来吃饭。这顿凄凉清冷的晚餐过后,约翰坐到了窗前。
他没有心思抽烟。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召唤着他出去寻欢作乐。夜晚是属于他的。他可以不受盘问地出去,像任何一个逍遥自在的单身汉那样,无拘无束地寻欢作乐。只要他高兴,他可以痛饮,游荡,尽情玩到天亮;不会有怒气冲冲的凯蒂在等着他,扫他的兴。只要他高兴,他可以在麦克洛斯基那儿同一班嘻嘻哈哈的朋友打落袋弹子,直到黎明的光辉盖过电灯光。以往,当弗罗摩尔公寓的生活使他厌烦的时候,他总是苦于婚姻的羁绊。现在羁绊解除了。凯蒂不在了。
约翰·帕金斯不善于分析自己的情感。但是当他坐在那间没有凯蒂的十英尺宽十二英尺长的客厅里时,他丝毫不爽地猜中了他烦恼的主要原因。他现在领悟到,凯蒂是他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他对凯蒂的感情,以往被单调枯燥的家庭琐事搞得麻木了,如今却因凯蒂不在面前而猛然觉醒。歌喉美妙的鸟儿飞走之后,我们才体会到它的歌声的可贵。
“我真是不可救药的笨蛋,”约翰·帕金斯暗忖道,“我真糊涂,怎么能一直这样对待凯蒂。每天晚上出去打弹子,同朋友们鬼混,不呆在家里陪陪凯蒂。让可怜的姑娘一人留在家里,身边无人宽慰,顾影自怜!约翰·帕金
第 4 页 共 13 页
斯,你真是个自以为是的蠢货。我要弥补过去对不住那个姑娘的地方。我要带她出去娱乐。从现在起,我要同麦克洛斯基那帮人一刀两断,不再来往。”
不错,城市在外面喧嚷,召唤约翰·帕金斯出去。此刻,在麦克洛斯基那儿,朋友们正在悠闲地消磨时光,玩着每晚的游戏,把弹子打落到网袋里去。但是花花世界也好,哒哒作响的弹子棒也好,都提不起那个因为妻子不在而心情懊丧的帕金斯的兴致了。他本来有的东西被剥夺了,以往他不加珍惜,甚至有点儿轻视,现在却需要它了。泪水——是的,晶莹的泪水盈满约翰·帕金斯的眼睛。一旦她回来,情况一定会有所改观。他一定要弥补以往他的所有疏忽。失去了她,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门打开了。凯蒂提着一个小提包走了进来。约翰吃惊地张着嘴,痴呆地望着她。
“啊呀!回到家真高兴。”凯蒂说,“妈病得并不厉害。萨姆在车站上等着我,他说妈的病只不过稍微发作了一下,电报发出之后就没事了。于是我搭下一班火车回来了。我现在真想喝杯咖啡。”
约翰·帕金斯看了看钟。八点一刻。他伸手拿起帽子,朝门口走去。 “约翰·帕金斯,我倒要知道知道,你这会儿想到哪里去?” “我打算去麦克洛斯基那儿,”约翰说,“跟朋友打一两盘弹子。”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有改动)
(1) 本文第二段不避其繁描写屋内的景象,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 (2) 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反复写到窗外的城市,有什么作用? (3) 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4) 结合小说的标题“钟摆”探究小说的意蕴,并就小说反映的问题做简要评析。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7高二上·岳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半溪山水碧罗新。
第 5 页 共 13 页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③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①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②黦(yuè):污迹。③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 . 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C . 第五句写会唱歌的百舌鸟站在高枝上婉转歌唱,赞扬像百舌一样口才好的人 D . “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友张祜。 E . “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 (2) 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6. (15分) (2019高三上·海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第 6 页 共 13 页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1)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且求中以益己 益:充实 B . 吾子无以韩责我 责:指责 C .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 D . 不敢倦,不敢爱 , 不敢肆 爱:吝啬 (2)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 . 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 .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 .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在《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文章中也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担任老师的意思。 B . 柳宗元认为自己无法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 C . 柳宗元认为自己学问不够,又不像韩愈那样胆大,所以一直不愿意担任别人的老师。 D . 如果有人来请教关于“言道、讲古、穷文辞”的问题,柳宗元还是愿意答疑解惑。 (5) 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7. (1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第 7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1)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须臾,裁决俱尽 俱:全都。 B . 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 顾:回头。 C . 以济明皇太平之政 济:救济。
D . 近者稍倦于勤 稍:渐渐。 (2)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自以才不及崇 / 皆以美于徐公
第 8 页 共 13 页
B . 而:爱身保禄而从之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 焉: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 君何辱讨焉 D . 其: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 谓其妻曰
(3)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 委积:聚积,堆积。
B . 夫不肖用事 用事:执政,当权。 C . 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 相与:互相,交相。 D . 公当出入为藩辅 出入:指出将入相。 (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以卿坐镇雅俗耳。 (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 B . 崇曰:“然则竟如何?” 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 C . 一遵其法,无所变更。 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 D . 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安全和危险,的确是有罪的行为。 (5) 请把材料一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6) 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也有说他是“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9高二下·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花的纤弱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山的沉稳是一种姿态,水的灵动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跑是一种姿态,休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
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怎样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2-1、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3-1、
3-2、
3-3、 4-1
、
4-2
、
第 10 页 共 13 页
4-3、
4-4
、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5-1、5-2
、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第 11 页 共 13 页
7-3、
7-4、
7-5、7-6
、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
第 12 页 共 13 页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