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陶瓷成形工序缺陷产生原因简略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陶瓷 ・ 25 ・ 卫生陶瓷成形工序缺陷产生原因简路分析 卢志辉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 天津300384) 在卫生陶瓷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缺陷产生原因的 正确分析,对于整体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品质的提升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做出正确的分析 就不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有效地解决产品存在的 问题。笔者在接触卫生陶瓷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成形 工序的部分缺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采取的措施 进行了描述。从缺陷产生的现象划分,大致分为9类。 l 变形 因半成品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烧出来的成品变形 超标。原因分析: 1)成品坯体厚度达不到要求的(如6 ram),可以导 致变形。措施:延长坯体的吃浆时间,保证湿坯的厚度 不低于9 mm。 2)脱模湿坯坯体过软。措施:延长坯体的打风时 间,保持模具的干燥。 3)模具结构局部变形,导致双面吃浆的部位坯体 过薄,不能承受烧成过程中的自重力。措施:经常检查 模具的结构,保养好模具,紧固好模具的卡具。 4)半成品不能满足检验标准的要求。措施:加强 半成品的标准要求,按标准仔细操作。 5)模具上线后,由于局部开裂,随意打磨模具,造 成产品局部变形。措施:产品局部开裂,需要正确分析 原因,不能随意打磨模具,可以找主管领导确认后,由 相关技术人员或开发人员处理。 6)原料工序造成成品变形的因素。原料工序主要 是真对泥浆性能的稳定,在洗、选、配料、磨制一系列工 序中应该重点掌握。措施:①泥浆细度要严格控制,从 产品变形角度来说要控制泥浆细度必须在l btm或1. 2 btm以上,否则会影响坯体成形。②泥浆的含水量, 在保证含最少水分的前提下,又要有足够的流动性,一 般泥浆含水量介于3O 9/6~4O 9/6之间,如果含水量高, 必然加重模具吸浆负担,延长吸浆时间,坯体脱模后含 水量也高,因而坯体发软。含水量低,泥浆稠化性提 高,流动性差,也容易因泥浆容重高而产生坯体局部变 形。③泥浆应具有适当的可塑性,并在石膏模具中具 有成形能力。应注意泥浆的陈腐期(一般在5~1O d) 和泥浆的温度(10~35。C)。这是因为不经陈腐新出 磨的泥浆会影响模具吸浆,成形能力差,相应的泥浆温 度高也会成形瘫塌。④要注意泥浆的合理调配,注浆 用泥浆要由新泥(经陈腐后)、回浆泥、回坯泥3部分组 成,在比例上以回浆泥为主,以新泥和回坯泥为辅,否 则,会引起泥浆性能的变化,容易发生变形缺陷。⑤对 于各单位原料配方,因使用原料不同,不能强求一致, 但是从泥料制坯后的收缩率要适当合理,特别是高可 塑性软质原料,作为坯体成形不可缺少的原料,泥浆必 须含有相当量的高可塑性原料,才能达到良好的成形 效果。由于收缩率大,使用时在不影响成形的条件下, 加入量愈少愈好。如果加入过量,浇注时在粘土粒子 被石膏模吸附着一层后,次层的水分不易通过,因而影 响吃浆速度,使坯体瘫塌,在干燥过程中也容易变形。 2 内裂 在半成品时期,坯体的内部就已经有裂纹或因厚 度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成品开裂。原因分析: 1)成品坯体厚度达不到要求的(如6 ram),成品出 现的开裂归于内裂缺陷。措施:延长坯体的吃浆时问, 保证湿坯的厚度不低于9 mm。 2)脱模湿坯坯体过软,在操作过程中导致湿坯内 部出现裂纹。措施:延长坯体的打风时间,保持模具的 干燥。 3)在放浆过程中,由于压力不足或过高造成的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6 ・ 陶瓷 5)孔眼的打制过程中,走水不到位。措施:在打制 各种孔眼的过程中,要注意用水把打制出来的孔眼上 的毛刺、毛裂处理干净。 坯局部排浆不净,导致半成品在干燥过程中内部开裂。 措施:应严格控制放浆压力为0.1~O.15 MP。 4)由于模具过湿,擦模力度不够,所用泥浆水的混 浊度低等造成湿坯局部排浆不净,导致半成品在干燥 过程中内部开裂。措施:严格控制模具湿度,不能过 6)成形后半干的坯体在搬运过程中受到震动或局 部磕碰。措施:搬运过程中,谨慎操作,注意坯体不颠 不震,不磕不碰。 湿;擦模的力度和所用泥浆水的f昆浊度,以能够加快吃 浆速度,硬化坯体为宜。 5)湿坯在存放时放置不合理。措施:湿坯在存放 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找好放置角度,垫好支撑和垫片。 6)湿坯在干燥过程中,坯体局部干燥过快,整体收 缩不均。措施:不论在干或湿的环境中,一定要控制坯 体均匀干燥,适应坯体的收缩过程。 7)补裂深度不够,粘接不实。措施:补裂时,要求 达到坯体的2/3以上;粘接时,要求掌握好对接坯体的 硬度。 8)成形后半干的坯体在搬运过程中受到震动或局 部磕碰。措施:搬运过程中,谨慎操作,注意使坯体不 颠不震,不磕不碰。 9)由于模具擦水,打滑石不均或模具开帮时用力 不均,造成坯体局部受力,形成内裂。措施:注意模具 的处理,局部受力部位应打滑石,擦水要均匀,开模用 力要均匀。 3 成裂 注修工操作不当造成成品上的裂纹。原因分析: 1)由于注修工在检查湿坯或干坯时不仔细,丢漏 的细小裂纹。措施:在检查裂纹的过程中,必须仔细, 使用手灯时,要用灯的侧光去返照裂纹,尽量不要直接 照裂纹。 2)补裂深度不够,粘接不实。措施;补裂时,要求 达到坯体的2/3以上;粘接时,要求掌握好对接坯体的 硬度。 3)补裂不实。措施:在补裂时尽量使用三七配比 或四六配比的泥浆水,这样有利于坯体的结合,捻裂 时,注意掌握裂纹两侧的坯体均匀受力,不能使坯体过 软,捻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刀口和裂纹中的水捻出来。 4)割裂、压裂不到位。措施:在割裂、压裂的过程 中,一定要注意必须超出裂的长度,两头各5 mm左 右,以防漏裂。 7)粘接裂,因粘接半成品时,由于软硬不一造成的 裂纹。措施:注意调节粘接坯体的软硬一致性。 8)模具处理不好,致使产品开裂。措施:注意模具 的擦水、打滑石,掌握好吃浆、打风时间。 9)开模裂。措施:揭底、拉帮的过程中,要求用力 均匀,操作者配合默契。 10)架托裂。由于湿坯在架托上存放造成的裂纹 (一般呈鸡爪形,背面有明显痕迹)。措施:①检查托架 是否匹配坯体;②托架必须保持清洁;③坯体硬度要达 到要求;④放坯体时,注意掌握坯体均匀受力。 4 修糙 注修工操作不当造成半成品上的凹凸或局部变 形。原因分析: 1)由于产品在搬运的过程中,造成局部磕碰,形成 半成品修糙。措施:搬运过程中,仔细操作,注意坯体 不颠不震不磕不碰,对于磕碰的地方判断其修好后有 没有变形。 2)湿坯时操作不当,造成产品局部变形。措施:操 作湿坯的时候,不做处理的表面不要用任何物件碰到。 3)不会用手灯检查坯体表面,擦坯时漏掉修糙。 措施:正确的手法是,用灯的侧光返照坯体的表面,能 够容易检查出坯体的不规则的点。 4)各种孔眼打制不规矩变形超标,孔眼周围不干 净,影响安装。措施:严格控制各种孔眼的标准程度, 保证有效的安装空间干净,无坯粉、泥渣等。 5)模具上面有小孔,造成湿坯上有突起,干坯打平 后,烧成后仍然显现出来。措施:时常检查模具是否有 小孔,发现时用石膏及时堵好。 6)堵产品表面的气孔时,处理不好,造成成品该部 位突起或塌落。措施:堵这样的气孔时,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堵上去的泥块厚度要和正常的吃浆坯体厚度接 近,挖孔和切泥要形成喇叭型的接口,用泥浆粘上轻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陶瓷 ・ 27 ・ 抹平即可。 7)坯体局部过软或过薄。措施:仔细检查成品变 形部位,分析成品,从模具上擦水、加长吃浆打风时间, 或者做模具的局部修整,换除该部位模具块等。 8)由于模具合模缝过大,造成成品部分合模线部 位突起。措施:调整模缝或换除老模具;从湿坯上不再 擀压,采用补裂办法。 9)半成品局部的预变形不符合标准,造成成品局 部变形超标。措施:严格控制半成品标准。 i0)模具上线后,由于局部开裂,私自打磨模具,造 成产品局部变形。措施:产品局部开裂,正确分析原 因,不能私自打磨模具,可以找领导确认后,由相关技 术人员或开发人员处理。 l1)管道中热浆回得不净。措施:在注浆前,必须 把管道中的热浆回净,否则会出现泥缕缺陷。 5 棕眼 成品表面形成的直径l mm左右的渗透到坯体的 针孑L。原因分析: 1)泥浆中有气泡,注到模具中后,没有散开。措 施:在注浆过程中,检查泥浆罐中的气泡,可以用手或 其他干净的棍棒加以搅拌,使气泡散开;可以使用U 型管,疏散气泡,缓解气泡的形成和聚集。 2)管道不净,管道中有异物,使泥浆在流动的过程 中,形成气泡。措施:定期检查和疏通各种管道,保障 泥浆流动畅通。 3)早晨在回浆时不净,造成管道内的热浆注到模 具内。措施:回浆时要检查泥浆是否回净,可以用手来 感觉泥浆是否变凉。 4)模具过湿,造成注到模具中泥浆内的部分气泡 不能被吸收。措施:合理打开烘干模具的缝隙;可以有 效烘干局部模具。 5)模具局部结构不合理或者上线角度有问题。措 施:仔细检查气泡的形成原因,及时找主管领导解决。 6)注浆过快,造成气泡不能及时散开。措施:合理 调配注浆时间,一般控制在2O~30 rain之内。 7)模具内部不干净,导致有些有机物存留坯体内, 烧成时形成熔洞。措施:仔细掸、擦模具,清除异物。 8)干坯按压针孔不实,造成烧成过程中气体排出 时再次形成针孔。措施:按压针孔时,一定要用干坯蘸 水堵孔,排净孔中的气体。 9)湿坯处理针孔时,未将针孔中的气体排净,造成 烧成过程中针孔处继续排气形成棕眼。措施:在处理 湿坯时,仔细检查出现针孔部位,可以用刀轻轻擀压出 气孔,然后用刀尖挑开气孔再压实,或用少量泥块修 补,但是必须注意泥块和坯体软硬度相近。 i0)泥浆中的气泡很多,不易查找原因。措施:模 具到期时及时更换模具;可以先把泥浆注到模具的一 半左右,用手抓开泥浆中的气泡,在此操作中,一定要 控制好合模时间,以免跑浆。 l1)在原料工序主要反映对各硬质和软质料拣选 不细,有些杂质更突出的是有机物质混入其中,导致泥 浆发酵产生气泡。措施:加强泥料的拣选。 l2)真空出磨的泥浆,向储浆池输送过程中因冲力 大,在泥浆池中产生棕眼;泥浆池缺乏定期清理,池底 部杂质多,也容易产生棕眼。措施:注意调整送浆的压 力;定期清理泥浆池。 13)由原料向成形泥缸,泥罐输送泥浆中,管路不 合理而产生棕眼缺陷。措施:经常批量出现针孑L时,可 以调整管路,以解决该问题。 14)成形泥罐真空脱气达不到额定要求(660 mm Hg以上),使泥罐底部泥浆所含棕眼得不到排除。措 施:注意真空脱气的压力,定期清理泥罐。 15)供浆压力偏高,一般平面供浆超过2.5 kg/ cm。,高压供浆超过4 kg/cm 则容易出现棕眼。措 施:有效检查和控制供浆压力。 16)不使用管道压力注浆的泥缸,每天不能有效搅 拌。措施:每天必须有效搅拌泥缸中的泥浆。 17)供浆管路形成互相串连,高低不平的网状结 构,也会因供浆时互相冲击而产生棕眼。措施:设计管 路时,尽量避免此种设计。 6 成脏 坯体内部有脏物,造成成品表面有破开釉面的釉 面卷曲。原因分析: 1)泥浆不干净。措施:每天检查和使用过滤网,并 做到每天清理,赃物过多时,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2)注浆、模具管路不干净。措施:每天仔细检查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8 ・ 陶瓷 及时检查模具局部变形的情况。 通管路。 3)模具内部处理不干净,导致有异物或干坯渣注 3)模具上线后,由于局部开裂,私自打磨模具,造 成局部问隙过大。措施:产品局部开裂,正确分析原 因,不能私自打磨模具,可以找相关人员处理。 进坯体中,形成成脏。措施:合模前,仔细清掸模具内 的异物。 4)干坯按压针孔不实,造成烧成过程中气体排出 时卷曲釉面形成成脏。措施:按压针孔时,一定要用干 坯蘸水堵孔,排净孔中的气体,以防爆开产生成脏。 4)模具过湿,造成坯体局部吃浆不实。措施:合理 打开烘干模具的缝隙;有效烘干局部模具。 5)吃浆时问过短,造成坯体局部吃浆不实。措施: 5)上浆气管中的干坯处理不净,导致在插管过程 中,有干坯渣掉人模具中。措施:插管前,处理干净管 中的坯渣残留。 6)合模过程中用力过大,导致部分残留模具间隙 中的赃物或石膏渣掉人模具中。措施:合模过程中用 力要均匀,轻轻合模。 7)掸擦滑石粉不均。措施:均匀涂擦滑石粉,掸擦 模具时,仔细检查有无局部残留。 8)擦模的泥浆水不净。措施:使用清水、干净泥浆 勾对泥浆水。 9)擦模、擦坯的海绵或手巾掉渣掉毛,残留在坯体 内部或表层。措施:经常检查和调换掉渣掉毛的海绵 和毛巾。 10)在擦干坯时,产品局部没有擦净,有残留异物。 措施:擦坯时,一定要擦清坯体的各个角落。 l1)回坯不干净,造成泥脏。措施:要求注修工,洒 在地上的泥浆和回坯泥不能混入回坯泥中;定期检修 管路或泥罐,保持泥罐、管路的洁净度。 12)成形铁脏。措施:①固定修理工具地点,强调 要远离坯体;②检修设备要注意不得有铁屑混入;③成 形工具要选择不锈钢制品,禁止用铁质或其他妨碍产 品釉面质量的制品。 7 坯泡 由于坯体内部有夹层,造成产品在烧成过程中进 裂或产品表面出现较大的突起。原因分析: 1)模具设计不合理,局部间隙过大。措施:在新模 上线吃浆过程中,割开坯体,仔细检查坯体的厚度是否 符合要求,一般双面吃浆的部位l0~14 mm。 2)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变形,造成产品局部间隙过 大。措施:定期检查模具的紧固情况,随时保持模具的 紧固状态,在模具上标注号码,从成品上发现问题后, 每天跟踪,保证坯体的厚度满足单面吃浆的要求,一般 双面部位也可以满足;掌握模具的湿度,适当调节吃浆 时问;掌握泥浆的容重,适当调节吃浆时问;根据模具 吃浆能力及泥浆的吸附速度,适当调节吃浆时问。 6)交坯时间过早,坯体不干。措施:根据坯体的干 度,适当延长交坯时问,保证交干坯。 7)模具局部打滑石粉过多,或局部过湿,造成产品 局部吃浆不实。措施:仔细检查模具,保证模具滑石均 匀,湿度均匀。 8)湿坯局部太软,吃浆不实。措施:检查模具局部 是否石膏过于硬化,如果是,应及时解决或更换模具。 9)注浆过程中,在坯体局部有大量气体积压,形成 超过针孔的坯泡。措施:严格控制注浆时问,注浆速 度,对罐内的多泡泥浆进行搅拌。 8 冲刷 需要功能检测类产品,产品的冲洗功能达不到要 求的现象。原因分析: 1)吃浆时问过短或过长,坯体过薄或过厚,造成管 道管径太大或太小,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措施:每天跟 踪,保证坯体的厚度满足单面吃浆的要求;掌握模具的 湿度,适当调节吃浆时问;掌握检查泥浆的容重,适当 调节吃浆时问;根据模具的吃浆能力及泥浆的吸附速 度,适当调节吃浆时问。 2)冲洗孔的打制不正确。措施:严格控制冲洗孔 的方向、数量、问距,以及冲水孔直径的大小、长宽等, 使其必须满足要求。 3)冲洗孔的打制不通透,造成冲水时有堵塞现象。 措施:打孔时认真体会孔一定要打透、打到位,检查干 坯时,仔细检查孔是否符合要求。 4)割口类产品,割口过大或过小。措施:严格按照 标准割口。 (下转第32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32 ・ 陶瓷 4)处于压油路的管接头及各种阀的泄漏,特别是 马达或油缸内的密封装置损坏,内泄漏严重。 哪个部件溢油。如溢流阀故障,则拆开溢流阀,加以清 洗,检查或更换弹簧,恢复其工作性能。 3)检查溢流阀(安全阀)并加以清洗后,如故障仍 未消除,则拆开有关阀进行清洗;检查密封间隙的大小 及各种密封装置;更换已损坏的密封装置。 4)如果有一定压力并能由溢流阀调整,但泵输油 弄清原因之后,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理或更 换磨损零件,清洗有关元件,更换损坏的密封装置等。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了陶瓷坯料成形机液压系统 出现一般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液压系统 能否正常运行与液压油的清洁度有密切关系,在液压 系统El常运行中,维护油液清洁及预防油液污染尤其 重要。因此,要保证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一方面要有 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最大限度降低系 统污染;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 率随压力升高而显著减小,且压力达不到所需要的数 值,则可能是由于泵磨损后间隙增大所致。排除方法 是测定泵的容积效率,即可确定泵是否能继续工作,对 磨损较严重者则进行修配或加以更换。 6 工作机构运行速度不够或完全不动 产生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泵输油量不够或完全 不输油,系统泄漏过多,进入马达或油缸的流量不够, 溢流阀调节的压力过低,克服不了工作机构的负载阻 力等,其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下。 1)泵转向不对或泵吸油量不够;吸油管阻力过大; 严格的管理制度。总之,液压系统故障是错综复杂、千 变万化的,对于出现的故障要认真分析,彻底排查;熟 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逐渐做到迅速、准确地判断 和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油箱中油面过低;吸油管漏气;油箱不透气使油面受到 的压力低于正常压力(大气压力);油液粘度太大或油 温太低;电动机转速过低;辅助泵供油量不够。这些都 会导致油泵吸油量不够,从而输出油量也不够。 2)泵内泄漏严重。泵零件磨损,密封间隙(尤其是 l 忘广怀.液压应用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1 2窦培明,潘玉田,胡双启.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介析及 处理方法探讨.机械管理开发,2006(1):79~8O 3姜峰,朱勇.液压系统主要故障分析与消除方法.机械 工程师,2006(4):124~126 端面间隙)变大或泵壳的铸造缺陷,使压力油与吸油腔 相通起来。 4李金明,苗晓婷.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试验技术与试验,2006(1):66~68 5 丁苏萍.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及排除.全国性建材 3)溢流阀或压力油路中的某些阀、阀芯被杂质卡 住,在进、回油口处于连通位置,使压力油路的油液流 到回油路去。 ; = e 名 0 \=;\=; \=;\=;\=;\=;\ 名 名 名 名\ 科技期刊——陶瓷,2006(11),48~49 e 名\ 名 e 牙 ;\=;\=;\= 名 名\=;\ ;穹 (上接第28页) 在泥浆表面,如紫木节,大同砂石等都会含这种物质。 5)粘接类产品,粘接水道部位偏移,造成一侧或局 部间隙过大或过小、堵塞。措施:粘接水道时,必须保 证水道的均匀流畅。 措施:对软质原料加强拣选,在中碎阶段注意及时捞取 漂浮杂质,以免混入泥浆之中。 2)注浆时,截门开启较大,泥浆流速快,泥浆在模 型中形成浆柱翻腾。这样一些黑色有机物质就会随泥 9 泥缕 产品表面呈现曲线形黑色或黑褐色泥迹,或一条 明显的水波纹状。原因分析: 浆冲力,浮在坯体表面。措施:①对泥浆中的黑色有机 物质,在注浆过程中,要用手搅拌,使之散开,不能成 团,以防止浮在产品表面;②注浆时要做到慢、稳尤其 是水箱类单面吃浆产品;③如坯体表面发现这种缺陷, 必须认真打磨,用刮刀刮去泥迹和黑色波纹,然后用浸 湿绒布将坯体擦好。 1)原料中粘土软质原料所含黑色有机物质,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