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几点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0年第1O期(总第154期) 应用能源技术 关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几点思考 邢志强 。金世哲 (1.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 动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K0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3230(2010)10—0001—03 Further Issu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XING Zhi.qiang ,JIN Shi—zhe (1.SME Service Cen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01,China;2.Committee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Energy and environment fife the signiicant ̄undatif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will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the stable,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Key words: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性 和必要性 能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 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 条件。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培育以低碳排放 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 境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因此,加 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重要体现,必须全力扎实推进。 第二,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新型工 业化有效途径。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 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该省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一些新 情况、新问题又亟待解决,原来以低端产业、低附 第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又好又 快”的发展战略,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 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路 子难以为继。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既是有效 化解该省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有效 手段,也是实现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 展、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的本质内涵。黑龙江省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煤 炭消耗最多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稳步快速 第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该省经济社 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化进程, 可以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耗、促进 发展,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 加剧。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 收稿日期:2010—09—11 修订日期:2010—09—25 作者简介:邢志强(1963一),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现工 作于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约束,保障该 省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节能环 保产业是战略性先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该省初 2 应用能源技术 2010年第lO期(总第154期) 步建立了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节能产业体 系,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明显,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 量广,给节能产业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节能产品 市场潜力巨大。 4—5倍,可将单台炉排能力增大到4~500 蒸t/h,节能率明显;哈尔滨力源高新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开发的LEM高频灯及智能照明节电装置、 哈尔滨应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YZJ系列智能绿 色照明节能器、黑龙江朗明新光源电效科技有限 2 黑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 主要l司题 近年来,该省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 公司开发电磁感应灯在省内外得到普遍推广 应用。 第四,节能服务和监察体系不断健全。几年 能力有新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步人了 较快发展轨道。 第一,经济效益较好。2009年,全省规模以 上生产节能产品(设备)企业179户,实现主营业 务收人577.5亿元,同比增长10%,利税6O.2亿 元,同比增长2.1%,其中,锅炉制造企业l6户,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3亿元,同比下降0.1%, 利税5.5亿元,同比下降3.9%;机电制造企业97 户,实现主营业务收人305亿元,同比增长 18.7%,利税40.5亿元,同比增长19.5%;电力 设备制造企业42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亿 元,同比增长11.9%,利税79.7亿元,同比下降 19.9%;采油设备制造企业8户,实现主营业务收 人9.3亿元,同比下降11.5%;其它制造企业15 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 27.5%,利税4.5亿元,同比增长76.7%。 第二,工业节能降耗成果显著。节能环保产 业的发展,加快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促 进了工业节能降耗。2006~2009年,全省万元工 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9%、5.9%、6.6%、 9.6%,4年累计下降25.2%,提前一年超额完成 “十一五”期间下降25%的节能目标。列入国家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25户高耗能企业,“十一 五”节能总量的目标是356.6万吨标准煤,截止 2009年底,实际节能量486万吨标准煤,完成了 “十一五”目标的137%。 第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较快。以企业 为主体,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联 合推动机制,集中研发了一批重大节能产业发展 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比如,黑龙江普华经济技术 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膜法富氧助燃装置,提 高了燃煤、燃气、燃油的锅炉、窑炉、加热炉燃烧效 率;黑龙江双锅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 “清洁燃烧新型循环床工业锅炉”提高炉排效率 来,通过整合资源、联合重组,支持具有一定规模 和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做专,涌现出了 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咨询、设计、评估、检测、诊 断、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如哈尔滨工大中远工 控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热电企业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的开发、设计、生产、调试、维护以及锅炉燃 烧过程自动控制、优化技术和母管蒸汽压力系统 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中开发的母管制 运行锅炉燃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 进、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全省节能监察机构 初步建立,省节能服务中心、哈尔滨市节能监察中 心等l4家骨干服务机构,都相应制定了规范的执 法工作流程,明确了监察职责和范围,在执行淘汰 落后产能专项调查、千户企业能源审计等活动中 发挥了积极的监察督导作用。 虽然该省节能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 许多矛盾和问题。技术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科 研队伍力量薄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 量不高,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发展 缓慢,技术开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节能企业 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管理差、竞争力弱等问 题,缺少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节能 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推动机制,服 务机构规模小,发展缓慢;部分地区对节能产业重 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 难度较大,尤其是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改造企业 与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供需信息不对称,节能产 品省内市场占有率低。 3 加快黑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的几点建议 在当前能源环境日益紧张和约束加大的形势 下,国家把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结构 调整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该省 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 2010年第10期(总第154期) 应用能源技术 3 策环境和市场空间。我们要积极顺应经济发展的 业作为各级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和拓 新趋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局和战略 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 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参与、企业为主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投人机 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打造黑龙江绿色经济区的 制。继续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制定节能、 重要抓手,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和重点,加 节水专用设备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政 大支持和培育力度,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经 策认定办法。结合该省实际,研究出台进一步支 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1)坚持科学发展。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4)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建设节能环保 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建 服务产业信息平台,完善信息采集、反馈、发布系 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 统,宣传先进技术和经验,及时发布该省实施节能 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立足当前,着眼 工程项目情况。各级要把搭建信息共享和供需对 长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以深化,从生产、流 接平台纳入经常性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不同 通、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从科技研发、示范推 规模、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推介会、对接会、交流 广、产业化全过程加以推动,从资金投入、政策措 会,切实为企业信息需求提供强大的支持,引导节 施、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加以支持。同时,要加强 能产业围绕市场需求加快发展。广泛开展国际交 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科学论 流与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新能源和节能 证,合理布局,把握节奏,避免一哄而起,防止重复 环保产业博览会、项目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开 建设。 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2)制定配套措施。积极鼓励节能新技术、 (5)加强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加快节 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共性和 能技术改造。根据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的内容确 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 定当年的改造计划,有关部门每年要共同编制 外先进技术,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工业节能改造(推广)目录”,明确推广节能产品 和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 的名称、能效指标及实施企业,并通过媒体向社会 等院校协同参与的技术开发机制,提高科研开发 公布。加大对“目录”的扶持力度,对列入“目录” 能力。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研究、信息咨 的产品,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纳入政府采购目 询、技术服务和宣传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节能环保 录。对购置“目录”中产品或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按产品销售价格或达 (6)进一步营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氛围。 到一定的节能标准,要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助,对 组织开展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系列宣传活动,集 重大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显著的生 中宣传节能环保产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浪费 产企业,要给予财政奖励。 资源、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进一步加 (3)完善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资 强培训,开展经验交流,举办专题讲座,普及节能 金的投入。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设立省级 环保产业相关知识,积极倡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环保 和消费方式,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示范工程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情况,进一 意识。 步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 参考文献 会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 [1] 杨磊,肖长文,祖元刚.植物提取物生产过程中为废 入节能环保产业,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 水的治理[J].森林工程,2008,24(4):44—47. 引导基金,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新能源和节能环 [2] 孙凤英,石惠.纳米材料在汽车尾汽机外净化中的 保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探索利用贴息、小额 应用研究[J].森林工程,2008,24(4):48—49. 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把节能环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