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满分100分,10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质量为2kg的物体A的质量为1kg的物体B,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速度都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惯性都逐渐增大

B.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所以它们的惯性大小相同 C.A的质量比B大,所以A的惯性比B大

D.它们落地后都静止,所以落地后它们的惯性都消失

( )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仍为零

( )

3.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做匀减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B.B球先落地

D.不能确定哪个球先落地

( )

( )

4.两个用相同材料做成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实心球A和空心球B,从同一高度在空气中落下,两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相同,则

A.A球先落地 C.两球同时落地

5.竖直上抛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间为t1,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需时t2,上升时加速度大小为a1,下降时加速度大小为a2,则

A.a1<a2,t1>t2 C.a1<a2,t1<t2

B.a1>a2,t1>t2 D.a1>a2,t1<t2

F1( ) A B 图1

F2 6.如图1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互相接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施加水平推力F1和F2,F1>F2,则A对B的作用力大小是

A.F1 C.

B.F2 D.

F1F2 2

F1F2 27.质量为2kg的物体,在F=1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3m/s2,经过时间t速

度达到v。若从此时开始,水平拉力减小到4N,则物体在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将 ( )

A.以2m/s2的加速度继续做匀加速运动 B.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C.以大小为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D.保持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 )

8.甲、乙两人质量相等,分别站在相同的两只船上并与船保持相对静止,且初速度均为零。若甲的力气大于乙的力气,他们各自握紧绳的一端,用力拉对方,则

A.甲船先到中点 B.乙船先到中点 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 D.无法判断哪只船先到中点

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很好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下落1.5L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

(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10.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降,在此过程中

A.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逐渐增大 B.由于雨滴质量逐渐增大,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由于空气阻力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不变

( )

A B 11.如图2所示,劈形木块B的上表面叠放一木块A,然后一起放在斜面上,B的上表面恰好水平,当B沿斜面加速下滑时,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A.木块B对A的下表面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木块B对A的下表面有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 C.木块B对A的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

D.木块B对A的支持力小于A的重力

12.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物块,速度减小直到停止,其滑行距离的长短决定于

A.物块的质量 B.物块的初速度

C.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

图2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或

按要求作答。

13.一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10N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出发经2s,速度增加到10m/s,

则此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14.某物体质量为2kg,受到大小分别为5N、7N的两个力作用,则物体加速度a的取值范围

为____________。

15.一物体沿倾角37º的斜面恰好匀速下滑时,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若

把斜面倾角增为57º,其他条件不变,此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 16.用F1=2 N的水平力拉一个物体沿水平地面运动时,加速度a1=1m/s2,改用F2=3 N的水

平力拉它时,加速度a2=2m/s2,那么改用F3=4 N的力拉它时,加速度a3=__________m/s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17.在光滑水平面上,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A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1,作用在B物体上产生

的加速度为a2,若将该力作用在A、B两物体构成的整体上时,A、B整体的加速度应为___________。

18.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速度达到v时撤掉力F,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直至停止。物体则F∶F1=___________。

4 v/m·s-1 t/s 2 4 6 8 图3

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1,O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8分)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汽车,经过10s由静止匀加速到速度为30m/s,然后立即

刹车直到停止。设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6倍,求:(g=10m/s2)

(1)加速阶段汽车受到的合力大小; (2)刹车后汽车运动的时间; (3)刹车前后汽车通过的全部位移。

20.(8分)质量m=2.0kg的物体,在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

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g=10m/s2)

21.(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小木板上

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的质量不计),弹簧秤下吊一个光滑小球,将木板连同小球一起放在斜面上,如图4所示。木板固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2,测得斜面的倾角为θ。试由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木板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1)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2)经多长时间物体速度能达到6.0m/s?

(3)当物体速度为6.0m/s时,将水平拉力撤去再经10s物体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θ 图4 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5.D 二、选择题: 9.BC 13.2

14.1m/s2≤a≤6m/s2 15.0.75;3.5 16.3;0.1 17.

2.C 6.D

3.D 7.C

4.A 8.C 12.BC

10. CD 11.BD

三、填空、实验题:

a1a2

a1a218.4∶1 四、计算题:

19.【答案】(1)3×103N;(2)5s;(3)225m。 【解析】(1)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a1=

v=3m/s2 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在加速阶段受到的合力为: F=ma1=3×103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F10.6mg=6m/s2 mm根据运动学公式,刹车后汽车运动的时间为: t2=

0v=5s。 a2(3)刹车前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s1=a1t12=150m

刹车后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120v2s2==75m。

2a2故刹车前后汽车通过的全部位移为:

s=s1+s2=150m+75m=225m。 20.【答案】(1)1.5m/s2;(2)4s;(3)18m。

【解析】(1)用力拉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1=ma1

Fμmg=1.5m/s2。 m(2)设经时间t1物体的速度能达到v=6.0m/s,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a1t1

解得:t1=4s。

(3)撤去拉力后,物体只受摩擦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解得:a1=

a2F1g=1m/s2 m设物体减速运动至停止的时间为t2,则: t2=

v=6s a2因为t2<10s,所以将水平拉力撤去再经10s物体已经停止运动。设将水平拉力撤去物体通过的位移为s,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0v22a2s

解得:s=18m。 21.【答案】

F2tanθ F1【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M。已知木板固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根据平衡条件有: F1=mgsinθ

已知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2,设此时小球及整体的加速度为a。 以小球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2=ma

以整体为对象,设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sinθ-μ(M+m)gcosθ=(M+m)a 联立解得:μ

F2tanθ。 F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