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与颈动脉彩色多谱勒在伴有发作性意识障碍的TIA诊断中的应用
2020-12-0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12月第13卷第12期MMJC,Dec 2011,Vol 13,No.12 ・ 99 ・ TCD与颈动脉彩色多谱勒在伴有发作性意识障碍的 TIA诊断中的应用 李志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f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供 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TIA是脑 梗死的先兆.特别是伴发发作性意识障碍者。发作性意识障碍 在中、老年人中并非少见症状,近来随着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普 及以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的开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 防具有肯定的作用.本研究应用TCD和颈动脉超声技术对 24例伴有发作性意识障碍的TIA患者进行检查,以探讨TCD 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联合应用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患者 中符合TIA诊断标准的患者24例,均伴有发作性意识障碍, 并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肿瘤、出血及脑梗死等。 男l5例,女9例,年龄39~67岁,平均50.6岁。病程均小于 48h,平均l8.6ll。既往有高血压病者20例,冠心病者4例,糖 尿病者3例.高血脂症者7例,风湿性心脏病者1例,吸烟、饮 酒史者17例。 1.2方法 1.2.1 TCD检查 采用EME 3D一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被 检患者取卧位用探头(2MHz)经颞窗、枕窗探测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检测 获得其血流速异常、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f包括闭塞)3种病 变,对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时,每种检查方法均选取被检患者中 病变程度较重的一支作为记录,而且一并分析对侧血管病变 情况。超声束与血管走行角度不超过45。。 1.2.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采用康强330型超声诊断仪, 让患者平卧.颈下垫--tl,枕,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 以7.5—10MHz探头分别对左、右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壶腹部 及颈内动脉连续探测血管,声束与血管夹角小于60。,主要观 察颈动脉内膜增厚(IMT)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指标。 1.3诊断标准ll】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_lJ:脑动脉内血流速达最 高峰时间延长,峰形改变。 血管狭窄诊断标准:平均血流速度>120cm/s,可伴有涡流 产生血管杂音。可有侧支循环形成,出现频谱异常。 作者单位:644100四川省南溪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血流速减慢标准:1支或1支以上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 明显低于正常值下限。 血管闭塞的诊断标准:血管信号消失f主要指MCA、ICA、 ACA),血管远端血流速下降,搏动指数降低,附近血管信号存 在 一定有侧支循环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判定标准[21:在动脉管腔内,检测到突出于 内膜表面的单发或多发性病变(无论从横断面或纵断面扫 描).测量粥样斑块的纤维帽至血管壁外膜前缘的垂直距离, 以1.0ram≤IMT<I.5mm判定为内膜增厚.IMT≥1.5mm判定 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结果 2.1 TCD检查结果 24例患者中TCD异常20例(83.3%),颈 内动脉系统分支血流速度减慢,表现为上升速度下降,收缩峰 圆钝.时间延长,舒张期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下降,提示 血管支配区脑血流量减低。其中有12例为多支血管血流异 常。其中MCA为多(13支)、其次为ICA(9支),8例为单支血 管血流异常,其中MCA狭窄6支,2支ICA狭窄。20例TCD 异常患者有4例形成侧支循环,血流状态恢复佳,在其中2例 是左侧ICA严重狭窄,血流通过对侧ACA经前交通动脉至 患侧ACA、MCA的侧支,形成供血,患侧ACA血流方向表现 为逆转。 2.2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异常l8 例f75%),其中10例颈总、颈内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其 余8例发现颈总动脉分叉处有斑块。回声大小、数目不一。 2.3 24例患者中TCD及颈动脉超声均正常2例。颈总动脉分 叉处有斑块、颈总、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患者TCD均为异常。 3讨论 研究人员对TIA发作的发病机制众说不一,但绝大多学 者认为TIA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其表面斑 块碎裂脱落随血流人脑中,形成微血栓,导致小血管栓塞,引 起脑组织局部循环缺血,TIA发作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1。伴有 发作性意识障碍的TIA特点为发作时呼之不应似深睡状,鼾 声大、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膝胧状态时眼球活动障 碍,以上下活动障碍为主,约10~30min后上述体征消失。经 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液循环及神经保护治疗发作停止。此 24例患者符合上述症状。 通常认为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发生TIA的机率也随 ・100・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12月第l3卷第12期MMJC,Dec 2011,Vol 13,No.12 之增加 。此24例患者的检查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颅内 血管病变的症状加重,也能预测颅外血管病变的存在。通过 TCD检测有可能发现TIA患者潜在的责任狭窄动脉.不仅能 反映出脑血管血流状态的改变。也能反映出脑组织缺血的程 度和范围。当脑血管血流方向、流速发生变化时可直观的在 TCD频谱图上反映出来。如果能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外动脉 参 考 文 献 王为,马伯扬.经颅多普勒基础与临床【M].广州:华南理T大学 出版社,1998:143 华杨.实用颈动脉与颅脑廊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2:168—173 血管病变的程度、颅内血管血流方向、流速变化,及早采取干 预性治疗,将有助于改善颅内、外动脉血管的血流动力学,预 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5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下册.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667—2668 TCD及颈动脉超声作为重复性强、实时、无创的检查方 法,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可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大 汪波,黄一宁.高山.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可能是眩晕的病因 [J1.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6):380—382 Naghavi M,Libby P,Falk E,et a1.From vulnerable plague to vul— 小及数目等异常血流信号;TCD对局部脑血管血流方向、流 速的改变异常敏感。采用两者联合的检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 出TIA患者的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的部位及程度,二者结合 起来更能够尽早发现病变,为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及发展 具有很大意义。 6 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 I.Circulation.2003:108:1664—1672 曹勇军,刘春风.后循环缺血[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73— 775 (收稿:2011-10—21) 1 2 3 4 5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1.看得懂与用得上 实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实践技能性、操作性要求的选题。医学论文同其它科技论文一样。应当有其实用价值,它要 面向临床、面向教学、面向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其内容一旦为医学科技人员掌握,并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就能很好地为人类健 康服务,推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各种临床实践性选题、工具性选题都应有实用价值。 医学期刊虽然都有传播、积累医药卫生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任务.但各种刊物又有它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 色,这种特色是由其不同的办刊宗旨、方针所决定的,并由此规定了刊物的性质、任务、报道范围和读者对象。每种期刊选题要 求、质量和内容要求各有不同。学术类医学期刊要求刊出的论文能够反映国内先进学术水平,要有创新性、探索性和较高的学 术价值的论文。 2.正面经验与反面教训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及医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医学成果的真实记录。作者把自己的临床、科研的经验及成果用文字的 形式表达出来,即撰写成文,才能更好地被同行学习和借鉴。撰写正面经验是临床工作总结的高级形式。 许多人重视和善于总结自己正面的工作经验,使其升华和提高,撰写成文进行学术交流,但不屑于和不重视总结临床工作 中的反面教训.这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临床上有许多反面经验,即教训可以总结,如误诊误治、漏诊漏治,甚至各种医疗事故 等。误诊误治、漏诊漏治是临床医生常常遇到的医源性问题,它不仅给临床工作带来恶劣影响,而且会给病人带来严重恶果,值 得每位临床医生重视。临床医生只有不断总结反面教训,分析其原因,才能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罕见病、疑难病的诊治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