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5期 2006年l0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JOⅥlNALOF NINGBOINSTITIYlEOFEDUCATION Vo1.8 No.5 Oct.20o6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张盈,谭菲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从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两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改变高等职 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等现象,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真正的教 育目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Tl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6o(2oo61o5—0010一o4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 目标的一类高等教育。人文教育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 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存在意义、生命本质、人生目的提供相应的知识、理论、思 想和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目前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地位的逐渐下降已成为 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未能和谐相生、相互融合,而是相互分离,甚 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至相互对立,唯职业教育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1.高等职业教育应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技术型、操作型、管理型人才,但是培育出 来的人才能否始终将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对社会有益的地方,则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成败的关 键。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性,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其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教育工作者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知识 和技能,培养满足社会各行各业所急需的人才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很容易把人贴上某种职 业和能力规格的标签,而忽略其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在《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 录》一书中,汤因比就指出:“教育的本质不是以谋实利为动机,而是寻求与存在于宇宙背后的‘精神存 在’之间的心灵交流O”“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池田 大作也认为:“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 要的问题。”[1 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因其目标定位的功利性需要人文精神的价值引导,人文精神应该成为 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灵魂和底蕴。 收稿日期.'2006—09—12 作者简介:张盈(1979一),女(回族),内蒙古通辽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 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盈,谭菲: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2.培育人文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从l9世纪开始,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科学主义逐渐占 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提倡日渐衰微。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技术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甚至相当多的人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无往而不胜。但是两 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可怕的一面,开始反思战争的残酷和科学技术非人道化的运用所 带来的社会道德危机。 几十年来人文精神的失落己成为当代全球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技术也一度由解放人的力量转化 为桎梏人的力量,并日益使人工具化。“人类创造了引以自豪的物质文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与力 量。原本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但遗憾的是,自工业文明,人类的目光越来越局限于物质领域,精神生 活日渐贫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已成为物质生活的奴隶。物质生活的追求耗尽了现代人的精力,他们 在疯狂的增长和动人的‘物质进步’的竞赛之中,忘却了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即伦理的、道德的、美好 的、情感的需求。但是人毕竟不是一般的动物,生命的意义恰恰在于追求和实现属于人的那种价值。精 神的贫困和价值的失落,这既是全球问题的内容,又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性障碍。” 可见,突出实用 性、注重技术操作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避免实用性的专 业化和技能化教育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单调与萎缩。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1.人文精神的缺失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功利化、实用化和工具化。人们往往根据个人的经验或当前、 甚至是过去某一职业特点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而这种目标很可能是实用的、功利的、现实的。教育 的目标如何,决定了其课程设置隋况如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在设计课程时,应该兼顾社会需求、 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三种价值取向,以人性化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复合型、创造性的人才。学科知识本 身是蕴涵人文精神的,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以及人文学科,但当它们在不同价值取向被设置 时,我们便会发现这种做法本身可能是缺乏人性化的。 第二,自然科学的教育知识化、技术化。“自然科学不仅仅只是一些科学计算、公式、定律、原理,并 不只是一些科学上的发明与发现,自然科学还是一种包含着丰富内容的文化形态与精神体制,这主要表 现为从自然科学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为科学家们所普遍遵循的一些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思维方 式、精神信念和心理态度,即我们所说的科学的精神或科学的品格与气质。”b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科学 总是与技术联系得很紧,技术是科学的物质成就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科学,至于 科学精神总被置于教学目标之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教育事实上就是在这样一种畸形而片面的模式 下进行的,加之自然科学自许的道德中立,使得自然学科的教师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其对人文 精神的忽视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人文学科的教学知识化、标准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彼此互 不关涉。这些做法至今仍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一大通病。严格的、强调标准测量的考试把学校看作“加工 厂”,把学生看作“原材料”与“产品”,它背离人道,把人简化为物,把人的发展等同于产品生产,不考虑被 试的要求,不讲情感交流,不论背景,不管现实中学生在考试面前常常失去主观能动性,成为惟命是从的 跟随者。人的体力受到束缚,智力和德性的发展受到限制,人性受到压抑。所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 际上却制造了许多不良竞争。其实不仅人文学科的考试如此,所有学科的考试都存在着非人道的现象, 只是当它出现在人文学科的考试中时,这种非人道化思想更加突出。 2.人文教育的薄弱 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地位的逐渐下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 1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OO6年第5期(总第31期) 与职业教育未能和谐相生、相互融合,而是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唯职业教育观占据了主导地位,以 致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极为薄弱。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校内开设的课程应该是有用的、实用的,所谓的人文知识对高职学生来说都是无 用的,而且占用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在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上看不出 有任何人文课程的开设。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人文课程,也只是象征性的,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师自 身就缺乏人文精神,讲课不过是照本宣科,选修课程的学生大多数也只是为了拿学分,不能将人文知识 内化为人文精神,在校风、学风等方面都难以体现人文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教育终身化、社会学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调整 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专业技能技术,具 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L4 3.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 第一,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养较差。在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创办之初就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所以 学生们普遍缺乏人文知识。广西某一高职院校在校内进行汉语水平测试,主要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文 学基本常识,内容比较简单,可是测试结果却出人意料,参加测试的700多名学生,实际通过率仅为 36%,有的学生答不出“什么是‘四书’?”,有的根本不知道如何写一份通知。不难推测,严重缺乏人文知 识、人文素质较差的大学生绝不在少数。 第二,非专业知识浅薄,自身发展工具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分离,引发出严重的后果 ——自然科学精神的失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文化思 想的创造,导致自身发展的工具化。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 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 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 连同他的专 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 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他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疾苦。” 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强调专业教育忽 视人文教育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我们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 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或“机器人”。 第三,缺乏人文精神,导致人格上的“残疾”。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素养以 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统一。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 境界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人文素质直接相关。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造成学生人格上 的“残疾”,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一,造成人格境界低下。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其二,导致科学技术的滥用。研究科 学技术的人应当有高尚的人格,研究科学技术要有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作为依托,否则,即使 是尖端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被滥用,甚至用于实现个人野心,给人类带来灾难。 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策略 , 1.加强学校领导者的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精神的建构 校长和学校的核心决策层人员要以教育家的胸怀对教育“超越性本质”有深刻认识。在对教学模式 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寻找高等职业教育形而下的实用性与形而上的“超越性”之间的契合。毕 竟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教育本身的“超越性本质”都是通过大学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的。领导 者的教育理念会影响校园整体精神氛围的营造、教育实践的整体布局、教师和学生精神追求的目标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作为。因此,学校领导者的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能否 l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盈,谭菲: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以建构的核心问题。 2.加强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 学生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获得知识和培养精神追求的。需要学生具备的素质,教师应该首先 具有。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教授技术知识和操作程序的同时,应该渗透对技术发展历史的追溯、 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以及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等,从而通过技术的发展与应 用的前景关注历史、社会、文化与人的发展。同时也要反思技术非人道化的应用对自然、社会与人带来 的危害,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树立这样的信念:把技术强大的力量应用于对社会有益的地 方。这种专业课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既能丰富专业课的内容,又渗透了人文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3.加强人文教育模式的建设 加强人文教育模式的建设,起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拟出教学计划,开设人文课程。遵 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 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我们要拓宽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面,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就 . 必须开设一定的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其次,要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 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不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进 行人文教育。研究自然科学的任务是求“真”,但自然科学也内在地存在着“善”和“美”。在自然科学学 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其中的真善美的内涵,善于以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作为人文教育的素材。 只有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既懂科学技术,又 有人文精神的人,才能实现自身教育对象的回归。这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目的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高 等职业教育确保自身地位的“合法化”,并不断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北京:北京国际出版社,1985:60 [2]蔡拓.当代全球问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611. [3]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5). [4]李建求.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OO3,(4).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9. Analyzing the Combin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ZHANG Yin,TAN Fei ( Edu ̄/on Research/na/tute, 研鲥Norma/ ,C.u///n 541004,Ch/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ree aspec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ducatieon;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mbination of two kinds of education and solving strategis.We waents to change sonle phenomenon through the analysis,such as a lack of humaniites spirits in hiherg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weaknests of humaniite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being short of humanities qualitis.Ien this way hiherg vcatoional ducatieon could get goed resuls atnd get to the real aim. ’ Key words:hiher gvocational education;humanities education;combination (责任编辑陆经伟) l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