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案5大堰河——我的保姆(1)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案5大堰河——我的保姆(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练案5 大堰河——我的保姆(1)

本练案共2页,共13题,满分为56分,用时45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053( D ) A.檐(yuán)头 .瓦菲(fēi) .B.酱(jiànɡ)碗 .贝壳(ké) .C.炖(dùn)肉 .团箕(jī) .D.咒(zhòu)语 .飘泊(bó) .

长满青苔(tái) .荆棘(jí)丛生 .挂着匾(biǎn)牌 .继承衣钵(běn) .不屑(xiāo)一顾 .备受凌侮(wǔ) .饭熟(shú)菜香 .凄(qī)风苦雨 .

【解析】 A“檐”应读“yán”。B“钵”应读“bō”。C“屑”应读“xi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054( A ) A.坟墓 扯破手掌 炭灰 冰屑悉索 B.枯死 提着菜蓝 衬衣 雕花家具 C.掐死 金碧辉煌 炕橙 碾了三番 D.土匪 温揉贤惠 拥抱 搭好灶火

【解析】 B“蓝”应为“篮”。C“橙”应为“凳”。D“揉”应为“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2454334( B ) ①进入大学,很多学生不适应新的节奏,平时功课抓得不紧,考前复习拿起书感觉八面..受敌,怎么也读不明白。 ..

②和张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做研究很扎实,性格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注重一个....“度”字,所以都敬佩他、尊重他。

③在第九届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决赛中,国税局代表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最后反戈一击,以68:56的比分战胜对手。 ....

④许多练习书法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有机会和同道中人一起坐而论道,认真听....取名家的建议,是提高自身书法水平的一条捷径。

⑤有些刚开始创业的人,对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盲目崇拜,对大企业、名企业模式亦步亦...趋,结果吃了不少苦头。 .

⑥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那些惯于以邻为壑、给周边地区带来麻烦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注定交不到真朋友。

A.①②⑤ C.③④⑥

B.②⑤⑥ D.①③④

【解析】 ①八面受敌:是指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不合语境。②外圆内方:指表面随和,内心严正。此处使用正确。③反戈一击: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阵营进攻。望文生义。④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用在此句中不当。⑤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此处使用正确。⑥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使用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42454335( A )

A.这些从地方“车改”中冒出来的问题有的是技术性的,有的则是体制性的。随着“车改”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利益会被触动,困难也会更多。

B.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C.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已经结束了的四次国庆演练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D.矿难发生后,大批子弟兵在前往救援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救援现场,第一时间对获救矿工及遇难旷工家属进行心理治疗。

【解析】 A项没有语病;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突出表现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C项,动宾搭配不当,将“结果”改为“效果”,或将“收到”改为“达到”;D项,中途易辙,应将“在”提到“大批子弟兵”前面。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 42454336( C ) A.我常光顾这家小餐厅,因为这里的就餐环境非常雅致,老板也很热情。 B.中秋节快到了,您日前对犬子多有照顾,特请您到我府上小酌,以示谢意。 C.您老是知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当我得知忝列门墙之时,心中狂喜。 D.您在报告中的一得之见,于我而言都是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顿开。

【解析】 A项,“光顾”为敬辞,不能用于第一人称“我”。B项,“府上”为敬辞,不能用于第一人称“我”。D项,“一得之见”为谦辞,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2454058( A )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佳作看似平淡,却饱含了诗人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忘恩则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是社会的一种丑恶。

①既要心存感激

②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 ③感恩犹如玫瑰

④并精心呵护使之茁壮成长 ⑤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⑥也要学会回报 A.③②④①⑥⑤ C.③⑤②⑥①④

B.③②⑥①④⑤ 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 这六句话的陈述对象是“感恩”,据此可以确定排在首位的一句是③。③是一个比喻句,“感恩”是主体,“玫瑰”是喻体,对其进行解释的中心词语是“栽培”“滋润”和“呵护”,据此可以确定③后是②④。①中的“既”与⑥中的“也”构成“既……也……”的句式。⑥中的“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是对“回报”的解释。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揭示长者的言外之意,不超过15个字。(5分)导学号 42454059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 长者运用比喻的方式,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该题的做题技巧是把比喻进行还原:“保护自己的脚”是目的,“穿上一双鞋子”比喻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比喻改变环境。二者一比较,也就得到了本题的答案。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导学号 42454337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经过这些古诗词的点化,一个个地名分明①__超越名词的简单指代功能__,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意涵。你能看到它的姿态趋向,是属于动词的;②__看到它的样貌色泽__,是属于形容词的;而这些地方在我们心中引发的向往、赞叹、感伤等种种情绪,不用说又涂抹上了叹词的属性③__伴随着词性的不断叠加__,也是它自身内涵的渐次袒露。吟哦之间,意味无穷。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42454338

2017年寒假,厦门理工大学发出10万元“亲情红包”鼓励学生回家过年。可见,物质奖励必然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由此可知,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外在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只要学生有了好的德行,大学教育就是完美的教育。

①物质奖励未必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

②外在手段未必(或“不一定”)(比思想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

③使学生具备好的德行的大学教育未必(或“不一定”)就是完美的大学教育。 二、提高阅读能力(22分)

(一)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完成10~11题。(11分)导学号 42454061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10.下列对这两章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BE )

A.节选的这两章诗围绕“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这一表达中心组织材料。 B.大堰河之所以深爱着她的乳儿,是因为想让乳儿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C.大堰河把乳儿画的关云长像贴在灶边的墙上,表现了对乳儿的宠爱之情。 D.“乳儿不在她的旁侧”重复出现,突出了诗人未给大堰河送终的歉疚之情。 E.“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表现了大堰河见不到乳儿的遗憾。 【解析】 B原因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揭示出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的根本原因。E“表现了大堰河见不到乳儿的遗憾”分析不当,应为表现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5分,答B给2分,答E给3分。

11.诗中说“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如果大堰河的梦能够做醒,那么,将是怎样的一个梦?请联系作品,展开想象,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在乳儿的婚礼上,大堰河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吃着乳儿的婚酒,乳儿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解析】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一句对于回答本题有着一定的提示作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11分)导学号 42454062

煤 的 对 话 艾 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D )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进步青年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有着高涨的政治热情,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E.这首诗运用平凡的口语,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表情达意,没有任何雕琢和夸饰,浓浓诗味却在朴实平易中流溢而出。

【解析】 A这是一首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寓意深刻的咏物诗。准确解读诗歌,就必须准

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我”没有失去“昔日的荣华”“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之意,结合全诗来看,这不是“煤”的意象特征。D“我”不是进步青年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有着高涨的政治热情”无中生有。5分,答A给2分,答D给3分。

13.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拟人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答:诗人把“煤”拟人化,让“煤”自报家门,自报历史。这样写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使人感到煤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它有它的苦难,更有它的祈盼。

【解析】 6分,每问3分。如有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