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兰州高校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兰州高校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笪 曷德绚 回 (兰州理工大学幼教中心 佰露 翰 宋明瑛 甘肃 兰州 730050) 匈羼霭 一、兰州高校幼儿园教师队伍构成基本情况 首先我对兰州市高校二级二类以上的幼儿园作了调 研.结果见下图表: 兰州高校幼儿园类别及教师队伍构成调查表 名 称 幼儿园类别 教职工 聘用教 聘用教师 总数 师总数 所占比例 兰州大学 幼教中心 市级示范园 64 43 67.2% 大学幼儿园 西北师范 一级一类 幼儿园 56 35 62.5% 大学幼儿园 甘肃农业 二级二类 幼儿园 15 4 26.7% 大学幼儿园 甘肃交通 二级二类 幼儿园 14 14 1O0% 兰州理工 一级一类 30 22 73-3% 大学幼教中心 幼儿园 从调研结果反映出兰州高校幼儿园之间存在办园模 式、办园品质等差距。共性的问题是聘用教师所占比例越来 越大,如何管理好聘用教师队伍,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 点及难点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兰州高校幼儿园原有正式编制教师, 大多都是大学引进高学历人才时。外调进来的家属,幼师专 业学校分进来的教师不多,中年教师队伍存在专业知识欠 缺.开拓精神不强等现象。近几年幼儿园用人都是采用招聘 形式。而招聘员工存在流动性大的特点。因此,高校幼儿园 的教师队伍显现出了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中年骨干教师缺 乏.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方面欠实力等突出问题。 (二)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聘用教师逐年增加.也显现出了幼儿园文化沉淀不足 的弱势。由于绝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初中毕业后直接就读 幼儿师范,她们虽然具备幼师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动手 操作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弹唱舞美基本功,活泼、大方,有耐 心、童心等。但有些弱点不容忽视,即知识结构单一,文化功 底薄弱,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给孩子上课用词不规范,逻辑 性不够强等问题。 (三)聘用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不利于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未曾{黟2011年第6期 因为聘用人员编制的问题,人员流动性很大。高校幼儿 园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聘用制,教师聘用的随意性强,随用 随聘,这就使教师队伍呈现极大的流动性,而且这种流动性 还表现出强烈的不可预测性。任何一个团体。要谋求长远而 持续有效的发展,必须要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团体成员.一 个企业如此,一个学校也如此。教师以一种打工者的身份在 为园方服务,缺乏“主人翁”地位和团队归属感,幼儿园和教 师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种认识关系给教师的流 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也使教师很难真正融人到学校集体 之中。以致成为“匆匆过客”。 (四)高校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较大 高校幼儿的家长大多是高学历的大学教师.他们对教 育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对幼儿园的教师缺少信任甚至以挑 剔的眼光看待,而孩子的教育是很琐碎的事.通过一点一滴 的积累才能促进孩子的良好发展。幼儿教育的效果是伴随 一生的.是人一生发展基础之基础的习惯、品格等.在短期 内很难看到进步和变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点一滴的付 出不能很好的被家长所认同.教师自己也感觉不到成就感. 所以高校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也较大。 三、对策 (一)整合资源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1.中年教师队伍的整合。随着知识不断更新、经济不断 发展, 终身学习”已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任何组织 都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确保员工掌握促进团队发展 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保证团队的可持 续发展。兰州高校幼儿园正式编制的教师更是应该加大力 度进行专业素养以及敬业精神的培训。针对教师的不同状 况,一部分加大力度进行培训,一部分积极与上级部门联 系,做好分流工作,尽可能地把这部分教师安排在适合他们 的岗位上。通过逐年分流的方法,使幼儿园中年教师队伍符 合现代幼儿教师标准.在幼儿园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把好聘用教师的进门关。首先要在招聘教师时做到 精心挑选,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力争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 选聘优秀教师。二是招聘工作程序化。作为一个成熟的幼儿 园,在教师招聘上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流程,克服随意性、无 序性。在招聘教师时要经过资格审查、面试、试教等环节,并 要设计专门的应聘人员简历表、试题库,招聘工作要科学严 一73— 谨,有条不紊。三是考核标准要严格,要强调德才兼备。不仅 家长的监督。 要挑教师的外部形象。还要看内在素质,尤其把“喜不喜欢 孩子,爱不爱幼儿教育,有没有亲和力”作为首要标准。 (三)以科研促发展,赢得家长的信赖 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幼 3.教师队伍的结构要合理。首先,要考虑教师来源的多 儿园实施课改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人教育实 元化,不一定只招聘幼师专业的人。不能仅限于单一的幼师 践.并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实践 专业,可考虑招聘跨专业但热爱幼教事业的应聘者。其次, 考虑年龄结构,使老中青教师形成梯队。第三,讲求教师学 者”。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请幼教专家作辅导,帮助教师理 历比例的合理,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而是要合理搭配。最后 还要考虑招聘一些男性教师。幼儿园女性教师扎堆,不利于 幼儿健全个性的形成,如果条件允许适当聘用一些男性教 师。让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特长、不同实 践经验的教师,以及不同地域、年龄、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 教师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激励、共同合作,可实 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工作业绩。 (二)加强青年队伍培养 1.专业培训。要求年轻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坚持写教 学日记,及时记录工作和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说所 做,促使他们思考,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同时鼓励教 师开展自学,幼儿园配备一定的藏书,并订阅报刊杂志,让教师 们在阅读与思考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改进自己的行 为。如在园内开展“书带我成长、书携我翱翔”等活动,营造书 香校园,自觉养成买书、爱书、读书的好习惯。 还可组建骨干教师与其他新教师一对一形成师徒关 系,规定新教师每学期到骨干教师课堂听课,每学期徒弟上 汇报观摩课,并得到指导教师的深人的指导和点评。同时, 还可组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幼儿园各项活动。如早操、教学 活动、环境布置等,并当场组织评课,使新教师更直观地学 习幼儿教育的方法,综合提高业务水平。送出培训的教师学 习归来,一定让他们公开交流学习体会,达到“少数人培训, 多数人获益”的效果。 2.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其良好形象的塑造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礼仪形 象。包括面部表情、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场合下的态度及 运作表现。第二,仪表形象。包括教师在工作期间的着装打 扮。第三,语言形象。包括语速、语调、普通话及文明语言的 使用。如在园内开展“一米微笑”活动,让文明工作、礼貌待 人形成一种习惯;请专家进园进行礼仪培训,礼仪知识讲 座,让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现代教师的风范,在学 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需要以一系列制度作为保障。教 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长期的严 格培训才能实现。培训要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教材、方式方 法,要在时问和制度上给予保证 培训内容上要有校园文 化、教育理念、传统文化、教育技能技巧、安全知识、时间管 理、规章制度等。对教师的外部形象、行为举止都要有明确 要求,并将有关规定公布到家园宣传栏里,随时接受社会和 . 74—. 清研究思路:请教学一线有研究经验的优秀教师作有关学 习、游戏、运动以及有关课改信息的主题讲座,帮助教师进 一步理解新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业务学习要紧密结合科研 内容组织学习,帮助教师梳理和总结教育教学的策略:园长 和骨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心得为教师作专题讲座.起到抛 砖引玉、启发带动的作用;要让教师走出校门,与姐妹园交 流学习,拓展视野、增加信息;全园教师开展专题论坛,交流 心得和体会,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课题结束后 要召开教科研小结会。对教师的实践和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和 推广。 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就是为了尽快地提高教师专业素 养,提高教师的保教观念和行为。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的规 划、实践、反思和修正等过程。系统地研究课题中的具体问 题,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使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的质量与教学工作的质量都有效得到提高。 (四)创造和谐环境,让环境留人 1.在高校,大多教职工都是高学历、资历深厚的专家、 学者.幼儿园一般不会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作为管理者. 就要积极想办法,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征得上级部门的理 解和支持,为聘用教师争取相对稳定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让 教师有归属感。如根据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制订工资标准. 为聘用教师购买“三金”等,对教师的子女在本园学习的学 费减免,享受和正式职工一样的福利待遇等。通过提高聘用 教师的各种待遇,增强他们的职业安全感,从而稳定教师队 伍,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根据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优势,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 交流活动,以琴、棋、书 画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倡导一种劳 逸结合的积极的休息。如周末排球比赛、兵乓球比赛、爬山 等活动,节假日组织职工赏花、踏青,特殊纪念日策划专题 活动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化解员工之间矛盾,拉近员工 之间的距离,缓解工作的压力。满足教师交往需要,让教师 获得归属感。 3.注重对教工的关怀。只有关怀教工,才能让教工关怀 集体,依赖集体。如以开展“共建和谐集体”为主题,实施长 期而有效的员工关怀。如在园内职工间建立“爱心链”,在神 秘温馨的氛围中,关心其他同事,自己也被同事默默地关心 着;为职工集体过生日,记住每一个职工的生日。为同一个 月出生的职工集体过生日,让职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责任编辑:邓湘萍) 差首孝旁2011年第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