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品生产调研报告

食品生产调研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孙吴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

坊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股 袁辉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县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得到快速发展,品种日益丰富,但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

条件差等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成为现阶段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这些食品几乎我们每天都在吃,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因此,深入研究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食品小作坊的科学监管,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是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全面各股室队的配合下, 我股对辖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开展了调查摸底, 初步掌握了辖区食品加工小企

业、小作坊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困难。

一、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现状

经调查,我县现有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小作坊

中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

86 家。其

10 家;已经取得小作坊核准证生

4 家、

产、加工小作坊 42 家,其中挂面(手工面)加工小作坊

肉制品(酱卤制品) 14 家、糕点(烘烤类糕点)

17 家、食用

植物油(压榨大豆油) 3 家、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碾磨加工 品玉米糁) 1 家、小麦粉(通用)

1 家、淀粉制品(粉条) 1

家、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

1 家。没有取得小作坊核准证

12

的有 37 家,其中豆腐坊 13 家、酒坊 6 家。馒头铺、饼店

-

-

家,炒货店 3 家。

调查统计, 86 家小企业、小作坊,年产总值

450 万元左

右。固定资产总值在

1000 万元以上 2 家, 100-500 万元 5 家,

50-100 万元 3 家,10-50 万元 8 家,1-5 万元的 60 家,1 万元 以下的 8 家。这些小企业、小作坊中绝大多数是家庭式作坊,企业人员构成基本上是由家庭内部人员组成,共有从业人员

300 多人,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二、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但通过对我县辖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实地调查发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

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 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有许多深层次

的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以及困难 , 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1、准入条件操作性不强。目前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都设臵

了生产核准和《营业执照》

。按照食品生产准入标准,除 10

家企业的生产设备、 工艺流程、 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 环 境条件、 储运、包装等条件符合市场准入,

其余小作坊的生产

加工设备简陋, 工艺简单, 没有产品执行标准及食品加工工艺 流程,周边环境和生产加工场地环境不符合规定,

卫生条件差,

难以达到国家要求, 均不符合准入条件, 在短期内也难以达到。 同时,各部门在执行标准、 操作程序不一而又缺乏相互沟通与

协作,导致许多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出现证照不全现象, 不少企业仅有营业执照或卫生许可证甚至无证无照而长期生产食品。

-

-

根据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和群众的消费需求,

又不可能将这些未

也取缔不了。 况

达到准入条件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一律取缔,

且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还存在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业主安全意识差,生产工艺落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

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低,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 固执使用传统工艺。 大多经营者认为, 从事小企业小作坊加工食品多年,从来也没有人吃出什么问题来, 认为自己的工艺没有大问题,并不认为会随着人体健康指标的提高而产生安全隐患。

3、企业作坊规范化管理程度和自律意识低。 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质量管理薄弱, 绝大多数小企业、 小作坊无质量管理制度,无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食品生产的随意性很大, 主要靠业主的主观意识指导生产加工, 产品质量基本是靠经验去控制,用传统的眼看手摸鼻闻等方法去判断产品质量没有一套

规范的验收程度, 大多无产品质量检验员和检测设备,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低下,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

4、生产条件查差,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小企业小作坊,

特别是西市场周边门市, 地势低洼, 雨季排水不畅, 下水道常年不能用, 而且此处豆腐坊、 熟肉制品、 面点蛋糕加工小作坊聚集,周围污水汇集,垃圾以及变质变味腐烂瓜果蔬菜成堆,

苍蝇、老鼠、蟑螂、蚊子泛滥,加上小作坊生产场地和从业个人无卫生防护,隐藏着食源性食品安全事故。

5、原料来源管理混乱。大部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无固

-

-

定的原料来源途径, 对购进原料只进行简单的外观验收, 无进货验收记录,没有索取供货企业的资质证照和规定的正式票

据,一般都是收款收据和销货清单, 票据管理混乱, 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找不到购进原料的票据, 原料贮存不规范, 有的将产品直接放臵在地上,无防水、防虫、防鼠等措施。

6、检测设备落后、检验能力不足。从当前我县小企业小

作坊整体情况看, 绝大部分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都没有产品检

验设备、 检验人员, 不具备产品自检能力, 主要靠监管部门监督抽验去判断产品质量, 而监管部门抽样频次低、 检验项目少、检验品种覆盖面低等食品检测设备落后、 检验能力不足的问题

越来越突出。

7、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和

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不强,

在 300 多名从业人

员中绝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都

不清楚,有些连“ QS”标志都不认识,大多数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 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不多, 食品安全观念不强, 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仍较淡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不知道如何处理。 少数群众对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不理解、 不支持, 个别甚至助长违法经营者暴力抗法。

三、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人员不足。目前我县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逐

年增长,而食品生产监管人员不足,无法保证监管到位。

-

-

2、监管检测设备滞后。监管部门检测设备是执法和监管的重要保障, 发挥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是加强监管和保障安全的前提条件,在农业、市场监管、卫生监管等部门中,只

有简陋的食品检验设备且不能达到各监管部门共享, 无法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的建议

1、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中,政府应要为全县食品安全负总责, 制定统一的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各监管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大巡查力度, 及时发现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生产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告知政府和其他监管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

享。同时,加大对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无证照生产加工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达不到生产要求, 卫生条件差, 不能保证食品质量的黑窝点。

2、在依法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引导、鼓励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与规模企业合作, 或小作坊之间互相学习、 借鉴,共同

提高,将有限的、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增添生产设备,改善

生产条件,达到生产要求,联合做大做强。

3、要加大帮扶力度,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政府

应积极协调各监管部门加大帮扶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帮助小企业、小作坊做成规模企业,

创造有竞争力的食品品牌, 特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了,

生产同

一品种的小作坊、 小企业的竞争力相应下降, 将自动退出食品

-

-

生产加工行业。

4、要加大投入,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检测检验中心,提

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 如果政府能建立统一的检验

检测中心, 通过认证后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结果,

有利

于整合检验资源, 提高检测水平, 减轻企业负担, 防止重复建 设。同时,对各监管部门根据职责不同配臵流动检测车, 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臵能力。

5、要进一步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防止职能交叉或重复, 最好能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起来, 将分散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检测设备整合起来,由一个部门对食品从源头到餐桌进行全程监

管,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监管责任,防止相互推诿、相到扯皮的现象。

6、要建立健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网络。食品小企

业、小作坊大多分散在农村, 产品也主要以农村市场为主, 且

存在数量多、流动性大、季节性生产、隐蔽生产等特点,而监

管部门人员少, 在乡镇一级又没有设立监管机构,

监管食品小

企业、小作坊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 因此,在现有监管体制下, 乡镇政府应设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小企

业、小作坊的监管, 在村一级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员,

及时了解

和报送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生产加工状况,产品安全情况, 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不断消除食品小企

业、小作坊的安全隐患。

-

-

7、加大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

动,不断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形成良好的群众监督氛围。

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

点,是食品安全中隐患最多的地方,

监管好食品小企业、 小作

管好了食品小企

坊,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业、小作坊能从根本上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快出台加强食品小企业、 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措施,众的饮食安全。

-

希望国家能尽

保障人民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