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用建筑施工中地面施工技术问题

民用建筑施工中地面施工技术问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民用建筑施工中地面施工技术问题探析

摘要:地面建设是民用建筑的重要基础,其施工技术的优良、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安全,是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从业者一定要牢固掌握其中的技术要点并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不断促进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

引言:地面施工是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质量的高低对整个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为了地面的美观和质量问题,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提高认识,掌握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技术要点,不断提高地面施工技术水平。当前我国民用建筑施工材料都是混凝土,所以,本文根据混凝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从基土铺设与垫层施工、找平层施工、填充层与隔离层施工几方面进行简要技术分析,以供参考。 一、基土的铺设与垫层施工技术分析

基土的铺设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要求,主要如下:填土要分层夯压密实;地面铺设应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在墙、柱与填土相连处,可采取设缝进行技术处理;对墙、柱基础处填土时,一定要重叠夯填密实;当基土下为非湿陷性土层,其填土为砂土时可随浇水夯压密实。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铺设地面在冻性土上进行时,切忌直接在冻土上进行填土施工作业,而是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防冻胀处理工作。 1.灰土基施工技术

首先是石灰与用土的选择。关于石灰,最好选用生石灰粉或者块灰,使用之前一定要充分熟化过筛,确保其中不含有过多的水分和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用土方面,基槽中挖出的土一般都是首选对象,确保其中含水量符合相关规定,粒径在15mm以内,所以,正式使用前一定要用16~20mm筛子过筛。灰土拌合时,除有特殊设计要求外,灰土配合比可以选用体积比,一般比例为3:7或者2:8。拌合时至少要翻拌两次,确保拌合好的灰土颜色一致。并控制好其含水量,现场检验方法是: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最佳。当土料水分不足或者过大时,应该洒水湿润或者晾干。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距离应该大于500mm,并且避免在受荷重较大的部位进行接缝。如果灰土垫层标高不同,可以将其设计成阶梯性状,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灰土质量控制方面,应该用贯入仪进行逐层检验,确保其达到控制压实系数对应的贯入度,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技术

砂石垫层与砂垫层一般选用中砂,在铺设之前要先清除松散土,确保砂质不含有草根等杂质,即清洁、坚实。砂和砂石宜铺设在同一标高的基土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底面应挖成斜坡形,接挂处应注意压(夯)实。先深后浅是其施工的一般顺序。分段施工时,接挂处要做成斜坡,每层接挂处的水平距离应该保持在0.5~1.0m之间,并要充分压实。铺筑及配砂在夯实碾压前,为了保持砂的最佳含水量(8%~12%),应该根据气候和干湿程度进行适当的洒水湿

润作业。最后,碾压作业应该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压实次数由现场实验确定。用打夯机进行压实作业时,为了确保夯实作业质量,打夯次数要在3次以上,并且要确保夯夯相接,行行相连。 3.三合土垫层施工技术

三合土垫层应该选用砂、碎砖和石灰拌合料进行铺设,厚度一般保持在100mm之上。如果采用先拌后铺的方法进行三合土垫层铺设时,其采用碎砖、砂和石灰的体积比应该为6:3:1;如果选用先铺后灌浆的方法,碎砖先分层铺设,而后灌1:2~1:4体积比的石灰砂浆并夯实。确保三合土垫层搭接处夯圧密室,表面坚实平整。 4.碎石和碎砖垫层施工技术

碎石石料应该选用未风化和强度均匀的石料,粒径最好要小于60mm。碎石垫层表面空隙应用细石子进行填补,确保摊铺均匀,碾压作业直至碎石无松动感为止。当碎砖分层摊铺均匀并洒水湿润后,夯实到虚铺厚度的3/4。碎砖、碎石垫层表面允许偏差值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下:坡度:不大于30mm,且小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标高:20mm,表面平整度:15mm,个别地方的厚度要小于设计厚度的1/10。 二、找平层施工技术

在铺设找平层之前,首先要把下层表面用水整理干净,层下填充料比较松散是,一定要夯实,保证基层表面的平整度。依据大于500mm的标高水平线,在层面周围做灰饼,根据房间的大小,适当的增加冲筋,如果要求有坡度和地漏,要做好防水坡度。铺设找平

层要用沥青和水泥等材料来进行。铺设时一定要注意,混凝土中碎石的大小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碎石的直径要小于找平层的三分之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控制在c20之上。找平层用水泥砂浆来铺设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要控制在1:3。在铺设找平楼面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时,板缝填嵌应按要求来进行施工,两个相邻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之间的板缝宽度要不要超过20mm;填缝时所用混凝土强度要大于c20;嵌缝时,要先清理干净板缝中的杂物,用水冲湿;在板缝大于40mm,板缝内要适当的加入钢筋;只有嵌缝混凝土抗压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施工。楼面工程要有防水要求时,在铺设找平层前,要对楼板间的套管、立管和地漏等与楼板节点之间实施加固密封处理。并在管体周围留出适当的沟槽,采用防水涂料或卷材镶住地漏及管口。在水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涂防水涂料或卷材隔离层时,找平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同时刷基层处理剂。

三、隔离层和填充层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有水房间地面要做好隔离层施工,确保其符合一般的质量要求,即不漏、不渗。进行防水材料铺设时,一般应该先制定好施工程序,在靠近墙面出,防水材料铺涂应高出面层200mm~300mm;当穿过楼板面管道四周时,通常应该向上铺涂并且要超过套管四周上口。穿过楼板面管道和阴阳角的要部还应该增设防水材料。当铺设填充层和隔离层时,其下层不能有裂缝、起砂和空鼓现象,表面应该干燥、洁净、平整。厕所或者浴室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楼层

结构必须采用整块预制泥凝土或现浇混凝土板,防水强度等级应该在c20以上;楼板四周除去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应该在120mm之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颈留洞和结构层标高位置一定要准确,严禁乱凿洞。防水层的铺设严禁有渗漏现象,必须牢固;地漏、排水栓安装应低于地面,连接点一定要平顺、严密切牢固;立管和套管安装穿越板孔管子手边一定要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密实。 结语:在民用建筑地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施工准备等都会影响到地面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的优劣。为了确保建筑质量高标准性,相关从业人员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遵循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减少施工消耗,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打造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要的地面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立新. 浅谈民用建筑地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6)

[2] 单丽艳,周江玫. 对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及方法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1)

[3] 王胜飞. 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4] 李栋权. 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5] 陈建平. 试析民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j]. 黑

龙江科技信息. 2010(10)

[6] 严顺荣,成永娟. 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修补措施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